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灵活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 利用一节课,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下课收齐。下节课修改10 分钟后结合错题统计讨论10分钟,师生探究、学生展示20分钟,巩固落实5分钟。
【基础自学】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基本程序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金属钠
1.钠的物理性质
(1) 钠是一种________色金属,硬度较_____(填“大或小”),密度比水_____(填“大或小”),比煤油_______(填“大或小”)熔点较_____(填“高或低”)。
(2) 如何从试剂瓶中取一小块钠(写出所用的仪器和操作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非金属
与氯气反应
与氧气反应
水
与水反应
酸
与稀硫酸
盐
7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练习1:
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 g / cm—3)各50 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 / 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3.钠的保存
钠应保存在_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着火应用____________扑灭。
三、钠的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是否碱性氧化物
生成条件
稳定性
所含的化学键型
跟水反应
跟CO2反应
跟HCl反应
2.氢氧化钠
NaOH的俗称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_________热(“放”“吸”),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NaOH溶液的瓶子用_________塞,原因是(结合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叙述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练习2:
将4.34 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 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1:2 C.1:2:1 D.4:3:2
【合作探究、讨论展示】
1、将钠、镁、铝各0.3 mol 分别放入100 ml 1 mol / 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2、取a 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 ,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
3、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 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放入100 ml 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 )
A.甲 < 乙< 丙< 丁 B.丁 < 甲 < 乙 = 丙
C.甲 = 丁 < 乙 = 丙 D.丁 < 甲 < 乙< 丙
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 + 浓度增大,有O2 放出 B.溶液PH不变,有H2 放出
C.溶液中Na + 数目减少,有O2 放出 D.溶液PH增大,有O2 放出
规律及方法总结:
【能力提升】
1、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够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的反应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用不着的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2、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
A.0.2mol中子 B.0.4mol电子
7
C.0.2mol质子 D.0.4mol分子
3、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的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
(1 ) 图中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__________
(2)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 为了能较准确的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的气密性之外,在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和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
4、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有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
a、有氧气生成;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以下装置进行试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7
① 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
② 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
【当堂检测】
现有一定量含Na2O杂质的Na2O2试剂,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理论上是理想状况),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有CaCO3固体、6mol/L盐酸、蒸馏水)
请填写下列空格:
(1) 写出实验中Na2O和Na2O2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答案 编号1
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 钠
[基础自学]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 比较
2、基本程序有: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及结论
二、金属钠
1、(1) 银白 小 小 大 低
7
(2)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一小块钠,剩余的钠再放回原试剂瓶。
2、
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非金属
与氯气反应
2Na+Cl22NaCl
钠在氯气中燃烧, 产生白烟
与氧气反应
4Na+O2= 2Na2O
钠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2Na+O2 Na2O2
钠先熔为闪亮的小球后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水
与水反应
2Na+2H2O=2Na++2OHˉ+H2↑
浮、游、熔、响(红)
酸
与稀硫酸
2Na+2H+=2Na++ H2↑
浮、游、熔、响 (反应更剧烈)
盐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2H2O+Cu2+=2Na++Cu(OH)2↓+H2↑
浮、游、熔、响 ,还有蓝色沉淀生成
练习1、D
3、煤油 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 沙子
三、1、Na2O和 Na2O2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是否碱性氧化物
是
否
生成条件
常温
加热
稳定性
不稳定
较稳定
所含的化学键型
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跟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跟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跟HCl反应
Na2O+2HCl=2NaCl+ H2O
2Na2O2+4HCl=4NaCl+2H2O+ O2↑
2、烧碱、火碱或苛性钠 放热 浓硫酸、碱类、碱性氧化物、Na2O2等。 橡胶塞
氢氧化钠易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溶液,使瓶口和塞子粘结在一起,SiO2+2NaOH=Na2SiO3+H2O。
7
练习2、D
【合作探究、讨论展示】 1、C 2、D 3、 B 4、C
【能力提升】 1、C 2、B
3、(1) ⑤③④⑥⑦②①⑧
(2) CaCO3+2H+=Ca2++H2O+CO2↑
(3) 除去混在氧气中CO2气体 除去混在CO2中的HCl气体
(4) a c
4、(1) b、反应放热
(2) ①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P处,若木条复燃,则证明结论a正确
② 将导管q放入水槽中,反应过程中,若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则证明结论b正确
【当堂检测】
(1)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2) GABF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