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项羽之死》‎ ‎【学习要点】‎ ‎1.评价人物形象。‎ ‎2.探究文章的艺术特色。‎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探究活动】‎ 关于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通过诗文进行评论的主要有以下三首诗:‎ ‎ 〔唐〕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北宋〕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南宋〕李清照《夏日绝句•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简要概括这三个人对项羽的的评价。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对人物进行评价的题目,注意概括三首诗的内容,然后答出自己的观点,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作出判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站在不同的立足点上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不要急于提出古人的观点,让学生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或许会有不同的解释,古人的观点只是提供一个参考而已。‎ ‎【讨论明确】‎ 杜牧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理由是: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兵家胜败本来就难以预料,如果项羽渡过乌江,在江东子弟的扶持下,卷土重来都是有可能的,那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这种观点背后的英雄观就是“胜者王侯败者寇”。‎ 李清照认为项羽不应该过江东。这位经历宋室南迁的女词人,非常痛恨宋王朝一味软弱退让,为了求和丧失气节的行为。所以思及千年以前的项羽,尤其推崇其不肯过江、知耻重义的男儿气节。在李清照的眼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代表。‎ 王安石认为项羽没有必要过江东。项羽中原一败,已经丧失了元气,东山再起已经很难了,这是客观事实;即使过了江东,江东子弟还会不会再追随他,这也很难说。正如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杜牧《题乌江亭》时所云:“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王安石评论的重点不在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而在于能不能东山再起的问题。既是不能,自然也谈不上该不该了。‎ 学生评价示例:‎ 项羽之死的人格价值: ‎ 3‎ 历史不可假设,项羽毕竟死了。但他是站着死的。为了无愧于江东父老,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项羽以死谢乡亲,以死谢天下,以大无畏的死完成了他在历史舞台上辉煌的缺憾人生的表演。性格决定命运,是项羽就不会过江东,过江东就不是项羽了。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是宁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的。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有骨气、有尊严,这就是项羽之死的人格价值。两千多年过去了,项羽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项羽的人格光芒穿透历史的云层,依然熠熠生辉,照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 ‎【课堂提升】‎ 联系现实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为例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 要求: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4、点评事例;5、联系现实。‎ ‎【答案】示例一:(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要点二:探究文章的写作特色。‎ ‎【探究活动】‎ 文章是如何塑造项羽这一形象的?‎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艺术手法的赏析的题目,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买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方式,要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霸王别姬”这一情节中,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项羽的形象。首先正面描写项羽的悲歌和泪水。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然后还写到了“左右”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当时的气氛。‎ 3‎ 东城快战一段通过语言刻画项羽的形象。项羽首先回顾了自己未曾失败的战斗经历,并说“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表现出项羽的极端自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表明项羽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还愿意拼死决战,这反映了他勇武豪爽的大丈夫气概。“快战”表现出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地、尽情地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住一世英名。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束。项羽最后说“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出项羽的“快战”仅仅是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作战本领,又暴露出他的“匹夫之勇”。这一段语言成功地刻画出项羽的性格。‎ 文中对项羽神态的刻画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项羽唱《垓下歌》时“泣数行下”,面对汉将赤泉侯“瞋目而叱之”,拒渡乌江时“笑”答亭长。他对美人宝马流泪,对敌兵敌将怒目,对劝他渡江的亭长微笑,一泣、一怒、一笑,把这位末路英雄的复杂情怀刻画得有血有肉。“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宋陈郁《藏一话腴》)司马迁刻画项羽这个人物做到了通过写形以传神、写心。‎ ‎【课堂提升】‎ 司马迁非常善于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表现情境和人物的性格与心理,请细读下面几处,并进行分析。‎ ‎1.《项羽本纪》“钜鹿之战”一节,写项羽大破秦军,召见诸侯,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本篇写项羽悲歌泣下时,“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敢”与“能”一字之别,表现了怎样不同的情境?‎ ‎2.项羽面临败亡时,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表现了项羽怎样复杂的心理?‎ ‎3.“愿为诸君快战”。联系当时的军事形势和项羽心理,此处用“快战”比用“决战”等词好在哪里?‎ ‎【答案】1.“莫敢仰视”表现了众位诸侯对项羽的畏惧,也写出了项羽获胜之后的声威和气势。“莫能仰视”表现了左右的随从对项羽的怜悯,不忍心看项羽哭泣,写出了项羽处于绝境时的凄惨状况。2.“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项羽对自己的战斗能力充满了自信,可是又无法面对楚军即将彻底覆亡的现实,于是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3.项羽带领的楚军已经面临绝境,项羽也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愿为诸君快战”,表明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的、尽情地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住一世英名。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束。如果把“快战”改为“决战”,就带有了鱼死网破的味道,项羽的快意和满足将荡然无存。‎ 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