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导学案(湘教版选修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导学案(湘教版选修6)》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时2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能够分析某种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一、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①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等。‎ ‎2.全球变暖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②海平面上升。‎ ‎3.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③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世界三大酸雨区主要集中在欧洲、④北美洲和我国⑤南方。我国酸雨主要的分布地区有四川、⑥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 ‎4.臭氧层处于大气⑦平流层中,自1958年以来,人们发现全球臭氧总量呈现⑧减少的趋势,而且在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能够显著消耗臭氧的物质——⑨氟氯烃等。‎ 思维活动 我国南方湖南、江西等省酸雨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①南方地区降水多;②湖南、江西等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释放出过多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二、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1.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⑩土地荒漠化等。‎ ‎2.目前,对全球生态有重要影响的⑪热带雨林的损失尤为严重。‎ ‎3.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⑫黄土高原;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⑬非洲,其次是亚洲。‎ 三、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事故带有⑭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二是事故污染⑮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13‎ 探究点一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探究活动 下面是某地理兴趣小组为配合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主题“绿色经济 你参与了吗?”,做了两个“通缉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完善1号“通缉令”中的内容。‎ ‎(2)2号“通缉令”中“嫌疑犯”的名称是________。‎ ‎(3)他们还计划为当地政府提出几条防治大气污染的建议,你能帮他们一下吗?‎ 答案 (1)嫌疑犯:酸雨 籍贯: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等产生的工业废气 逮捕原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2)光化学烟雾 ‎(3)推广节能灶、更新设备来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替代燃煤;同时开发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回收尾气,变废为宝。‎ 反思归纳 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原因 危害 全球变暖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再加上毁林,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效应不断增强 全球变暖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酸雨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酸性气体 酸雨对水生生物、农作物、森林的生长发育都会产生危害,它还腐蚀建筑物,在某些情况下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损害 臭氧层 13‎ 遭破坏 造成臭氧损耗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了过量消耗臭氧的物质——氟氯烃等 臭氧层的破坏,会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迁移应用1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回答(1)~(2)题。‎ ‎(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2)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答案 (1)B (2)C 解析 (1)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2)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是南极附近上空。‎ 探究点二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报告》于‎2013年3月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发布。报告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剩1 000多头,并呈加速下降趋势。这份权威报告披露,长江干流中的江豚种群数量年均下降速率已高达13.73%,超过2006年以前的两倍。‎ 白鳍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类,它处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水域中没有任何天敌。白鳍豚的眼很小,它利用声纳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声纳信号还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 材料二 相关示意图 13‎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以白鳍豚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东北虎、藏羚羊和朱鹮等,都如白鳍豚一样濒临着灭绝。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珍稀物种。‎ 答案 (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锐减)。‎ ‎(2)主要是人为因素:滥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 ‎(3)强化宣传生物的多样性有关法律规定;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反思归纳 大面积生态破坏的原因和危害 主要原因 主要危害 植被破坏 滥砍滥伐、森林火灾等 13‎ 森林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洪涝灾害加剧等 生物多 样性减少 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 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减少 水土流失 与地形、降水、土壤、植被破坏有关 水土流失不但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损失,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 土地 荒漠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因素 荒漠化的扩展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迁移应用2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答案 (1)D (2)A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1)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地区,其冰原为极地冰川。冰原面积缩小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所致。(2)全球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会受到更加强烈的海水运动的侵蚀,但不会影响到全球水量的平衡,海岸线长度也不一定因此而增加。‎ 13‎ ‎1.下列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  )‎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②巴西原始森林遭受破坏 ③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④南极臭氧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危害我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危害美国,都不能称全球性环境问题。‎ ‎2.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D.生态破坏 答案 D 解析 偷猎藏羚羊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引起生态破坏。‎ ‎3.下列有关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华金谷地的地下水被过度抽取,造成地面沉降 B.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氟利昂造成的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D.臭氧层遭到破坏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 答案 A 解析 过度开采地下水易造成地面沉降。‎ 13‎ ‎4.1980~2010年,长江源雀儿山冰川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 大约‎200米,雪宝顶冰川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大约‎300米,贡嘎山的海螺沟冰川退缩‎943米。造成上述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城市的“热岛效应” D.酸雨危害 答案 A 解析 造成长江源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 ‎5.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_______。‎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13‎ 解析 (1)东南地区经济发达,产生的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重金属废弃物排放多。(2)认真读图中综合污染指数,可得出综合污染情况的空间分布特点。(3)对比图中矿冶区与其他功能区的各种重金属含量柱状图,结合图例等相关知识可作答。(4)土壤污染后不仅生产力降低,而且通过生态环境将污染物富集到农产品中去。防治土壤污染,要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修复已经污染的土地,还需相应的技术支撑。