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假设,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比较两枚规格相同的生锈和没有生锈的铁钉的质量
[提问]生锈的铁钉与原铁钉相比质量为什么增加了?算上参加反应的氧气,水等物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
[资料]科学家的探究
[提问]对比两个实验,哪一个更科学?如果我们进行实验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应该在怎样的容器中进行呢?
观察
思考,猜测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通过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关系的猜测,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
使学生一开始就形成在密闭的容器中测定的思路
[演示]试管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提问]如何设计实验判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演示]密闭容器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
[提问]通过实验,你观察到哪些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提问]在这个反应中,哪些物质真正参与了反应?
[总结]参加反应m(NaOH)+m(CuSO4)=反应后生成m[Cu(OH)2]+m(Na2SO4)
观察
思考,回答
观察
回答
交流讨论
通过教师演示和讲解使学生学会观察实验,能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为分组实验做好铺垫
通过“参加反应”和“未参加反应”物质的分析,为学生自己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打好基础
[过渡]我们已经验证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物质
2
的总质量是不变的,那么其他的化学反应呢?
[活动]请大家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实验2
[提问]根据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能猜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吗?
[提问]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锥形瓶中的气压变大,如果变化过大,可能出现哪些现象呢?
[讲解]在实验中应注意控制盐酸的量,并且在推入盐酸时建议大家缓慢推进
[活动]学生分组实验
[交流]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异常现象?
[讲解]如果我们按照规范的操作或装置不存在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应该看到针筒上移,天平平衡的现象,说明这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由此可见,在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时应注意在密闭容器中,尤其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提问]对照实验1,你能否分析化学反应中真正参加的物质和未参加物质的质量关系呢?
[总结]参加反应m(CaCO3)+m(HCl)=反应后生成m(CaCl2)+m(H2O)+m(CO2)
讨论交流
回答
思考,回答
实验
交流,回答
交流,回答
通过学生交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定量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后的交流评价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自我总结的能力
[过渡]无数实验中证明,化学反应都有以上的规律,这样的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吗?
[交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①该定律只适用于解释所有的化学反应;
②“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各种参加或
生成的物质,如沉淀、气体等;③“参加反应
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④仅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指其它物理量,如体积不一定守恒。
思考,回答
讨论,交流
归纳
通过两个实验中物质的总质量关系的理解,帮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并通过交流几个客观事实加深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过渡]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你能否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展示]金属镁和氧气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提问]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从宏观上看,元素呢?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
帮助并引导学生探寻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视野]
[本课小结]
总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