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11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必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 ‎【重难点突破】‎ 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 ‎ 讲授新课 导入: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 4‎ 一、了解 ‎(一)、迅速浏览课文,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 答: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 ‎(二)、它们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方面 ‎(1)中餐——四大菜系 四大菜系 代表区域 口味特点 鲁菜 山东(济南、胶州)‎ 清香、鲜嫩、味纯 粤菜 广州、潮州等地 鲜、嫩、爽、滑 川菜 四川(成都、重庆)‎ 味浓、重辣 淮扬菜 扬州、淮河流域一带 清淡、味甜 走进历史:扬州是一个饮食文化名城,请以“吃在扬州”为题,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写一篇关于扬州特色菜发展演变的调查报告。(课后作业)‎ ‎(2)西餐 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4‎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答: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3.房屋建筑 传统建筑         北京四合院 中西合璧         北京西站 ‎ ‎ ‎ ‎ 新式住宅         “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4.习俗风尚 ‎(1)列举中国旧时期有哪些比较落后的风俗?‎ ‎   答:婚姻包办、土葬、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迷信等 ‎(2)分别说明这些旧的风俗办随着近现代脚步的到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   答:婚姻自由、火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破除迷信等 二、理解 中国的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如此众多的变化,请以服饰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  政治(环境、形势) 经济(生产力的提高)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变)‎ 外因:国外外来文化的涌入 三、见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我们接受到的外来文化很多,因而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也很多,在这里我们搜集了两种观点:‎ 4‎ 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   引导学生阐述这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再总结它们的不足之处,思考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 ‎ 课后探究: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 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4‎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