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南方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和台湾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识记并描述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 2.知道珠三角区域、港、澳、台的位置、范围及其地理特征。 3.掌握并理解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4.能应用各种图表资料及区域地图,比较分析不同区域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在图中填注:
(1)山脉A~I的名称。
(2)平原J~M的名称。
(3)河流和湖泊①~⑯的名称。
(4)用红笔绘出30°N纬线,并说出穿过的地形区与河流。
提示:(1)A秦岭,B大巴山,C巫山,
D岷山,E大别山,F武夷山,G南岭,H横断山脉,I雪峰山。
(2)J成都平原,K长江中下游平原,L长江三角洲,M珠江三角洲。
(3)①淮河,②长江,③雅砻江,④岷江,⑤嘉陵江,⑥汉江,⑦京杭大运河,⑧湘江,⑨赣江,闽江,⑪珠江,⑫怒江,⑬澜沧江,⑭洞庭湖,⑮鄱阳湖,⑯太湖。
考点一 南方地区
18
1.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濒临东海和南海。
(2)主要地形区: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
(3)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4)水文特征:河网稠密;流量大;汛期长;径流量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
2.农业
(1)耕作业: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2)林果业:亚热带、热带的经济林木和水果。
(3)养殖业:淡水养殖和桑蚕养殖。
3.交通
(1)水运发达:内河航线主要是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上海和广州是主要的海港。
(2)铁路运输呈“两横六纵”分布。
“两横”:①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②黎湛—南昆线。
“六纵”:③京沪线,④京九线,⑤京广线,⑥焦柳线,⑦襄渝—川黔线,⑧宝成—成昆线。
4.资源与工业
(1)资源:常规能源短缺,但水能、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
(2)工业
18
【点拨】 (1)南方地区有我国丰富的坡地草场,山坡养殖业较发达。
(2)受淡水条件及谷物丰富的影响,南方养鸭业发达。
1.我国南方地区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气候的不同及成因
南方地区虽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却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对比如下:
回归沙漠带
南方低山丘陵区
气候特征
气候干燥,沙漠或干旱草原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环境
形成原因
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背靠亚欧大陆,东、南面濒临太平洋,深受夏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2.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1)原因
①自然因素: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②人为因素:人地关系紧张,由于能源短缺,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
(2)危害: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严重的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土地难以利用。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流水流不畅,湖泊调洪能力降低,使洪涝、干旱灾害加剧。
(3)治理措施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③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3.南方主要土壤类型、形成及其利用
(1)江南丘陵的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铝成分多的酸性土壤,有机质少,土质黏重,要注意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
(2)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是紫红色砂岩、页岩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形成的,富含磷、钾,土壤较肥沃。
(3)平原地区的水稻田,多年种植水稻的人工培育土壤,富含有机质,肥沃。
4.湘赣两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
(1)有充足的原料。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三十多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
18
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湘赣两地金属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2)水能资源丰富。湘赣地区周围有众多的水电站,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能源。
(3)交通便利。湘赣地区有众多的铁路线,长江也提供了便利的水运。
(4)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较高。湘赣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据此回答(1)~(3)题。
(1)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2)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与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3)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
①大力改良红壤 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江南丘陵指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第(2)题,根据上题范围可知,衡山和井冈山、庐山在其范围之内。第(3)题,江南丘陵的典型土壤为红壤,其特点是酸、瘦、黏,应加以改良;江南丘陵不是我国的棉花产区,江南丘陵地块小,因此不适于应用大型农业机械;江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应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答案:(1)D (2)C (3)B
考点二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8
1.范围:东起A上海,西至四川省D攀枝花,东西长约3 0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
2.自然条件
3.纽带和辐射作用:沟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承东启西,形成“H”形格局。
4.社会经济发展
(1)三大经济区:以C重庆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以B武汉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A上海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
(2)城市密度差异:中下游城镇分布密集,上游沿江城市密度相对较小。
5.生态环境问题
(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
(3)沿岸:
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特征分析
长江沿江地带是典型的跨省区域。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的区域特征决定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方向和生态问题。
上游
中游
下游
区域发展
①水能开发,西电东送,三峡工程;②以重庆为中心形成上游城市群;③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①重要的粮、棉、油及水产品基地;②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纺织工业基地;③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①农业发达,“鱼米之乡”;②沪宁杭工业基地;③以南京为中心的下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主要问题
①自然灾害频繁;②水土流失严重
①湖泊面积缩小,调蓄能力降低;②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泄洪能力较差,洪涝危害严重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河流泥沙量增大,河床抬升,威胁生存环境
