课 题
力的合成
课 型
新课(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
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准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难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筋、细绳套(两根)、弹簧秤(两只)、三角板、铅笔.
教学方法
方法:讲授法、归纳法、实验法,互动探究法。
4
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
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这游戏的奥妙在哪儿呢?本节课课后大家就知道了。
(二)进行新课
一、问题设置情景,渗透科学方法
1、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师生互动得出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进一步得出研究力实际上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知力的存在,即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间接知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合力和分力
通过演示实验和举例,得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及合力与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教师总结: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3、 力的合成
教师分析总结: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要求出某一个力来代替这几个力,这个寻找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二、分组实验,激发思考——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学生猜想:合力与分力可能满足的法则。
2、设计简单的实验否定力的合成不遵循代数运算。
3、分组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教师提醒:实验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①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
②怎样才能使合力与分力等效。
③怎么确定力的方向。
教师:多媒体展示设计较好的组学生的实验步方案。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请同学们取下白纸,把实验器材整理好,然后仔细分析三个力的图示.大小有没有关系,是不是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
教师:老师启发学生找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教师
学 生 活 动
学生配合做游戏
学生交流分析
学生概括
学生猜想
交流分析
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抽查学生的结果展示、激励评价)。
学生实验
学生总结
学生分析
4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了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今天我们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探究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2、 例题:
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师:请同学说一下自己的思路.
生:学生分析°.
师:如果改变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将两个力之间的夹角改为60°和120°,则合力分别是多大?
学生作图求解,投影学生作图
教师分析总结
三、启发思考,前后呼应。
【学生观看自制教具,进一步体会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之间的关系,】
解释游戏中的奥秘
学生分析,老师总结。
四、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对这节课的体会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学生分析
学生交流
作 业
1、思考平行四边形定则的使用范围。
2、思考多力怎么进行合成。
4
板 书 设 计
课题:力的合成
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 学 后 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