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 观察鸡卵的结构,并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3.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4. 建议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
教材分析
《鸟的生殖和发育》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的第四节,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观察鸡卵的结构。鸡卵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并使学生掌握,由学生亲手操作;通过观察实验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本节课是在介绍完植物,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更高一等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突出生殖和发育与人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1.学生的起点状况分析:
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对鸟类也比较熟悉,但对鸟卵是如何适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还比较模糊。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尽可能贴进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是熟悉的又是新奇的,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来寻找答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鸡卵的结构,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难点: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教学策略
本节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通过引用白居易著名的诗《钱塘湖春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进入新课堂。在第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视频,教师多用提问、启发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在第二部分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法,使学生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发挥,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来总结出所要教授的内容,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和领悟。
教具准备:
1.四人小组,每组鸡卵(1个)、镊子(1把)、培养皿(1个)、放大镜(1个)等实验材料;
2. 有关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并说出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2. 说出鸟卵的结构,并分析鸟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能力目标: 1. 从资料中分析整合出信息。
2. 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有可能运用探究寻求答案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举例说出鸟类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作用,关注鸟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现状,认识到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念。
3
一、 教学过程(流程及与之匹配的具体行为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目的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引入新课
(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欣赏古诗,情感教育,从熟悉的诗句中复习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了解生物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以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出课题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名诗,找出并分析表示动物行为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并分析此句是繁殖行为中的那种情景?除此情景还会有什么情景出现,引入新课。
视频资料: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现象。
问:以上视频资料主要介绍了鸟类的哪些现象。
课件展示鸟类生殖和发育不同时期的图片:
孔雀开屏
2、雌雄鸟在交配
3、织布鸟在筑巢
4、大雁产卵
5、鸟在孵卵
6、亲鸟在给雏鸟喂食
问:图片各是鸟类生殖和发育的什么阶段?
师生共同总结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几个阶段:求偶 交配 筑巢 产卵 孵卵 育雏
看资料:“托儿的杜鹃”
问:我们已经了解了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全过程,是不是所有的鸟都要经历这些发育阶段呢?
鸟的生殖和发育必经阶段是哪些?
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插图自学鸡卵的结构。
学生回答:筑巢
学生观看录像短片,尝试说出鸟类的各种现象
学生分别回答: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学生回答:不是。比如杜鹃就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
生:鸟的生殖一般包括前面所提到的六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时必经的阶段
小组合作,参照“观察鸡卵的操作步骤”
3
(三)鸟卵的结构
(四)巩固所学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使学生对鸡卵结构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建构“鸟卵的复杂结构增加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的概念。
体会鸟类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解,形成保护鸟类的意识
回忆所学,加强 巩固
动手做实验:4人一小组,生鸡蛋一个,要求学生来观察鸡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鸡卵包括了哪些结构。
鸡卵不同的结构,各自有怎样的功能?
根据导学案提示,课前查找的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鸡卵是一个细胞吗?
2、鸡卵哪部分发育成胚胎?
3、所有的鸡卵都可以发育成小鸡吗?
4、鸟卵孵化后所有的雏儿都一样吗?
5、卵的大小不一,结构一样吗?
与其孵化期有何关系?
通过对鸡卵结构观察,你认为鸡卵为什么需要这样复杂的结构呢?这些结构与怎样的环境相适应?
鸟类在育雏期间要捕捉大量昆虫,这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
参观养鸡场,巩固所学,
导学案练习
进行观察。对照图和实物认识卵的结构,
小组讨论分析,理解卵的各部分作用,解决各个问题。
1、卵黄膜,卵黄,胚盘构成一个细胞。
2、鸡卵的胚盘发育成胚胎。
3、只有受精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可以发育成小鸡。
4、分早成雏和晚成雏
5、卵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结构基本一样。卵越大孵化期越长。
归纳鸡卵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鸟类是害虫的天。
我们应该成为鸟类的朋友。
学生思考习题,积极作答。
一、 教学反思(课后自评)
学生在动手,动脑,合作中获得新知,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案上即受到教材的启发,又在教材基础上大胆的创新和超越,在探究实现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评价(课后他评)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动手做实验,更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归纳、总结;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和环保教育,实现了预定的三维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