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鱼也教案1(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鱼我所鱼也教案1(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鱼我所鱼也》‎ 教学目标 ‎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6‎ ‎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  一、导入解题 ‎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伋(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  二、整体感知 ‎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  4.齐读全文。‎ 6‎ ‎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  三、分步品味 ‎  1.质疑及交流。‎ ‎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  2.齐读课文。‎ ‎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6‎ ‎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所学内容 ‎  1.抽查朗读情况。‎ ‎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  3.齐读全文。‎ ‎  三、课堂练习 6‎ ‎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  四、延伸思考 ‎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  五、课后延伸 ‎  1.背诵课文。‎ ‎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  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6‎ ‎《孟子》‎ ‎  文章主题: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摒弃利己的私心。‎ ‎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