‎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自然原因 B.环境问题主要在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 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答案 D 解析 环境问题是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故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两个特征;环境污染是人类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结果,生态破坏是人类索取资源速度超过环境再生能力的结果。‎ ‎2.下列问题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 A.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扩大 B.热带雨林锐减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噪声污染 答案 C 解析 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锐减、噪声污染的产生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属于环境问题。‎ ‎3.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 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 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碱化 13‎ 答案 C 解析 A、B、D三个选项属于生态破坏。‎ ‎4.以下问题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沼泽地的破坏 B.海上油轮泄漏 C.工业垃圾成堆 D.酸雨 答案 A 解析 沼泽地的破坏属于生态破坏;海上油轮泄漏造成石油污染,工业垃圾成堆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是大气污染造成的。‎ ‎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温室气体增加所致,而导致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剧增、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和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得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的量减少所致。‎ ‎6.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带来—些好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于温带作物分布 B.太阳活动减少 C.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减少 D.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增多 答案 A 解析 全球变暖,高纬度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利于农业生产。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增加;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减少。太阳活动多少的原因与全球变暖无关。‎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和雾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  )‎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 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 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8.关于我国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13‎ A.我国主要是硝酸型酸雨 B.我国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C.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D.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在华北地区 答案 7.C 8.B 解析 第7题,酸雨主要是由于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酸性气体造成的。第8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燃烧煤炭排放的SO2而形成硫酸型酸雨。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能力提升]‎ 我国一些地区农村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根据图示回答9~10题。‎ ‎9.根据图中的关系,A、B、C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C.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D.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10.解决图示地区存在的问题,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植树造林工程,营造薪炭林 B.用秸秆发展沼气,生产乙醇 C.用秸秆养畜,畜粪还田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开发水电 答案 9.B 10.D 解析 A既与木材有关又是引起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原因,所以为破坏森林;草皮当燃料一方面破坏了草皮,另一方面会使牧业下降,所以B为牧业下降;牲畜的粪便和秸秆都是农作物的肥料,把其当燃料最终使粮食减产。‎ 13‎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12.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13.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答案 11.B 12.D 13.C 解析 第11题,图中①分布在非洲北部和亚欧大陆内部,因此反映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问题;②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该地区酸雨问题突出;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和我国东南、东北林区,应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以及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该地区农田土壤侵蚀问题突出;⑤分布在海洋中,应为海域污染问题;因此B选项正确。第12题,欧洲的酸雨主要成分是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工业排放的废气、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是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组成的,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而建筑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粉尘,其不能形成酸雨。第13题,图中①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其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测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产生的氧气价值为31 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为62 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肥力可创收31‎ 13‎ ‎ 2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的价值为21 250美元,生产蛋白质的价值为2 500美元。‎ 材料二 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A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少。请你谈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 答案 (1)树木(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 ‎(2)东北 西南 东南 ‎(3)含沙量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河、水库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频发。‎ ‎(4)加强执法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采伐与更新相结合;防治森林火灾和虫灾;加强宣传教育。‎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数据很容易判断出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第(2)题,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地区。第(3)题,A处位于长江上游,其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后,会导致水土流失,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各种不利影响。第(4)题,保护森林资源,除加强森林资源的更新外,还要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同时要防止各种自然灾害对森林的影响。‎ ‎15.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下图)‎ 13‎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下图)‎ 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答案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构建产业链,防止产业结构单一;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绿地,治理工业“三废”,防止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避免产业过于集中;完善道路、住房、通信等设施的建设,防止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污水处理厂,防止造成海洋污染;适当保留空地,避免缺少工业发展余地;建设海防堤坝,防止气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上海市的地理位置,运用已学知识评价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以及正确读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和建设中要注意提高环境保护的门槛,防止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和地面沉降问题。‎ 1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