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输的载体(3)——输血与血型
教学目标:
①说出ABO血型系统的四种血型。
②认同同型输血的原则及我国的无偿献血的制度。(重点难点)
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重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从视频 《寒冷中,血总是热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感受社会的温暖。通过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血型的发现过程和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的事迹认识ABO血型系统的四种血型。对于输血的原则的学习,利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达到了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的目的。最后利用无偿献血的宣传片和“救助小紫秋”的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血型的发现过程和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的事迹,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3分钟
播放视频:《焦点访谈》寒冷中,血总是热的
北京打工的夫妇因车祸,失血过多,生命垂危, “没有血源就没有生命”的紧急情况下,在医生与社会的帮助下,挽救了两条生命。
通过视频你会想到哪些问题?
(备注: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也可老师提出)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课内容“输血与血型”。
学生认真看视频,感受社会的温暖,
并提出问题:
①人体内的血量有多少?失去多少会危及生命?
②为什么丈夫必须输“O型”血,而妻子需要“AB型”血?输血时应注意什么?
③献血多少,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
透过真实事件,震撼学生的心灵,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社会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
6
展示目标
2分钟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读标识标
使学生明确目标
新课讲授
30分钟
一. 血型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血型的发现过程和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的事迹 。或直接用多媒体展示。
1.17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以后,人类就开始进行输血的尝试。
2.1667年,法国哲学家 丹尼斯和外科医生埃默雷兹将250毫升羊血输给了一个病人,这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输血,结果当然没有成功。出现了病人死亡的悲剧。
3.1829年,英国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但以后的试验结果还是令人失望,大多数病人死亡,只有少数病人得到康复,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作怪呢?
4.19世纪,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尝试将许多人的血液样品混合,发现有时两种血液能完全混合,而有时两种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彼此凝集成团,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他认为,正是这种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导致了输血的失败。经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人的血液科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总结:人类的血型系统有多种,但在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二.输血
过渡:ABO血型系统的确立,为安全输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合我们了解的血型的发现,阅读课本第46~47页的内容,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 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多少?如果你是成年人,你的血液量是多少?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血型的发现过程和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的事迹
学生阅读课本很容易得到答案:
1.7%~8%,约4000~5000ml.
2.30%
让学生在回忆和重温血型发现史的过程中了解血型发现漫长的过程,知道真理的获得需要艰辛的付出。
6
1. 如果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
2. 输血的原则是什么?输不同型的血液会出现什么现象?
3. 献血多少,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教师点拨:
第3题: 输血的原则是什么?输不同型的血液会出现什么现象?
正常分布的红细胞 凝集的红细胞
多媒体展示四种血型之间的凝集关系
A型
B型
AB型
O型
A型
不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B型
凝集
不凝集
凝集
不凝集
AB型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O型
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根据表格思考:
1. 为什么输血前必须先鉴定血型?
2. 各种血型的人输血时可接受哪几种血型的血液?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总结: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没有同型血, O型血可以少量的输给A型、B型、AB型的病人;AB型的病人原则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
三. 无偿献血
课的开始我们知道车祸中的夫妇,在社会的帮助下,挽救了生命。实际上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捐献更多血液,挽救更多生命。观看无偿献血宣传片《捐献更多血液 挽救更多生命》
约1200~1500ml.
3. 输同型血,红细胞凝集现象。
4. 200~300ml.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
1. 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2. 除了同型血之间可以相互输血以外,AB型的人可以接受其他各血型的血液,O型的血液可以输给各血型的受血者。
学生能自学学会的,老师不做过多的讲解。
输血的原则是这节课的重点,通过图片的对比和列表说明四种血型之间的凝集关系,把握住了重点。
通过无偿献血的宣传片及课外实践活动,
6
课外实践
“献血,赠送生命的礼物”
——挽救小紫秋
枣庄3岁女孩小紫秋身患白血病,目前正在医院治疗,女孩是稀有血型,俗称“熊猫血”。医院没有血源。孩子急需输血!急需救命血!!!
同学们还不满18周岁,不能献血,请同学们以“献血,赠送生命的礼物”为题写一份倡议书,倡议社会上有与小紫秋同型血的人积极献血,挽救小紫秋。
观看宣传片,感悟生命的珍贵,社会的温暖,公民的责任。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课堂小结
约2分钟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
知识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当堂达标
约8分钟
达标练习
A类:
1.医院妇产科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的血型是(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2. 2013央视蛇年春晚上,6岁的童星邓鸣贺表演的创意节目《剪花花》引人瞩目,现确诊患有白血病,在没找到匹配移植骨髓之前,只有靠输血维持生命,如果他是A型血,应该输何种血型为原则( )
学生独立限时完成
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做题的规范性与答题速度。 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面批,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6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3.健康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 )
A 200~300ml B 400~500ml
C 500~600ml D 1000~1200ml
4. 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会发生( )
A贫血 B 血液凝固
C 红细胞凝集D 发炎
B类
5.周末,某大学生在广场看到流动献血车,就主动前去献血,医生首先要求他填写健康状况表格,然后为他化验血型。身体检查合格后,他无偿献血200ml。请你结合你所了解的献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大学生献血前,医生为什么要对他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化验血型?
②献血200ml 会不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为什么?
C类
6.输血可以挽救一些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的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① 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
② 贫血患者 ;
③ 血流不止者 。
当堂达标
《生物助学》当堂达标部分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3)
6
血型:A型、 B型、 AB型、 O型
输血与血型 输血:输同型血
无偿献血:18~60周岁 200~300ml
教学反思:
1. 情景导入,具有针对性。利用视频《寒冷中,血总是热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尤其是这段视频,体现出了“血液的类型、输血的原则、无偿献血”等内容,非常贴合本节课的所要讲解的内容。
2. 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多样性。让学生收集血型的发现过程和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的事迹,并在课堂展示及让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并借助于多媒体图片展示,把握住了重点。
3. 课堂延伸,具有启发性。无偿献血宣传片《捐献更多血液 挽救更多生命》及课外实践“挽救小紫秋”深入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4. 我认为本节课知识点不多也不难,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所以在无偿献血的讲解上,倾注了更多的情感教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