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
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第三次
备 课
教学难点
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方法
感悟交流、合作探究、情境体验。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示标】
欣赏阅读:引导学生欣赏文本P23中的中国结图案,阅读相关文字。
设疑导思:为什么中国结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交流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讨论后在班级交流。
归结导入: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同时板书课题)
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
二、【感悟交流】 你我共织中国结
设疑导思:除了中国结之外,还有哪些体现认同感的民族文化?
交流畅谈:自主思考,自由讨论,自由畅谈。
引导归结:如2008年奥运会会微”、“福娃”等。
启发感悟:2008年奥运会会微“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含义。
讨论归结: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归结。
心灵折射:◆我想对“福娃”说——
感悟畅谈:自主感悟,自由畅谈,点评激励。
赏析名言:欣赏阅读文本P23邓小平的爱国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思考感悟:◆邓小平这句名言所体现的内在情感是什么?
◆名言所体现情感特征的历史根源又是什么?
◆增强这种情感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畅谈感悟:激发学生阅读文本内容并感悟分析。
归结强调:依据学生讨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和补充——
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 祖国命运紧紧相连。这种情感可从民族文化里找到历史根源。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德育渗透:结合名言所蕴涵的浓郁的爱国之情进行德育渗透,激发情感。
拓展知识:结合“知识链接”给学生简介“认同”的含义。
三、【体验探究】 情为祖国动
展读图片:引导阅读文本P25“交流”栏目的2幅图片。
3
教 学 过 程
引领体验:◆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图中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看到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讨论归结:自主讨论,并择优交流,补充归结。
设境体验:◆到欧洲旅游,有人问起“中国人是否还留着长辫子”时;
◆去美国访问,看到有的中国人不讲卫生时;
◆在许多国际性比赛中,当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升起时。
设疑感悟:在上述三种情境中你将分别会有着怎样的感受?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
设疑导思:◆民族、国家命运与我们个人情感有何联系?
◆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有何重要意义?
阅读探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P26前两段文字,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讨论归结:民族、国家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个人情感。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四、【感悟探究】 直面外来文化
环节过渡: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媒体展示:异彩纷呈的外来文化的相关图片。
思考感悟: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哪些外来文化?
列举交流:启发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行列举说明。
设疑导思:◆为什么我们现实生活中会有这些外来文化?
◆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外来文化?
◆我们应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择优交流,点拨补充。
归结明确:①形成文化融合的两个背景因素;
②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态度;
③建设先进文化的两项基本要求。
观点透视:目前有些人用外来语代替汉语,如不说“再见”说“拜拜”;不说“电子邮箱”说“伊妹儿”。请说说你的看法。
讨论归结:结合前面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水到渠成地点拨引导。
五、【提炼升华】
总之认同民族文化我们就能产生高度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认同民族文化我们就能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既要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良成果。
六、【训练反馈】(限于教案纸张空间仅提供基本样式可酌情补充)
感悟思辨 关注生活
观点透视:在学习了“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后,某校九年级(10)班举办了以“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辨论发言,有同学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只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行了;有的同学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只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就行了;还的同学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
请你评析:
教 学
3
反 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