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第一课时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教材分析:‎ 河南省中考将16篇文言文作为考试内容。这16篇文言文是:《论语十则》《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醉 翁亭记》《小石潭记》《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 忌讽齐王纳谏》。‎ ‎3、中招考点:近几年中考常见考点有:(1)、划分句子朗读节奏;(2)、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学情分析:学生阅读的文言文数量有限,对朗读节奏的划分,词语含义及句子的理解与翻译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复习目标:‎ ‎1、通过给文言文语句划分节奏、断句,能总结出节奏划分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通过练习解释词语含义、选择词语解释正确或有误的一项等题目,能总结出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和辨识文言虚词的方法,能积极运用之。‎ ‎3、通过练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掌握文言翻译“六字法”和做题的基本步骤,并能运用之。‎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组活动,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言文句子的划分节奏、断句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一组活动,能让学生总结出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和辨识文言虚词的方法。‎ ‎3、针对目标3,设计一组活动,能让学生掌握文言翻译“六字法”和做题的基本步骤,并能运用之。‎ 11‎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复习 ‎(二)明确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复习内容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目标1,通过给文言文语句划分节奏、断句,能总结出节奏划分的方法。‎ 复习指导一: ‎ 内容: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 方法: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 用时:3分钟 ‎ 要求:领会做这类题型的方法。‎ 给下面几个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2、忘路之远近。(陶渊明《桃花源记》) ‎ ‎3、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 ‎ ‎4、予观夫巴陵胜状,(范仲淹《岳阳楼记》) ‎ ‎5、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 ‎6、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复习检测一: ‎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语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齐地/方千里 ‎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 B、可以为师/矣 ‎ 要正确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意,不能把一个整体割裂开来;其次要借助语法知识。‎ 文言句子停顿规律: ‎ ‎1、主谓之间停顿。 ‎ ‎2、动宾之间停顿。 ‎ ‎3、句首状语后稍加停顿;‎ 11‎ 目标2:通过练习解释词语含义、选择词语解释正确或有误的一项等题目,能总结出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和辨识文言虚词的方法,‎ C、盖/学贵善思 D、请铭之坐/右 答案:1、B 2、C 复习指导二: ‎ 内容: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方法: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 用时:5分钟 ‎ 要求:从练习中领会做这类题型的方法。‎ ‎1、(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含义。 ‎ ‎(1)不亦说乎? ‎ ‎(2)李生说之曰 ‎ ‎(3)温故而知新 ‎ 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 ‎ ‎1、语境推断法。 ‎ ‎2、课本迁移法。 ‎ ‎3、对称结构互训。 ‎ 11‎ ‎(4)王生益愠 ‎ ‎2、下列句子中红色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窥镜而自视 有时则生而有不用也 ‎ B、皆以美于徐公 以土砾凸者为丘 ‎ C、王之蔽甚矣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答案:1、(1)高兴(2)劝说(3)新的理解和体会(4)生气、发怒2、C 复习检测二: ‎ ‎1、下列红色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 A、被以衣裳 同舍生皆被绮绣 ‎ B、置之堂背 且焉置土石 ‎ C、子之技诚巧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D、子何不范金琢玉 吏呼一何怒 ‎ ‎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B、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C、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答案:1、D 2、D 复习指导三: ‎ 内容:考点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方法: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 用时:3分钟 ‎ 要求:领会做这类题型的方法。‎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11‎ 目标三:通过练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掌握文言翻译“六字法”和做题的基本步骤 ‎1、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复习检测三: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基本步骤:解词;串意;顺意 文言翻译“六字法”: 留 替、补、删、调、‎ 换。‎ 当堂训练: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 ‎ ‎(1)下视其辙。 ‎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 ‎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11‎ 第二课时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教材分析:‎ 河南省中考将16篇文言文作为考试内容。这16篇文言文是:《论语十则》《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醉 翁亭记》《小石潭记》《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 忌讽齐王纳谏》。‎ ‎3、中招考点:近几年中考常见考点有:4、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5、对比分析,拓展迁移。‎ ‎4、学情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不够倒位,对比分析,拓展迁移能力仍有待加强。‎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能掌握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2、通过对比分析,拓展迁移,能掌握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步骤和答题技巧。‎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组练习,通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能让学生掌握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2、针对目标2,设计一组练习,通过对比分析,拓展迁移,能让学生掌握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步骤和答题技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二)明确复习目标 11‎ 复习目标 复习内容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目标:1、通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能掌握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复习指导一: ‎ 内容: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 方法: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 用时:8分钟 ‎ 要求:领会做这类题型的技巧和步骤。‎ ‎1、《马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2、《曹刿论战》中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 ‎ ‎3、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复习检测一: ‎ ‎1、《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找抒情、议论句;筛选关键信息,综合概括。‎ 11‎ ‎,请你说说为什么忧患能使人(国家)生存,安乐却让人(国家)萎靡死亡? ‎ 答案:‎ ‎1、表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情怀。‎ ‎2、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再次强调只要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表达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与前文“惟吾德馨”呼应,收束全文,突出中心。‎ ‎3、忧患能让人(国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居安思危,不断进取,增强实力,所以能使人(国家)生存下来;安乐却能让人(国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逐渐衰弱落后,最终走向灭亡。‎ 复习指导二: ‎ 内容:对比分析,拓展迁移 ‎ 方法: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 用时:8分钟 ‎ 要求:从练习中领会做这类题型的步骤和方法。‎ ‎1、(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盛爱 一作:甚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dài 要点归纳 ‎ 比较文章异同答题三步法: ‎ ‎1、整体把握内容。 ‎ ‎2‎ 11‎ 目标二:通过对比分析,拓展迁移,能掌握解答此类试题的基本步骤和答题技巧。‎ ‎)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 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选自《宋明臣言行录》) ‎ 甲乙两文中的人物都很有成就,你能看出他们幼年的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么?‎ 答案:1、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的原因是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既有审美价值又有使用价值。‎ ‎2、家境贫寒;刻苦读书。‎ 复习检测二:‎ ‎、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内容,比较时要根据文言语段、题目及作家作品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 ‎3、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尽量用上原文语句。 ‎ 11‎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 ‎(二)魏郑公①谏止唐太宗封禅②,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③。‎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 答案:诸葛亮:直言进谏。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 当堂训练:1、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岳阳搂记》选自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 B.文段“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 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 《醉翁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答案:1、C ‎2、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 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1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