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课堂实录(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送东阳马生序》课堂实录(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 ‎【目标预设】‎ ‎1.通过变换角色体验等形式,感受宋濂的苦乐观 ‎2.领悟“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求学态度 ‎3.把握写作目的,领会写法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教学构思:‎ 这篇文章理解难度不大,文章除了个别难懂词句没有注释外,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开篇提出“嗜学”,通篇运用了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由词句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充分体遵循新课标指导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理念,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的理念,力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2.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质疑法 ‎3.课型:教读课 ‎4.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古今中外,家境贫寒,但是勤奋好学,终成大器的人屡见不鲜,同学们能举出相关的例子吗?‎ 生:爱迪生。‎ 生:陈景润。‎ 生:囊萤夜读的故事。‎ 生:程门立雪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也来结识一位这样的人,看看他是怎样克服艰难困苦、自强不息,成为明代大学士的。‎ ‎(师板书题目及作者,并出示课件,了解作者。)‎ 生读:宋濂(1310—1381),明初著名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著作收入《宋学士文集》。‎ 师: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课文中的生字词比较多,请看屏幕,你会读吗?嗜学 shì 叩问 kòu 叱咄 chì duō 皲裂 jūn 至舍 shè 僵劲 jìng 媵人 yìng 烨然 yè 皆被绮绣 pī 俟其欣悦 sì 以衾拥覆 qīn 缊袍敝衣yùn bì 负箧曳屣 qiè xǐ 右备容臭 xiù ‎(一生读,教师纠正,后齐读两遍。)‎ 二、读通文意 6‎ 师: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请你边读课文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要求能理解大意,归纳一下本文的重要语言现象。现在两人一组,或你读我译,或边读边译,并找出常见文言文现象。‎ ‎(学生翻译课文,小组合作交流,4分钟后,提出疑难,互相纠正,互相提问。)‎ 学生表现:‎ 生:“手自笔录”是什么意思?‎ 生:亲手用笔抄录。‎ 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是什么意思?‎ 生:又担心没有学识渊博的老师名人可与之交往。‎ 生:假借的“假”是什么意思?‎ 生:也是“借”的意思。‎ 生:“无鲜肥滋味之享”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新鲜美味的东西可以享受。‎ 生:通假字(词语替换法):通假字,首先应找出与之相通的字,然后进行解释。例如: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生:一词多义法(归类法)‎ 例如:以:以衾拥覆(用)‎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 俯身倾耳以请(而)‎ 生:词类活用法(活用变换法)‎ 例如:手自笔录 “笔”:名词用作状语, 用笔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为动词, 腰挂 师:大家总结的方法非常好,老师这里也有两种方法:‎ ‎1、拓展法:‎ 例如:“既加冠”中的“冠”,古代指男子成年,一般指二十岁,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等年龄的代称。‎ ‎2、以故推新法:‎ 例如: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慕艳意(无,没有)‎ 师:其实这样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归纳。下面我们就进入角色,假如你就是文中的“藏书者”、“先达”、“同舍生”,试以“我所交往的宋濂”为话题说一段话,有创意地翻译课文,感知文意。(用第一人称来叙述。)‎ 学生表现:‎ 生:“藏书者”——‎ 6‎ 宋濂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家境贫寒,无钱买书,得知我家有许多书,便厚着脸皮从我家借书。但是我怕父母知道,给它限制期限,结果他总能按时归还,我觉得他还是很讲信用的,不过还书时总是气喘吁吁的样子,像是跑着来的。有一次我想试试他真读书还是假读书,他竟能详细的陈述整本书的内容,甚至有些内容能够背下来,令我吃惊不已。后来我才知道,他借书后亲自用笔抄书,天气寒冷的冬天也是这样,因此每年冬天他的手总是生冻疮。‎ 师: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更加生动具体了。‎ 生:“先达”——我算是本地方圆百里有道德有学问的老师了,由于我有一些声望,许多年轻人来拜师求学,我的弟子还不少呢。作为师长不应在弟子面前温和随便,要保持严肃矜持。其中有一个弟子叫宋濂,非常好学,经常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对老师非常恭敬,请教时,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很用心。有时我斥责他的时候,表情更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说;等我高兴了,他就再请教。‎ 师:理解到位,表述非常清楚流畅。‎ 生:“同舍生”——在我们的同窗中,大都是富家子弟,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而宋濂家境算是贫寒的,穿着破棉袄,旧衣衫。但他并不在乎这些,学业上确实很出色的,他也很以此为荣。‎ 师:感触颇深!‎ 生:“媵人”——宋濂是一个求学若渴、能吃苦的人,他家离学舍路途遥远,又没有车马。有一回,是大雪天,他来到学舍后,四肢被冻僵了。我赶紧拿热水给他擦洗,又给它盖上被子。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慢慢暖和过来,总算捡了条命。住在旅店中,一天只有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师:苦难是最好的大学。‎ 二、读懂人物 师:大家以不同的身份介绍了你所交往的宋濂,现在你就是“宋濂”,请归纳你求学历程中遇到哪些方面的艰难困苦,并说明你是怎样面对和解决的。‎ ‎(生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思考、概括。)‎ 学生活动:‎ 生:没有书,只能借、抄。——“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 常向有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用笔抄录,按约定日期送还。