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不等式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均值不等式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5)》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2 均值不等式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 均值不等式也称基本不等式.本节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均值不等式的代数意义,几何的直观解释以及均值不等式的证明和应用.本节教材上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给出均值不等式及证明,在思考与讨论过渡下,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一个几何直观解释,以加深学生对均值不等式的理解.教材用作差配方法证明均值不等式.作差配方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在整个不等式的教学中都要贯彻这一重要方法.在解题中要让学生注意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并掌握基本技能.一般说来,“见和想积,拆低次,凑积为定值,则和有最小值;见积想和,拆高次,凑和为定值,则积有最大值”.‎ 本节的《新课标》要求是:探索并了解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会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问题.从历年的高考来看,均值不等式是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它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高中数学的所有章节,且常考常新,大多是大小判断、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不等式的证明是将来进入大学不可缺少的技能,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题型广泛,涉及面广,证法灵活,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而成为历届高考中的热点.几乎所有地区的高考题都能觅到它的踪影.书中练习A、B和习题都是基本题,要求全做.‎ 鉴于均值不等式的特殊作用,因此本节设计为2课时完成,但仅限于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不涉及高难度的技巧.第一课时重在均值不等式的探究,第二课时重在均值不等式的灵活运用.且在教学中,将本节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一起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建立均值不等式与不等式a2+b2≥2ab的联系.‎ 三维目标     ‎ ‎1.通过本节探究,使学生学会推导并掌握均值不等式,理解这个均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2.通过对均值不等式的不同形式应用的研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引发学生学习和使用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创新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16‎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均值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用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值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的运用,应用均值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 思路1.(直接引入)像教材那样,直接给出均值定理,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的基本性质来探究它的证明方法.因为有了上两节的不等式的探究学习,因此这样引入虽然直白却也是顺其自然.‎ 思路2.(情境导入)教师自制风车,让学生把教师自制的风车转起来,这是学生小时候玩过的得意玩具;手持风车把手,来了一个360°的旋转,不但风车转得漂亮,课堂气氛也活跃,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马上变得自然和谐,情境引入达到高潮,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 推进新课     ‎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均值定理的内容,或直接用多媒体给出.点拨学生利用上两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证明,这点学生会很容易做到,只需作差配方即可.接着让学生明确,这个结论就是均值不等式,也叫基本不等式.其中,任意两个正实数a、b的叫做数a、b的算术平均值,数 16‎ 叫做a、b的几何平均值.均值定理可以表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它的几何平均值.强调这个结论的重要性,在证明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时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可以通过反例或特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a、b必须是正数,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b,以加深学生对此结论的理解,为后面求最值时的“一正二定三相等”打下基础.