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选择了与中学生比较贴近的三项权利作为学习内容,着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继承权;为了使学生对经济权利有基本的了解,教材首先强调了经济权利的地位并简要说明经济权利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节由导言和“了解继承法”及“依法维护民事权利”两个话题构成。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继承法,因而在教学中要例举一些案例,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框内容兴趣,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恰当的情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经济权利的基本内容、增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等经济权利的意识与能力
过程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讨论
情感价值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知道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的经济权利。
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指导为主。
教学重点
理解继承权、理解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继承权、理解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学生口答完成
探索新知
一、公民的经济权利
1、经济权利
(1)含义和地位: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规定享有的物质经济利益方面的权利。
经济权利是我国法律保护的重要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主要内容:
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等等。
2、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经济权利
(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
(2)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3、财产所有权
(1)含义:指国家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2)我国有哪些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法律?
复习回忆:
(1)公民的人身权利 :包括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人身自由权利等内容。
(2)公民的政治权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六项基本政治自由权利: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
4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国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3)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有关规定: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公民的非法财产的所有权不受法律保护。
(4)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5)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可以向侵权人提出权利请求,要求对其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侵权人发生争议时,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将以判决的形式责令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如承担停止侵害、排除障碍、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二、了解继承法
1、什么叫继承权?
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什么叫遗产?
遗产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3、保护继承权的法律有哪些?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遗产继承的种类有哪些?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5、什么叫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指被继承人在法定条件下,对继承财产有遗嘱的,依照合法遗嘱,将被继承人的遗产由继承人继承的财产继承方式。
如果被继承人立了多份遗嘱,如何执行?
在我国遗嘱形式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等5种。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过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录音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一旦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但是如果出现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的,而且遗嘱的内容又有抵触的,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6、什么叫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在没有遗嘱和遗赠的情况下,直接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财产分配原则,将被继承人的遗产转移给继承人的财产继承方式。
7、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有哪些?
C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学生回忆:
4
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8、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什么?
第一继承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继承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注意: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即私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9、我国法定继承有哪些原则?
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
10、如何正确看待遗产(继承)?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财产,但财产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青少年要依据继承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继承权;同时又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三、依法维护民事权利
1、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是什么?
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能够以自己行为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从而使民事法律关系得以发生、变更或者消失的一种资格。
既包括享受民事权利,又包括必须承担民事义务。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生到死都具有,不能转让也不能放弃,而且不能被非法的限制和剥夺。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指18周岁以上成年人(智力正常),另外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注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接受奖励、赠与、报酬和继承之类的民事行为时,任何人不得主张其行为无效。
判断题:
知识
应用
1、我国公民财产继承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 ( )A书面继承和口头继承 B第一顺序继承和第二顺序继承 C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D合法继承和自然继承
2、张某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买了一辆轿车,三年后,他将这辆轿车卖掉。张某将轿车卖掉属于行使其对轿车的 ( )A占有权 B收益权 C使用权 D处分权
3、下列四种情形中不应当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的是 ( )A被继承人生前未立下遗嘱 B被继承人的遗嘱不符合法律要求 C被继承人的遗嘱中尚未处分的遗产部分
D被继承人生前遗嘱中处分的遗产部分
4、下列属于公民个人的财产是( )A公务员小王居住的政府单身宿舍 B李老先生家祖传的字画 C农民小张承包的村里的十亩责任田 D学生小孙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字典
学生口答完成
4
拓展
延伸
判断题:
1、我国继承法规定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法定继承人都有同样的继承权。( )
2、青少年要维护自己合法继承权,但不能把其作为人生的惟一目的。 ( )
3、当公民的合法财产权遭到侵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 )
4、凡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都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 )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发言
回顾
反思
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涉及哪些知识点?)
2.本节课我还有疑问是┄┄
3.对此我的建议是┄┄
小组讨论并交流学生发言
分层
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选择题和判断题为必做题,简答和分析说明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板书
设计
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
了解继承法
公民的主要经济权利
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依法维护继承权
依法维护民事权利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教后小记:本课主要让学生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经济权利的基本内容,从而增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等经济权利的意识与能力,但这一框涉及了过多的法律中的有关内容,学生听得一知半解,因而有必要多例举与学生现实生活较接近的例子,从而引起共鸣。
同时,对讲解我国遗产继承分配原则时,可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角度,理解法律规定“要遵循男女平等、养老育幼,和睦团结、互谅互让”等内容,这将有助于加深 学生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理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