‎ ‎——致书之艰 (师板书“致书之艰” )‎ 生:遇到问题,只能到很远的地方找老师问。——“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 ‎——寻师之艰 生:请教老师要毕恭毕敬,看老师脸色——“先达德隆望尊……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不曾稍微把言辞和态度放委婉些。‎ 6‎ ‎——问师之难 (师板书“从师之难” )‎ 生:求学路途顶风冒雪,足肤皲裂;差点被冻死,至学舍,多亏受人照顾。——“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当年我从师学习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拿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行、住之苦 生:陋食敝衣——“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俸不若人也。” 我寄居在旅店里,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 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好像神人;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家。‎ ‎——吃、穿之苦 (师板书“求学之苦” )‎ 师:本文主要从致书之艰、从师之难、求学之苦这三方面来讲述了作者的求学生涯。作者讲述这些的目的是劝勉马生努力学习,老师也写了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比较一下,看看哪一篇的劝勉效果更好。‎ ‎(课件出示:“贫困是一位良师,苦难乃一所名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业精于勤荒于嬉。良好的读书条件并非人皆具备。期望马生能珍惜年华,精心向学,终能成为吾国之栋梁之才。”)‎ 学生表现:‎ 生:宋濂的劝勉效果更好,因为用自身的事实经历更易打动并说服马生。‎ 生:老师写的只是空头说教,说服力不强。‎ 生:为达到教导的目的,现身说法,循循善诱,比板起面孔能起更好的激励作用。因而从自己当年的求学经历谈起,委婉地说到马生的好机遇,从而要求马生专心用功读书。‎ 三、读出自己 师:面对这些困难,作者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最终成为一位学识丰富、文采彪炳的大文学家。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完成这样一个句式:“我读出了一个 的宋濂”。‎ 学生表现:‎ 生:我读出了一个勤奋、刻苦读书的宋濂。从“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这句中读出来的。 (师板书“勤” )‎ 生:我读出了一个诚实守信的宋濂。从“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句中读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一个有强烈从师愿望的宋濂。从“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这句中读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一个尊敬老师的宋濂。从“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 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中读出来的。‎ 6‎ 生:我读出了一位隐忍、坚毅的宋濂。从“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这句中读出来的。‎ 生:我读出了一个有志向的宋濂。从“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中读出来的。‎ 师:正如韩愈所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要有所成就,环境条件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勤奋、刻苦、勇于克服困难,自强不息。文中表现了宋濂少年时致书之艰、从师之难、求学之苦,但他同时认为“有足乐者”,由此,你认为苦与乐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苦与乐相互依存,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生:以苦为乐,其乐无穷;‎ 生:先有苦后有乐,有苦才有乐。 (师板书“乐” )‎ 师:作者虽家境贫寒但执著为学,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对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方式,你有怎样的看法?‎ ‎(自由组合,分别以当代中学生的身份,或“宋濂”、“先达”的身份,开展一次对话活动。)‎ 学生表现:‎ 生:应肯定学习态度和刻苦精神,正确认识是非关系,辩证看待刻苦精神与快乐学习的关系、学习条件与成才的关系。‎ 生:应认识到彼时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中国旧式教育沿袭已久的、普遍的传统。‎ 生:应领会作者意图是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生:应肯定其中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 生:要正确处理好尊敬老师与追求真理的关系,倡导教学相长,倡导与老师平等交流,各抒己见,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没有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者一心向学,不辞劳苦,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他呢?‎ 学生表现:‎ 生:想当官,想赚钱。“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了自己的将来。‎ 生:但是如果这样的话,选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国家倡导我们:你读书吧,读书就可以当大官、赚大钱、你就可以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 生: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是一个可怜虫,作者努力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 生:知识就是力量。‎ 生:人的内在精神追求甚于物质上的满足。作者便是这样。作者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于所者来说这是一种乐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我们保持着一种纯正的追求,就可以领略到做学问的趣味,生活才更具价值。‎ 6‎ 师:学习这篇课文,大家有这么多的感触,其实,要想做成一件事,都会遇到重重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拾级而上的过程,每上一个台阶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虽然苦,但因有勤和乐的相伴,最终会学有所成。这也是我对在座各位同学的期望和勉励!(板书并勾画台阶)‎ 下课!‎ 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