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2单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2单元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又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而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笔算的过渡。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例3除法的竖式。‎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认识除法竖式,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 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做出示范,引导学生在模仿中体验。借助直观,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竖式,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2.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六、教具准备:‎ 小棒、桃子贴图,圆片、教学挂图 七、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1课时 ‎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1课时 ‎3.练习一………………………………………2课时 第1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第3页的“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自学探究 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支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提出问题:这10支铅笔我要分给大家。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支、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 ‎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 谈话:“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指导操作,自主活动。 ‎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交流,教 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 小结:10支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二次备课 ‎ (2)写算式 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支?这1支还能分吗? ‎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 ‎(3)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 ‎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 ‎(1)出示例2,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2)猜一猜:有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几?‎ 三、反馈完善 ‎“想想做做”的第1~3题。‎ ‎1.第1题: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明确有余数除法求商的思考过程。 ‎ ‎2.第2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3.第3题:先让学生按照题目读一读,再说说每题的商和余数各是什么?‎ ‎4.思考:▲÷5=●……★,余数最大是( );‎ ‎▲÷4=●……★,余数最大是( )。‎ 四、全课总结 ‎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1页 二次备课 课 后 反 思 第2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3,第5页的“想想做做”第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点: ‎ 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桃子贴图,圆片 教学过程:‎ 一、自学探究 ‎1.出示挂图: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顺次标上序号。‎ ‎2.谈话:老师不看屏幕,同学们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你考考老师?‎ ‎3.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旗的颜色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其中的奥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如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①学生列式计算。‎ ‎②追问:如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二次备课 先圈一圈,再把算式填写完整。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2÷5=)等于多少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分一分、算一算……) ‎ ‎(2)鼓励探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 ‎①用圆片代替桃分一分,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②列竖式算一算。 ‎ 提问:笔算12÷5竖式该怎样列,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指名学生说老师写。 ‎ 再问:12÷5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 ‎ 小组讨论在交流汇报。 ‎ ‎2.提问:12的下面该写几,为什么?“‎10”‎表示什么? ‎ ‎3.小结:今后我们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4~5题,重点引导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补充练习:‎ ‎(1)12里有( )个4,13里最多有( )个4。‎ ‎(2)37里最多有( )个5,29里最多有( )个7。‎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2页 二次备课 课 后 反 思 第3课时 练习一(1)‎ 教学内容: ‎ 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 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 ‎7×7 9×6 21÷3 3×4 24÷8 12÷2 ‎ ‎35÷7 4×7 6×9 48÷8 18÷2 56÷7 ‎ ‎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是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的?(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基本练习 ‎1.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二次备课 提问:怎样列式? 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为什么? ‎ ‎(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请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 ‎ 提问: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 ‎ ‎2.完成第1题 出示图后,让学生自己弄清图意后让学生叙述,然后独立完成,反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左边的一组填空,提醒学生利用填空时的思考过程计算右边4题。 ‎ ‎2.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反馈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 ‎3.练习一第4题: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反馈; 观察思考: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4.练习一第5、6题:读题后要求学生独立解题,说说算式的意义。 ‎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3页 二次备课 课 后 反 思 ‎ ‎ 第4课时 练习一(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12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点: ‎ 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可以怎样很快找到合适的商?(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 ‎1.口答:‎ ‎25里面最多有( )个6;48里面最多有( )个7;36里面最多有( )个8。28里面最多有( )个6。‎ ‎2.用竖式计算 ‎ ‎43÷6 32÷7 20÷4 36÷7‎ 二次备课 ‎(1)明确要求,先口答出商及理由。 ‎ ‎(2)学生分组计算,以检验刚才商是否正确。 ‎ 指出:看被除数是多少,可以想几个几是多少,被除数里还多几,余数就是几。‎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一第7、8题 ‎ 出示题目,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一题的计算过程。提问:除数最小应是几?‎ ‎2.练习一第9、10、11题 ‎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 ‎3.练习一第12题 ‎ ‎(1)学生独立填表后,说说余数是怎样变化的?‎ ‎(2)提问: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 ‎4.练习一思考题(提示:除数控制在一位数的范围) ‎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交流解答时的想法:先想除数可能是几,再根据商和除数的情况,想出被除数是多少。帮助学生整理写出的算式。 ‎ ‎(2)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的大小有没有规定?‎ ‎(3)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四、反思总结 今天你练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4页 ‎ 二次备课 课 后 反 思 第二单元 时、分、秒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探索并发现1时=60分、1分=60秒,学会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初步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接触一些与时间有关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认钟表的生活经验。本单元的学习,为三年级下册认识年、月、日,以及24时计时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活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2.