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诗五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下语文《诗五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0   诗五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己亥杂诗》。‎ 教学过程:‎ 一、学习《饮酒》(其五)‎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还有虽辞官仍心系国家的,如龚自珍。让我们通过赏析他们的诗来了解其人。‎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久之,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歌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三)意境赏析。‎ ‎1、研习第一层: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8‎ ‎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2、研习第二层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四)背诵诗歌。‎ 二、赏析《行路难》(其一)‎ ‎(一)导入新课。‎ 8‎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公元742年(这年李白四十二岁)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两年后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在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的时候,写了许多抒发怀才不遇的诗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行路难》(其一)。‎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诗歌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 ‎④、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 ‎①、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②、共分三层,每层四句。‎ ‎③、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 ‎④、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三)探究诗文主旨。‎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教师讲述: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 ‎(四)竞背课文。‎ 三、赏析《己亥杂诗》‎ ‎(一)导入。‎ 8‎ 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背景介绍:《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二)理解赏析。‎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②、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讨论,明确:①、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②、一方面是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 教师讲述: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名句赏析。‎ 这首诗的名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3、赏析另一首《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布置作业。‎ 背诵三首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揣摩诗歌语言。‎ 8‎ ‎2、描写、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3、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许多大诗人杜甫的诗歌,那么你又对杜甫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发言)好,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二百年前,去成都浣花溪畔(今浦南河)一座简陋而破旧的杜甫草堂,一起去触摸这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写作背景: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入夜又下起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诗体知识: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扫除字词障碍。‎ 秋高(秋深)三重茅(几层茅草)俄顷(一会儿)漠漠(灰蒙蒙的)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突兀(高耸的样子)洒(散落)罥(挂)忍能(这样)向昏黑(渐进)衾(被子)何由彻(彻晓、到天亮)寒士(贫寒)见(同现)‎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字音、诗句的节奏、轻重音的处理,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思考问题:‎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三、研读赏析。‎ 逐层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想像每节情景。‎ ‎1、读第一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8‎ 明确:一茅屋于秋风肆虐中,屋顶茅草被风卷走。‎ 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2、赏析第二诗节。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着诗人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十分焦急,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3、赏析第三诗节。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狂风怒吼之后秋雨大作,满屋漏雨。可秋雨不依不饶下个不停,那床盖了多年的被子冰冷似铁,且又被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踢破,诗人在这样湿冷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如何能挨到天明呢?‎ 教师讲述: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硬,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4、赏析第四节的。‎ 教师讲述:“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 明确:忧国忧民诗人并没有对自身的遭遇叫苦连天,而是跳出个人的圈子,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不幸想到了普天下所以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这是一种大胸怀,一副热心肠!如果这一理想变为现实,作者表示自己受冻至死也满足,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博大襟怀,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千百年来激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四、结束语:‎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 ‎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朗读全文和品读关键语句,感受边塞雪景的壮丽和奇寒。‎ ‎2、学习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体会作者通过景物和场境描写所表达出的豪迈之情及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3、积累名句、背诵诗歌。‎ 8‎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感受诗歌意境。二、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西北边塞的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 ‎ 边塞诗派: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歌流派,一是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二是边塞诗派,以岑参、高适为代表。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解题:本诗在体例上属于“歌行体”,唐诗中以“歌”为篇名的作品很多,比如我们已经学习过《登幽州台歌》。“白雪歌”即白雪之歌,咏雪之意;“送武判官归京”交代了送别的对象,点明了本诗“送别”的主题。‎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唐朝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少帝王好大喜功,再加上为了维护边界安全,边关战事不断。当时的政府又实行重边功的人才选举政策,从军戍边成为当时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重要途径。不少知识分子或从军、或出使边关,因而能够体验边关战争生活。这种争赴边关的社会风气促使边塞诗创作不断发展繁荣。岑参曾两度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塞外纷飞的大雪中送别归京的友人,写出了著名的七言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初步感受,理解词句。‎ ‎1、学生听老师范读,并体会诗句的节奏与停顿,标出读不准确的字词。‎ ‎2、师生共同朗读全诗。‎ ‎3、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②、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明确:①、咏雪、送别两方面的内容。②、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及与友人离别的惆怅。‎ 三、品味诗句,感受意境。‎ ‎1、诗中哪些句子写得好(或哪些词语用得精当)?谈谈自己的理解。(重点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掣红旗冻不翻”)‎ 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想像奇特,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同时,把满树的白雪比喻成梨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受。“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掣”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了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在满眼洁白的世界中,出现了一面红旗,色彩鲜艳,对比鲜明。‎ 另外,“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出了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远去,依依不舍的情形。诗人写雪构想奇特,体现出边塞风光的奇丽特色——奇事、奇景、奇寒 ‎2、本诗有何艺术特色?‎ 气势宏大,风格奇峭,想像奇特、丰富,色彩绚丽,充满了乐观进取精神。‎ ‎3、找一找哪些诗句直接写雪,哪些句子侧面写雪?具体说说这些句子分别写出了此时边塞怎么的特色?‎ 胡天八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散入……‎ 诗人写雪构想奇特,体现出边塞风光的奇丽特色——奇事、奇景、奇寒 ‎4、“送”是本诗的主题,诗人描写送别的场景也是突出了一个“奇”字,诗人如何描写送别的场景?划出文中相关语句,并品读体会(结合全文)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送别前: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豪迈之情 送别时: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豪迈 送别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依依惜别,惆怅……)‎ 三、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任选角度,将前面咏雪的句子和后面的送别联系起来。比如说:雪是冷的,可朋友的心是热的。 ‎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述:雪是洁白的,朋友情是纯真的;雪景美丽得令人温暖,朋友情真挚得令人感动;雪中生活是寒冷的,朋友的归途令人担忧;雪中生活是艰苦的,它令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盼望归去;纷纷大雪,是不是上天为朋友归京而献上的贺礼?奇丽的边塞雪景,是不是为离情别意抹上了军人的豪迈?‎ ‎2、积累赞美冬天的诗句。‎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各自喜爱和赞美的季节。古代诗人除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外,还写了很多赞美冬天的诗句,下面我们一起去回顾一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四、背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默写五首诗歌。‎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