‎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对均值不等式两边平方,则很容易得到a2+b2≥2ab.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一般地,如果a、b∈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也可让学生重新证明这个结论:‎ ‎∵a2+b2-2ab=(a-b)2,‎ 当a≠b时,有(a-b)2>0.‎ 当a=b时,有(a-b)2=0,所以(a-b)2≥0,即a2+b2≥2ab.‎ 这个不等式对任意实数a,b恒成立,是一个很重要的不等式,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注意公式的结构形式,成立的条件是a、b为实数,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当且仅当a=b时成立.“当且仅当”即指充要条件.‎ 下面我们对均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作进一步探究.‎ 如图1,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D′,连结AD、BD.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均值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 图1‎ ‎ (本节课开展到这里,学生从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已体会到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对均值不等式也已经很熟悉,这就具备了探究这个问题的知识与情感基础)‎ 这个图形是我们在初中非常熟悉的一个重要图形.容易证明△ACD∽△DCB.所以可得CD=.或由射影定理也可得到CD=.从图中我们可直观地看到表示的是半弦长,表示的是半径长.由于半弦长不大于半径,即CD小于或等于圆的半径,用不等式表示为:‎ ≥.‎ 显然,上述不等式当且仅当点C与圆心重合,即当a=b时,等号成立.‎ 还应让学生熟悉均值不等式的其他变形式.如若a、b∈R+,则≤ 16‎ ‎,当且仅当a=b时,式中等号成立.好多书上就把它称为基本不等式.在同样条件下还可写成:a+b≥2或2≤a+b等.‎ 讨论结果:‎ ‎(1)(2)略.‎ ‎(3)均值不等式的几何解释是:半径不小于半弦长.‎ ‎(4)若a、b∈R+,则≤,当且仅当a=b时,式中等号成立;‎ 若a、b∈R+,则a+b≥2,当且仅当a=b时,式中等号成立;‎ 若a、b∈R,则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式中等号成立.‎ 例1(教材本节例1)‎ 活动:本例是均值不等式的简单应用,教师点拨学生证明时注意式中成立的条件,本例中的和相当于均值不等式中的a、b.因此必须有,∈R+.‎ 点评:初用均值不等式,学生往往容易忽视不等式成立的条件,点拨学生注意,只要使用均值定理,马上先想到条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变式训练 ‎ 已知a、b、c都是正实数,求证:(a+b)(b+c)(c+a)≥8abc.‎ 证明:∵a>0,b>0,c>0,‎ ‎∴a+b≥2>0,b+c≥2>0,c+a≥2>0.‎ ‎∴(a+b)(b+c)(c+a)≥2·2·2=8abc,‎ 即(a+b)(b+c)(c+a)≥8abc.‎ 例2已知(a+b)(x+y)>2(ay+bx),求证:+≥2.‎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题目中的条件与结论.本题结论中,注意与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1,故此题应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变形,说明与为正数开始证题.‎ 证明:∵(a+b)(x+y)>2(ay+bx),‎ ‎∴ax+ay+bx+by>2ay+2bx.‎ 16‎ ‎∴ax-ay+by-bx>0.‎ ‎∴(ax-bx)-(ay-by)>0.‎ ‎∴(a-b)(x-y)>0,‎ 即a-b与x-y同号.‎ ‎∴与均为正数.‎ ‎∴+≥2=2(当且仅当=时取“=”).‎ ‎∴+≥2.‎ 点评:本题通过对已知条件变形,恰当地因式分解,从讨论因式乘积的符号来判断与是正还是负,是我们今后解题中常用的方法.‎ 例3若a>b>1,P=,Q=(lga+lgb),R=lg,则(  )‎ A.R<P<Q B.P<Q<R C.Q<P<R D.P<R<Q 活动:这是均值不等式及其变形式的典型应用.根据P、Q、R三个式子的结构特点,应考虑利用均值不等式,再运用函数y=lgx的单调性.‎ 答案:B 解析:∵a>b>1,‎ ‎∴lga>lgb>0.‎ ‎∴(lga+lgb)>·2,即Q>P.‎ 又∵>,‎ ‎∴lg>lg=(lga+lgb).‎ ‎∴R>Q.故P<Q<R.‎ 点评:应准确理解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创造性地应用均值不等式.‎ 例4(教材本节例2)‎ 活动: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根据题意在(1)中,矩形的长与宽的积是一个常数,求长与宽的和的两倍的最小值;在(2)中,矩形的长与宽的和的两倍是一个常数,求长与宽的积的最大值.联想到均值不等式的两边恰是两个正数的和与积,因此建立均值不等式的数学模型.‎ 16‎ 点评:本例也可用函数模型解决,课后可让学生试一试.这里用均值不等式来解,一是说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二是说明这种方法的快捷.解完本例后,让学生领悟到:两个正数的积为常数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两个正数的和为常数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简单地说就是:在应用这个结论求最值时应把握“一正、二定、三相等”.