使学生联系用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各项活动,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能主动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相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四、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五、教学措施:‎ ‎1.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 ‎3.在活动中体验并建立时间观念。‎ ‎4.由易到难,重点突破,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判断钟面上时间的方法。 ‎ 六、教具准备:‎ 教具钟面、学具钟面、教学课件 七、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认识时、分……………………………1课时 ‎2.认识几时几分…………………………1课时 ‎3.认识秒…………………………………1课时 ‎4.练习二…………………………………1课时 第1课时 认识时、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0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钟面的结构,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并能记录整时;能以具体事例说明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认识1时=60分。‎ ‎2.使学生能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形成时、分的观念,发展初步的观察、推理、抽象能力。‎ ‎3.培养认真观察、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学重点: ‎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 教学难点:‎ 建立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钟面和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认识钟面 仔细观察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2.初步认识整时 出示8时的钟面后,同桌间说说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钟面上是8时的,交流后明确。讲解 整时的写法,让学生照样子写一写,完成试一试。‎ ‎3.认识大格和小格 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格,钟面上一 二次备课 共有多少个大格?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 ‎4.认识时、分 通过拨钟表的操作,明确: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子,表示经过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表示经过的时间是1分。学生动手操作,小结。‎ ‎5.认识时、分的进率。‎ 在钟面上分针走了一圈,经过了几个小格?(60‎ 个小格)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个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时=60分 ‎6.感受1分钟 你觉得1分钟能做些什么?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7.感受1小时 ‎1分钟大概有多长我们已经初步感受过了,那么1小时又有多长呢? ‎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7题 ‎2.拓展练习 四、全课总结 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6页 二次备课 课 后 反 思 第2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例3、例4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能在钟面上按要求拨出指定时间,能读、写几时几分;能根据钟面上的时间说出大约是几时。‎ ‎2.使学生在认识钟面时间的过程中,了解钟面计时的方法,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3.初步感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 ‎ 认识钟面时间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认读钟面上接近整时的几时几分 教学准备:‎ 教具钟面和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察,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出示像这样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二、探索交流 ‎1.认识7时15分 学生观察,先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钟面上的时刻。告诉学生:7时15分可以写作7时15分,还可以写作7:15。‎ ‎2.继续让学生认识7时30分、7时45分 二次备课 指出:时针都在7和8之间,都是7时多。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 ‎2.教学7时55分 时针还没有到8时,这个时刻是几时多?多几分?分针指着11,表示走了55分,是几时几分?怎样简写?怎么读?齐读一下,动手拨一拨7时55分。‎ ‎7时 55分接下来马上就是几时了,怎样拨到8时呢?‎ ‎3.认识8时零5分 ‎⑴观察一下,这个钟面和8时的钟面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大约几时?‎ ‎⑵指出:看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看时针,因为时针刚过8时,所以是8时;是8时过几分呢?我们再看什么针?(分针)分针从12起走到1,走了几分,因为没有满10分,中间要用0表示。 简写怎么写?一起来读一读。‎ 三、检测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3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把时间读一读,再连连线,生独立完成。一起把这四个时间读一读,在这四个不同的时间里,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事情呢?你能选一个时间来说一说吗? ‎ 同时进行拓展:如分别说说是什么时候的12:05,分别在做什么。 ‎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7页 二次备课 课 后 反 思 ‎ ‎ 第3课时 认识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例5和“想想做做”第1-5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时间单位秒,认识秒针并了解经过1秒或几秒在钟面上的表示方式,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结合实际了解秒是更小的时间单位,感受1秒的时间长短,形成单位时间秒的观念。‎ ‎3.使学生体验时间单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在生活里的应用,发展认真观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 认识时间单位秒 教学难点:‎ 建立秒的单位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有秒针的教具钟面和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发现了什么?(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发现秒针走一小格发出滴答)你知道滴答一下是多长时间?‎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思索探究 二次备课 ‎1.认识秒针 每一个嘀嗒,你发现秒针走了多少路?像这样计量 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体会一秒 ‎1秒到底有多长呢?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3.认识几秒 秒针经过几小格就是几秒。‎ ‎4.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先让学生猜一猜1分等于多少秒,再仔细观察钟面,秒针走60个小格,分针走几个小格,你发现了什么?秒针走60个小格,也就是一圈,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5.认识计量“秒”的工具 你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师生共同介绍生活中测量秒的工具。认识电子钟的时间,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再简要说明认读的方法。‎ 三、反馈检测 ‎1.“想想做做”第1-5题 ‎2. 拓展练习 四、课堂总结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8页 二次备课 课 后 反 思 ‎ ‎ 第4课时 练习二 ‎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7页练习二第1-8题、思考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单位时间的长短,能熟练辨认、读写钟表上的时间;能联系现实感受作息时间的安排,判断作息一般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钟表计时原理和方法,建立单位时间的观念,感悟学习经验。‎ 教学重点: ‎ 认识和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认识和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准备:‎ 教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时=( )分,1分=( )秒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时间,同学们已经能看钟面认时间,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板书:练习二)‎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学生读懂题意,根据生活经验,你能正确填上时、分、秒吗?教师适当引导。‎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你知道它们的大小吗?‎ 二次备课 ‎3.完成“练习二”第3题 谈话:大家拿出学具钟面,一起和老师把分针从12拨到4,注意观察分针走了几小格?想一想走了多长时间?如果分针从12走到7呢?自己操作试试。如果是时针从12走到5,走了几大格?要走多长时间?走到8呢?‎ ‎4.完成“练习二”第4题 学生根据钟面,以及时针、分针的位置写出时间,交流讨论。‎ 小结:先看时针指的是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从12数是几小格,就是几分。‎ ‎5.完成“练习二”第5题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说一说每个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并填在表格上。‎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教师出示本班上午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某个时间自己在干什么。‎ ‎3.完成“练习二”第8题 ‎4.完成“练习二”思考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的时间,能看到什么规律吗?学生讨论交流。‎ 你知道第四幅钟面应该表示什么时刻吗?‎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 ‎《补充习题》第9页 ‎ 二次备课 课 后 反 思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