对策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①工程治理长江水患;②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
治理环境污染等
18
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2)针对长江流域各河段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利用方式各不相同,请你将下面几位同学的设想加以补充。
河段
利用方式
理由
上游
发展水电业
中下游
发展________
中下游地区河湖密布
发展________
中下游地区江阔水深、水流平稳
(3)下游的沪宁杭工业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试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沿江地带自然资源丰富,有煤、铁、铜、天然气、磷矿等矿产资源,还有水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第(2)题,根据各河段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上游河流落差大,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多,水量大,因此水能丰富,适合发展水电业;而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江阔水深、水流平稳,适合发展淡水养殖和内河航运。第(3)题,结合已学知识中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地形、位置、资源、交通、资金、技术等,综合分析沪宁杭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由于人口密集,所以劳动力丰富且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答案:(1)煤、铁、天然气、铜、磷矿、水能、水、耕地等。
(2)上游河流落差大,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能丰富 淡水养殖业 内河航运业
(3)①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②科技力量雄厚;③便利的水陆交通;④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⑤消费市场广阔。
考点三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8
珠江三角洲区域图
1.对外开放的前沿
区位优势
主要表现
位置优势
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政策优势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形成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人文优势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利于吸引海外投资和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外向型经济
(1)工业部门: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比较发达。
(2)贸易: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3.城镇的发展: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1.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前店后厂”
(1)港澳地区扮演“店”的角色:港澳地区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从事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
(2)珠江三角洲地区扮演“厂”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3)港澳在前、珠江三角洲在后,彼此紧密合作,这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充分利用了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促进了两个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表现
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气、垃圾、噪音、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
原因
①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②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③工业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增加
整治
措施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工程
(2)人地矛盾加剧
表现
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原因
①土地开发过热;②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
③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城”
整治措施
①优化产业结构;②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使企业在园区内集中布局
(3)重复建设突出
表现
①基础设施建设过大;②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投资浪费;③竞争多于合作
原因
①盲目追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
②部分产业一哄而起
整治措施
①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②确保理想的城镇空间发展形态;③规模要适度;④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⑤加强不同地域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
18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1)~(3)题。
(1)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区位因素的是( )
A.平坦的地势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该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
A.转移 B.升级
C.专业化 D.对环境要求的降低
(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
D.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不丰富。第(2)题,工业专业镇的兴起主要反映了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等,此外还有噪声污染,耕地锐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
答案:(1)B (2)C (3)B
考点四 香港和澳门
1.位置与范围
18
位置
范围
香港
珠江口东侧,北邻B深圳经济特区
由A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澳门
珠江口西侧,北面紧靠C珠海经济特区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2.经济
(1)香港:第三产业发达,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2)澳门:第三产业发达,博彩业和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3)与内地联系:大陆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而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港澳地区经济的发展
项目
香港
澳门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重要性
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
有“东方赌城”之称
经济
相同
①旅游业发达;②工业多属加工工业;③工业部门:成衣、电子电器、塑料制品、纺织、钟表、玩具;④产品以外销为主;⑤与大陆联系密切
不同
①对外贸易是重要经济支柱;②自由贸易港
博彩业是重要收入之一
[特别提醒] 自由港与自由贸易区为两种类型:其一,如香港是自由港,除个别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可以自由进出,免征关税,并准许在港口自由储存、分类、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其二,如汉堡自由贸易区,则划在关境以外,外国商品只有进入这个区内,才能享受免税优惠待遇,不受海关监督。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1)~(2)题。
(1)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
(2)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解析:(1)从图及图例中可以看出,香港沿海码头众多,建港的自然条件要求:风浪小、港宽水阔、航道深、不淤沙,海岸线曲折背风,港区陆地部分开阔平坦,海边等深线密集等。香港有众多海湾和岛屿,可以减少风浪的影响;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C选项滩阔岸直也与实际不符;香港岛屿较小