正是正数,定是定值,相等是能取到等号.‎ ‎1.“a=”是“对任意的正数x,2x+≥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若正数a、b满足ab=a+b+3,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A 解析:一方面,当a=时,对任意的正数x,有2x+=2x+≥1;另一方面,对任意正数x,都有2x+≥1,只要2x+≥2≥1,即得a≥.‎ ‎2.[9,+∞) 解法一:令=t(t>0),‎ 由ab=a+b+3≥2+3,得t2≥2t+3,‎ 解得t≥3,即≥3,故ab≥9.‎ 解法二:由已知得ab-b=a+3,b(a-1)=a+3,‎ ‎∴b=(a>1).‎ ‎∴ab=a·=[(a-1)+1]=a+3+=a-1+4+ ‎=a-1++5≥2+5=9.‎ 当且仅当a-1=时取等号,即a=b=3时,ab的最小值为9.‎ ‎∴ab的取值范围是[9,+∞).‎ 点评:此题较全面地考查了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及不等式的解法与运算能力.通过思考a+b与ab的关系联想到均值不等式,或建立在函数思想上,求函数的值域.‎ 由于视角的不同,有多种方法,以上仅是其中的两种解法.‎ ‎1.由学生自己理顺整合本节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方法?有哪些收获?‎ 16‎ ‎2.教师强调,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重要不等式a2+b2≥2ab;两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及它们的关系(≥).两关系式成立的条件不同,前者只要求a、b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b都是正数.它们既是不等式变形的基本工具,又是求函数最值的重要工具.‎ 习题3—2A组,4,5,6.习题3—2B组,1,2.‎ 设计感想 ‎1.本节设计突出重点.均值不等式的功能在于求最值,这是本节的重点,要牢牢地抓住.但使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要注意:①x,y都是正数;②积xy(或和x+y)为定值;③x与y必须能够相等.‎ ‎2.本节课我们探究了均值不等式,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证明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设计中加强了证明不等式的题量,但难度并不大,重在让学生体会方法.将解题思路转化为解题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谈思路可能头头是道,具体求解却可能会处处碰壁,消除思路与求解的差异,要靠探究,在探究中不断更新,在探究中逐步完善.‎ ‎(设计者:郑吉星)‎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 思路1.(复习导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我们探究的重要结果:一是如果a,b∈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二是均值不等式:如果a,b是正数,那么≥(当且仅当a=b时取“=”).在这个不等式中,为a,b的算术平均数,为a,b的几何平均数,这样均值不等式就有了几何意义:半弦长不大于半径.a2+b2≥2ab与≥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a,b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a,b都是正数.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探究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由此展开新课.‎ 思路2.(直接导入)通过上节课a2+b2≥2ab(a、b∈R)与≥(a>0,b>0)的探究证明,我们熟悉了不等式的一些证明方法.本节课我们进一步领悟不等式的证明思路、方法,进一步熟悉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思路.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从而展开新课.‎ 推进新课     ‎ 16‎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的均值不等式,以及均值不等式与a2+b2≥2ab的联系.给出了均值不等式的一个几何直观解释.均值不等式与a2+b2≥2ab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这两个重要不等式,要明确它们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后者成立的条件是a与b都为实数,并且a与b都为实数是不等式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前者成立的条件是a与b都为正实数,并且a与b都为正数是不等式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如a=0,b=0,仍然能使≥成立.‎ 两个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都是a=b,故a=b是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 在使用“和为常数,积有最大值”和“积为常数,和有最小值”这两个结论时,应把握“一正、二定、三相等”.当条件不完全具备时,应创造条件.‎ 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讨论结果:‎ ‎(1)(2)略.‎ ‎(3)应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即把握好“一正,二定,三相等”.‎ 例1(教材本节例3)‎ 活动:本例是求函数的最值.教师引导学生将f(x)变形,注意观察代数式中可否出现和或积的定值.