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扎实积累重要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2、反复诵读文字的隽逸流畅疏密有致。
3、激情投入,感受作者大胆的想象比喻和夸张。
【学习重点】
1、了解第二、三、四自然段意义及其重点字义、用法。
2、体会作者写阿房宫的奢靡的用意。
【课前预习】
1字音识辨:
辇来于秦 梳晓鬟 金块珠砾
逦迤 鼎铛 媵嫱
2解词:
辇来于秦:
②朝歌夜弦:
③雷霆乍惊:
④杳不知其所之也: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金玉珠宝等物
【课堂探究】
1、古今异义
钩心斗角 古: ;今:
明星 古: ;今:
经营 古: ;今:
精英 古: ;今:
可怜 古: ;今:
隔离 古: ;今:
直走 古: ;今:
气候 古: ;今:
2、一词多义
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
3
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
缦:①廊腰缦回( );②缦立远视( )
尽: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 )
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 ) 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3、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辇来于秦 ( )
朝歌夜弦( )
鼎铛玉石( )
金块珠砾( )
楚人一炬 ( )
族秦者秦也( )
②名词用作状语:
骊山北构而西折 ( )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
③动词作名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
④名词意动用法: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课堂练习】
1、 第二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
课文是从: 之众, 之多描写阿房宫的。
对于宫女,先写 ,再用六组排比句写 ,从而体现她们的美貌,再接着就写了她们 的凄惨生活,可以说是层层渲染.这正体现了 “赋”的特点.
对于珍宝,先交代 , 它们是 从他们的 那里抢掠而来的,珠宝倚叠如山,而秦人对它们 。足见秦朝统治者的奢靡远甚于六国。
2、 第二段段中“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比喻。 是喻体, 是本体。以璀灿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非常生动形象。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是 修辞。
3
第三句使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说丢弃的脂水可以使渭流涨腻,可以看出梳洗宫女是非常多。
第四句也是用的 ,写焚烧椒兰可以让烟斜雾横。
这四个句子字数相等,运用 , ,揭露了 ,让我们更能够感受到 体的艺术魅力,同时这样的铺排为后文的 作了很好的铺垫。
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方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4、这一段的议论以秦为中心,上下延伸,总结历史教训。这一段的哪些话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