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导学案(带解析岳麓版选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导学案(带解析岳麓版选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案10 单元学习总结 ‎1.全面认识商鞅变法 ‎(1)核心: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 ‎(2)地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3)手段: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4)影响: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2.如何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1)根本目的是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但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来看,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2)具体措施表现为实行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著名史学家何兹全说:“汉化政策,就鲜卑族来说,推动鲜卑文化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就中华民族来说,使中华民族的骨干——汉族融合吸收了更多的民族文化、血液,从而更加丰富了汉族文化的内容,使汉族文化向前发展了。”‎ ‎3.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因素有哪些?‎ ‎(1)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5‎ ‎(2)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4)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5)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6)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1)相同点 ‎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之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2.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的原因 王安石和张居正都是为救弊图强而进行的改革,但改革却产生了迥异的社会效果,究其原因有 ‎ 改革 项目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改革策略 王安石表明要改太祖、太宗以来的法令制度,必将招来守旧派的反对 张居正在改革中始终打着“恪守祖制”的旗帜,减少了改革阻力 改革步骤 王安石变法一开始就着手整顿财政,而忽略了吏治改革 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大大提高了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获得了一个得心应手的政治工具,然后去推行经济、军事等诸方面的改革,从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5‎ 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 王安石变法时,宋神宗对变法摇摆不定 明神宗时,张居正才是真正的掌权者,他有效利用了皇权这把宝剑来清除障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进行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1)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政治方面:宗法分封制已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周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乱不断;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并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②经济方面: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 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 直接原因:私田越来越多,导致井田制逐渐被破坏。‎ ‎(2)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 ‎(3)主要改革和变法 ‎①春秋时期管仲改革。‎ ‎②战国时期魏文候(李悝、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4)历史影响 ‎①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 ‎②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得到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4)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5)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认识历史上改革的本质和规律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5‎ ‎(2)两者从根本上互相矛盾,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就相当于革命性的改革,它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因此必然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的利益,斗争更为激烈。‎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 ‎(1)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决反对变法。‎ 例题 (2015·福建高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审题意]‎ ‎(1)答题要求有两点:一是“材料一”反映的变法的措施,二是该法的目的。‎ ‎(2)一是要求从材料二中找出“社会转型”的经济表现,理解“社会转型”很关键;二是要求从“时代潜流中”探究变法得失。‎ ‎[抓关键]‎ ‎(1)材料一反映的是“田制”和“税则”,即方田均税法。目的应有政府的“赋入之利”(财政收入)、百姓的合理均摊、限制“兼并”三方面。‎ ‎(2)材料中的“契约租佃制”是“转型”的方向。王安石改革的成败从历史潮流看是符合时代转型大潮流的,缓解社会矛盾,富国强兵的出发点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5‎ ‎[扣知识]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规范答] (1)法令:方田均税法。‎ 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了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立足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研读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容进行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判断和评论。‎ ‎2.加强三个关注:首先是关注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或者国别,注意材料所反映的特定历史阶段;其次是细读材料中出现的特定概念,分析材料信息的表象或本质;第三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抓住关键性、总结性语句。‎ ‎3.走出四个误区:一是不能分辨史料信息的正误、真伪。注意记录材料的阶级立场、时代局限,剔除或批判虚伪、错误的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真实的历史和观点。二是不能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甄别有效或无效信息。三是不能深入理解史料信息的本质。要注意系统地、从深层次对其加以认识和理解,否则难以认清历史现象的本质。四是不能将史料信息加以迁移、灵活运用。需要运用扎实的历史知识,将所获取的信息做“题内迁移”,对比分析。‎ 5‎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