本例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点评:解完本例后,让学生反思并领悟在求函数最值时,如何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并掌握基本技能.‎ 变式训练 ‎ 函数y=loga(x+3)-1(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直线mx+ny+1=0上,其中mn>0,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8‎ 解析:∵y=loga(x+3)-1恒过点(-2,-1),∴A(-2,-1).‎ 又∵A在直线上,‎ 16‎ ‎∴-2m-n+1=0,即2m+n=1.‎ 又∵mn>0,∴m>0,n>0.‎ 而+=+ ‎=2++2+≥4+2×2=8,‎ 当n=,m=时取“=”.‎ ‎∴+的最小值为8.‎ 例2(1)已知x<,求函数y=4x-2+的最大值;‎ ‎(2)已知a、b为实数,求函数y=(x-a)2+(x-b)2的最小值.‎ 活动:(1)因为4x-5<0,所以首先要“调整”符号.又(4x-2)·不是常数,所以应对4x-2进行拆(添)项“配凑”.(2)从函数解析式的特点看,本题可化为关于x的二次函数,再通过配方法求其最小值.但若注意到(x-a)+(b-x)为定值,则用变形不等式≥()2更简捷.‎ 解:(1)∵x<,∴5-4x>0.‎ ‎∴y=4x-2+=-(5-4x+)+3≤-2+3=1.‎ 当且仅当5-4x=,即x=1时,上式等号成立.‎ ‎∴当x=1时,ymax=1.‎ ‎(2)∵y=(x-a)2+(x-b)2=(x-a)2+(b-x)2‎ ‎≥2[]2=,‎ 当且仅当x-a=b-x,即x=时,上式等号成立.‎ ‎∴当x=时,ymin=.‎ 点评:若x、y∈R+‎ 16‎ ‎,x+y=s,xy=p.若p为定值,则当且仅当x=y时,s的值最小;如果s为定值,则当且仅当x=y时,p的值最大.简称“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从本例的解答可以看出,求最值时往往需要拆(添)项,其目的是创设应用均值不等式的情境和使等号成立的条件,即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的要求.‎ 变式训练 ‎ 已知在△ABC中,∠ACB=90°,BC=3,AC=4,P是AB上的点,则点P到AC、BC的距离乘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方法一:以CA、CB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直线AB方程为+=1,设P(a,b),则+=1(a>0,b>0).‎ ‎∴ab=12··≤12()2=3,‎ 当且仅当“a=”时等号成立.‎ 方法二:设P到BC的距离为a,到AC的距离为b.‎ 由相似三角形易得=,=,‎ ‎∴+==1.以下解法同一.‎ 例3当x>-1时,求函数f(x)=的值域.‎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f(x)的分子、分母特点,可作如下变形:f(x)===x+1+-5.‎ 这样就可以应用均值不等式了.‎ 解:∵x>-1,‎ 16‎ ‎∴x+1>0.‎ ‎∴f(x)===x+1+-5≥2-5=2-5,当且仅当(x+1)2=5时,即x=-1时取“=”.‎ 另一解x=--1<-1(舍去),故函数值域为[2-5,+∞).‎ 点评:本题解法具有典型性,解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反思.这种求值域的题目,在“函数”一章中我们接触较多,其常用方法有单调性、图象法,还有判别式法.利用判别式法不仅计算量大,而且极易因忽视某些条件而出错.本例给出了用均值不等式法求值域的方法,既简单又不易出错.但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①各项均为正数;②和或积有一个为定值;③等号一定取到,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变式训练 ‎ 已知x1·x2·x3·…·x2 006=1,且x1、x2、x3、…、x2 006都是正数,则(1+x1)(1+x2)…(1+x2 006)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答案:22 006‎ 解析:∵x1>0,则1+x1≥2,‎ 同理,1+x2≥2,‎ ‎……‎ ‎1+x2 006≥2,‎ 各式相乘,得 ‎(1+x1)(1+x2)…(1+x2 006)≥22 006·=22 006.‎ 取“=”的条件为x1=x2=x3=…=x2 006=1,‎ ‎∴所求最小值为22 006.‎ 例4设0<x<2,求函数f(x)=的最大值,并求相应的x值.试问0<x<时,原函数f(x)有没有最大值?0<x≤1时,f(x)有没有最大值?若有,请你求出来;若没有,请你说明理由.‎ 活动:对本例中的函数可变形为f(x)= 16‎ ‎,根号内是我们熟悉的二次函数,完全可以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方法解决,这种方法学生很熟悉.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均值不等式求解,让学生自己探究,教师可适时地点拨.‎ 解:∵0<x<2,∴8-3x>0.‎ ‎∴f(x)=≤=4,‎ 当且仅当3x=8-3x,即x=时取“=”.‎ ‎∴函数f(x)的最大值为4,此时x=.‎ 又f(x)==,‎ ‎∴当0<x<时,f(x)递增;当x>时,f(x)递减.‎ ‎∴当0<x<时,原函数f(x)没有最大值.‎ 当0<x≤1时,有最大值f(1),即f(1)=.‎ 点评:通过本例再次加深对均值不等式条件的理解.体会不等式的功能在于“和与积”的互化,构造均值不等式,解题的技巧是拆(添)项或配凑因式.‎ ‎1.函数f(x)=的最大值为(  )‎ A. B. C. D.1‎ ‎2.求函数y=x+(x>0)的最小值,以及此时x的值.‎ ‎3.已知x、y∈R+,且2x+8y-xy=0,求x+y的最小值.‎ 答案:‎ ‎1.B 解析:当x=0时,f(x)=0;当x>0时,f(x)==≤,当且仅当=,即x=1时取等号.‎ ‎2.解:∵x>0,∴x+≥2·=2,‎ 当且仅当x=,即x=1时取等号.‎ ‎∴当x=1时,x+的值最小,最小值是2.‎ ‎3.解:由2x+8y-xy=0得y(x-8)=2x.‎ ‎∵x>0,y>0,∴x-8>0.