18
,河流短小且较少,山地丘陵植被茂盛,水土流失并不严重,所以D选项也不正确。综合以上可判断,正确答案为B项。(2)人类活动参与了海—陆相互作用区,改变了自然的海岸生态,使海洋环境遭到破坏;大量的填埋物倾倒到沿海,缩小了海峡和港区航道的宽度,降低了其深度,不利于港区行船;沿海港口的修建,使大量的经济活动向沿海地区集中;而沿海港口的建立,使工业区和商业区在沿海合理分布。
答案:(1)B (2)D
考点五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范围
包括台湾岛及图中a澎湖列岛、b钓鱼岛等周围许多岛屿。
2.气候
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城市
台湾主要城市有:c台北、d高雄。
4.地形地质
(1)台湾岛地形约有2/3为山地,岛上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2)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岛上多火山、地震。
5.资源
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海盐、水产等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6.经济
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1.台湾自然地理特征与物产的关系
18
2.祖国的宝岛
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海上交通便利,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水稻及热带、亚热带的各种水果。台湾被誉为“祖国的宝岛”,是因为这里的农林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1)“森林宝库”: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南部、北部分别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台湾山脉海拔较高,森林资源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森林,树种很多,其中以樟树最为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2)“水果之乡”:香蕉在台湾被称为“果王”。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水果都有分布,如椰子、菠萝、龙眼、桃、梨等,四季鲜果不断,茶叶是外销特产中的“不倒翁”。
(3)“东方甜岛”: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台湾南部位于热带,所以台湾是我国重要的甘蔗产区,蔗糖产量很大。
(4)“海上粮仓”:西部平原,土壤肥沃,水稻种植普遍,所产“蓬莱米”历史上大量出口。
(5)优良渔场:台湾四周广阔的浅海是东海鱼类与南海鱼类的交汇处,又是近海鱼类和外洋鱼类的捕捞场,渔业发达,水产品丰富。
(6)矿产多样:台湾山脉是金、铜等金属矿产地;西部平原地带是煤、石油的蕴藏地;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天然硫磺。
(7)“祖国东南盐仓”:西海岸沙滩广布,晴天多,日照充足,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如布袋盐场位于台湾西海岸沙滩地带,处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
(2015·湖北黄冈高二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温差仅仅是由海拔引起的,则玉山和五指山的温差约为________。
(2)台湾山脉东侧降水多于西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甲地区和台湾省经济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回答两点即可)
(4)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分布,判断台湾山脉的走向为________。
答案:(1)12.5 ℃
(2)台湾山脉东侧濒临太平洋,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3)优越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科技力量,便利的交通等。
(4)东北—西南
考向一 长江沿岸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比较
1.(2014·高考北京卷)“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
18
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回答问题。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
解析: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中分析该地区的优势条件。从土地面积对比,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地价较低;从资源条件分析,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有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等政策的支持;从劳动力分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考向二 台湾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该地区是台湾岛。台湾山脉纵列中东部,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第(2)题,台湾岛东部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西部多;西部的①④两地中,①地相对于④地,受偏南风影响小,年降水量最低。第(3)题,①地和④地降水较少,且位于沿海平原,开发程度高,森林较少。③地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喜温喜湿的樟树生长。
答案:(1)C (2)A (3)B
18
一、选择题
(2015·济南高二期末)读某区域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乙两地之间山脉的地理意义是( )
①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
③以水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和以旱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
④四川省与陕西省的分界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甲、乙两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为小麦和水稻,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不同 B.土壤不同
C.水热不同 D.海拔不同
3.下列有关图中丙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因而被称为“紫色盆地”
②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甜菜产地
③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
④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B 2.C 3.C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城市的主导工业部门是( )
A.汽车制造 B.钢铁
C.电力 D.机械
5.图中②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旅游 D.交通
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B.该地区有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黄淮平原和江汉平原
C.长江河段落差大、通航能力差
18
D.该地区有电力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解析:①是湖北省宜昌市,有葛洲坝、三峡等水利枢纽,电力工业为当地主导工业部门;②城市是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该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长江通航能力较好,电力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答案:4.C 5.A 6.D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7~8题。
7.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自然资源少
C.耕地资源少 D.政治因素
8.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会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第7题,注意题干要求的是社会经济原因,“成渝实验区”地处四川盆地,周围山岭环绕,交通不便。第8题,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京广铁路枢纽,属于中部经济地带,周围工农业发达。
答案:7.A 8.C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9~11题。
