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核心突破】‎ 核心要点一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归纳总结】‎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可分析如下:‎ ‎【方法技巧】‎ ‎1.产业转移规律 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劳动指向型工业转移的特点 劳动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丰富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也较大,致使工业区位也随着发生变化,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变高了,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而原来的劳动指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技术指向型企业或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3.我国近十年来的产业转移 ‎(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台湾的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例如机电、IT 10‎ ‎、化工等行业。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台商大举投资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为了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现象也经常发生。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4)广东省实施的“双转移”战略 ‎“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思考点拨】‎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 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4.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5.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6.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活动提示】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10‎ ‎【点拨】国家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 ‎【点拨】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至80年代,  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点拨】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降。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点拨】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干洋沿岸地带。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点拨】促进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 6.20世纪80年代初,  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 ‎【点拨】“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典题探究】‎ ‎【例1】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产业转移局部示意略图,完成(1)~(2)题。‎ ‎(1)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  ) ‎ A.技术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10‎ C.劳动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2)这些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特殊时期开始转移到我国,是因为我国(  ) ‎ A.采取了有效的产业政策,进行了体制 改革,改善了投资环境 B.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大量涌向东南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D.东南沿海地区科技发达、法制健全 ‎【答案】(1)C (2)A ‎ ‎【针对练习】‎ ‎1.下面两图分别表示某电子工业企业发展阶段在不同国家的产销情况和其布局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甲、乙两类国家分别可以表示右图中的_____和______(填字母)国家。‎ ‎(2)简要叙述阶段Ⅱ时,A、B两国家该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进口与出口的特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阶段,生产布局条件不断变化,若该企业阶段Ⅰ在B地布局,则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阶段Ⅱ向A转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世界工业布局有_________趋势。‎ ‎(4)阶段Ⅲ,该产品在A、B两国间移动,适宜的交通方式是_________,简要说明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 ‎【答案】(1)B A (2)生产量小于消费量,产品进口 生产量大于消费量,产品出口 10‎ ‎(3)知识、技术和资本 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分散化 ‎ ‎(4)航空运输 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产品运费所占比重小 ‎2.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1)~(3)题。 ‎ ‎(1)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 ‎ ‎ A.汽车工业城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 ‎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 ‎(2)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 ‎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 ‎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3)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地 (  )‎ ‎ A.原料、燃料丰富     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 ‎ C.水能丰富,劳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 ‎【解析】第(1)题,汽车工业因产品复杂,零部件多,总厂和分厂容易集聚而形成汽车工业地域,其为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同时,汽车工业投资大,技术水平高,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第(2)题,由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美国,钢铁、石化等工业发达,有发展汽车工业的良好基础。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答案】(1)C (2)B (3)D ‎ 核心要点二 产业转移的影响 ‎【归纳总结】‎ ‎1.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的关系 ‎(1)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 ‎(2)经济欠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 10‎ ‎(3)一般来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遵循基本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⑤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其差异可列表比较:‎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 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 发达国家 ‎ ‎(地区) ‎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发展中国 ‎ 家(地区) ‎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 改变区域地理景观,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 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方法技巧】‎ 微笑曲线 对现代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则是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在20%~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 10‎ ‎“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利润最低的部分。‎ ‎【思考点拨】‎ ‎1.按照图5.13所示规律,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 ‎2.按照图5.1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为什么?‎ 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 ‎3.按照图5.13和图5.14所示的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 ‎ 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活动提示】‎ ‎1.阅读图5.16,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点拨】图5.16直观的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2.尽管重化工业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但是却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成为发达工业的象征。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了由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到重化工业(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到高科技工业(技术密集型)的阶段。‎ ‎(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10‎ ‎【点拨】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的看法。‎ ‎【点拨】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本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不必强求答案一致。‎ ‎【典题探究】‎ ‎【例2】山东省在‎2008年1月10日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    和    为核心的城市。‎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 ‎(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4)从资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答案】(1)济南 青岛 (2)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劳动密集 (3)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4)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内部交易成本低等。‎ ‎【针对练习】‎ ‎3.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1)图中箭头若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则其表示转移( )‎ A.资金、技术 B.劳动力 C.工业制成品 D.资源 ‎(2)图中所示现象将对B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激活市场,带动B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 B.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 C.使B地区同类工业部门受到严重冲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D.促进B地区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答案】(1)A (2)C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信息技术(IT)产业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调整,IT制造业有美国、日本转移到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IT产业正面临着第二次重大调整,即全球IT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结合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目前,东莞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资讯制造业基地之一,试分析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IT产业的原因。‎ ‎(2)简述第一次调整前和第二次调整后IT产业在布局上的变化。‎ ‎(3)高科技产业的地域分布往往具有集聚性的特征,这种布局的优点是什么?‎ 10‎ ‎【答案】(1)东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最强辐射轴——穗、深、港“经济走廊”的中点,交通便利;人力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市场前景广阔。‎ ‎(2)第一次调整前IT产业布局倾向于科技发达的地区;第二次调整后IT产业布局倾向于市场广阔、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 ‎(3)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便于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 10‎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