‎ 16‎ ‎∴x+y=+x=x-8++10≥2+10=18,‎ 当且仅当x-8=,即x=12时,x+y取最小值18.‎ ‎1.由学生归纳整合本节课所用到的知识、思想方法,回顾本节课解决了哪些问题?应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本节课我们用均值不等式解决了函数的一些最值问题,在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应注意考查下列三个条件:(1)函数的解析式中,各项均为正数;(2)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有一个为定值;(3)函数的解析式中,含变数的各项均相等,取得最值.即用均值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时,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一些不等式时,也应注意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及构建均值不等式结构.‎ 习题3—2A组2、3、7、8、9;习题3—2B组3、4.‎ 设计感想 ‎1.本节设计意在体现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因此用不等式求解函数的最值与证明不等式是穿插进行的,且强调一题多解的训练.‎ ‎2.本节设计关注了教学进程的和谐发展.整个设计给人自然流畅的感觉,没有教师过分自我展示的味道,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3.本节设计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例题到变式训练,从新课导入到课堂小结,都注意了学生的主动思维活动,充分让学生占据思维的时空,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良方.‎ 备课资料 一、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几何平均数的一种证明方法(局部调整法)‎ ‎(1)设a1,a2,a3,…,an为正实数,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值记为A,几何平均值记为G,即A=,G=,即A≥G,当且仅当a1=a2=…=an时,A=G.特别地,当n=2时,≥;当n=3时,≥.‎ ‎(2)用局部调整法证明均值不等式A≥G.设这n个正数不全相等.不失一般性,设0<a1≤a2≤…≤an,易证a1<A<an,且a1<G<an.在这n个数中去掉一个最小数a1,将a1‎ 16‎ 换成A,再去掉一个最大数an,将an换成a1+an-A,其余各数不变,于是得到第二组正数:A,a2,a3,…,an-1,a1+an-A.这一代换具有下列性质:①两组数的算术平均值不变,设第二组数的算术平均值为A1,那么A1==A,②第二组数的几何平均值最大.设第二组数的几何平均值为G1,则G1=,‎ ‎∵A(a1+an-A)-a1an=(A-a1)(an-A),由a1<A<an,得(A-a1)(an-A)>0,则A(a1+an-A)>a1an.∴Aa2a3…an-1(a1+an-A)>a1a2…an-1·an,即G1>G.‎ 二、备用习题 ‎1.已知a≥0,b≥0,且a+b=2,则(  )‎ A.ab≤ B.ab≥ C.a2+b2≥2 D.a2+b2≤3‎ ‎2.若a、b、c、d、x、y是正实数,且P=+,Q=·,则(  )‎ ‎ ‎ A.P=Q B.P<Q C.P≤Q D.P≥Q ‎3.若函数y=f(x)的值域是[,3],则函数F(x)=f(x)+的值域是(  )‎ A.[,3] B.[2,]‎ C.[,] D.[3,]‎ ‎4.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400吨,每次都购买x吨,运费为4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4x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x=__________吨.‎ ‎5.直线l过点M(2,1)且分别交x轴,y轴正半轴于点A,B,O为坐标原点,求△AOB面积最小时l的方程.‎ ‎6.经过长期观测得到:在交通繁忙的时段内,某公路汽车的车流量y(千辆/时)与汽车的平均速度v(千米/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v>0).‎ ‎(1)在该时段内,当汽车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为多少?(精确到0.1千辆/时)‎ ‎(2)若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参考答案:‎ ‎1.C 解析:对于选项C:a2+b2=≥==2.故C正确.‎ 16‎ ‎2.C 解析:∵a、b、c、d、x、y是正实数,‎ ‎∴Q=· ‎= ‎≥ ‎=+=P.‎ ‎3.B 解析:令t=f(x),则t∈[,3].‎ ‎∴F(x)=G(t)=t+.该函数在t=1处取得最小值2,在t=3处取得最大值.‎ 故选B.‎ ‎4.20 解析:设一年总费用为y万元,则y=4·+4x=+4x≥2=160,当且仅当=4x,即x=20时,等号成立.‎ ‎5.解: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2),即y=kx+1-2k(k<0).‎ 令x=0,得y=1-2k;‎ 令y=0,得x==2-.‎ ‎∴S△AOB=(1-2k)(2-)=2++(-2k).‎ ‎∵k<0,∴-2k>0.‎ ‎∴S△AOB≥2+2=4,当且仅当-=-2k,即k=-时取等号.‎ 此时l的方程为y=-x+2.‎ ‎6.解: (1)依题意,得y=≤=,‎ 当且仅当v=,即v=40时,上式等号成立,‎ 所以ymax=≈11.1(千辆/时).‎ ‎(2)由条件得>10,‎ 整理,得v2-89v+1 600<0,‎ 即(v-25)(v-64)<0,‎ 解得25<v<64.‎ 16‎ 答:当v=40千米/时时,车流量最大,最大车流量约为11.1千辆/时.如果要求在该时段内车流量超过10千辆/时,则汽车的平均速度应大于25千米/时且小于64千米/时.‎ 1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