9.图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18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11.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解析:第9题,由文字材料可知木薯喜高温、不耐霜雪,根据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的分布,可知丁处温度最高,所以丁处最适宜种植木薯。第10题,木薯属于生物资源,其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生产1吨乙醇需要7.5吨鲜木薯,所以运输量较大,也不适宜长期储存。木薯生长具有周期性,所以可再生。第1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河流大体从西北流向东南,所以地势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
答案:9.D 10.B 11.A
1979~2000年,深圳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79~2000年,深圳城市化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的发展
B.1979~2000年,深圳城市人口所占比重没有变化
C.深圳的城市等级不断上升,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D.1979~2000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降低
13.在深圳城市化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热岛效应 B.雨岛效应
C.噪声污染 D.臭氧层空洞
解析:伴随工业化的发展,深圳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等级不断上升,服务范围不断扩大;1979~2000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在深圳城市化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臭氧层空洞。
答案:12.B 13.D
二、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最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 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18
材料三 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
地区
主要城市
储量占全省百分比(%)
锑
钨
锡
铅
锌
铜
汞
铋
湘东
长沙、株洲、湘潭
0.62
0.72
0.10
2.92
10.12
32.44
—
—
湘南
衡阳、郴州、永州
3.30
94.14
99.71
72.61
55.68
54.90
1.14
100.00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4)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________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矿产、水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大气环境保护等问题。第(1)题,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第(2)题,湖南省西部和南部为山区地形,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湘东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在工业基础、科技、交通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湘南地区的原料和动力充足。第(4)题,湖南省酸雨严重的城市主要为降水pH值小于4.0的地区。湖南省酸雨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所排放的酸性气体量大;为防治酸雨,今后应在能源结构、能耗、工厂尾气等方面采取措施,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答案:(1)种类多,储量大 分布不均
(2)西部和南部的山区 地形
(3)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
18
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4)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台湾岛内产业部门及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产业部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占岛内生产总值(%)
1.8
30.4
67.8
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
7.3
34.9
57.8
岛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2 960
外贸总额(亿美元)
2 710
主要工业品产量
成衣1 598万打,人造纤维333万吨,监视器422万台,电脑主机板4 672万片,便携式电脑1 051万台,手机3 068万部,电子电容器1 991亿只,印刷电路板1.19亿平方米,钢坯1 764万吨,水泥1 847万吨,汽车39万辆
(1)地理位置:
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________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按热量带划分,大部分位于______带,南部位于________带。
(2)自然环境特征:
①台湾岛地形类型大部分为__________,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沿海。
②气候类型Ⅰ为________气候,Ⅱ为________气候。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向南弯曲,主要是__________的缘故。与同纬度大陆相比,台湾岛的气候具有较显著的海洋性特征,气温年较差________,降水丰沛。
③岛内自然资源种类多样,除了森林、鱼类、海盐、石油和硫磺外,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还蕴藏着________资源。
④由于该岛邻近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此外,每年夏秋受________影响,经常酿成气象灾害。
(3)人文、经济特征:
①岛内产业比重最大的是第______产业,
18
其次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业。2012年外贸总额占岛内生产总值的________%以上,说明岛内经济对外依赖程度________。
②热带水果种植业在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___部。
③产品种类多、技术含量高,在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 B.钢铁
C.汽车 D.信息电子
④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岛内的主要优势是(双选)( )
A.资金 B.技术
C.市场 D.劳动力
解析:该题以台湾的地形地质图、资源分布图以及产业部门及经济统计资料为背景,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全方位地考查了台湾的地理知识以及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属于基础题。第(2)题,从台湾的地形图可以看出,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是台湾山脉,西部是沿海平原;台湾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四面环海,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气温的年较差小;由于中部是台湾山脉,地势落差较大,且由于降水量充沛,台湾的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台湾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的挤压作用强烈,使台湾发生地震的频率较大,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台风对其影响很大。第(3)题,考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台湾产业部门比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通过计算可知外贸总额占岛内生产总值的90%以上,说明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很高。热带水果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南部,台湾岛内信息电子业发达,在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占有优势。
答案:(1)台湾 亚热 热
(2)①山地、丘陵 西 ②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地形隆起 小 ③水能(水力) ④太平洋 亚欧(可互换) 地震 台风
(3)①三 二 90 高 ②南 ③D ④AB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