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华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我们的中华文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单元概述 ‎ 本单元阐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力量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及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等一系列问题。从逻辑上看,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二单元的深化和展开,又是第四单元的基础。‎ 本单元内部的结构关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征一)——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见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新辉煌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征二)——独领风骚(独特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文化地域差异(区域性:吴越文化、滇黔文化)——文化民族性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3.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学习目标 ‎ ‎(一)知识目标 ‎ ‎1、识记: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和近代的衰微,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 是文字和史书典籍 ‎2、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 ‎3、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要引导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 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民族文化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为中华文化、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二、 学习重点难点 11‎ ‎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难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2—P66,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1、古代辉煌的历程 阅读课本P62—63,思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在教材上做好标记和勾画。‎ ‎2.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阅读课本64页思考问题并在教材上做好标记 ‎① 文字、汉字的意义是什么?‎ ‎②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是什么? ‎ ‎3、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阅读课本第65、66页思考问题并在教材上做好标记。‎ ‎①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文化为什么在近代走向衰微?‎ ‎②我们应怎样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思考:‎ ‎1、归纳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 ‎2文字的作用与汉字的作用有何异同?‎ ‎3、判断:‎ ‎(1) 文字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标志。( )‎ ‎(2)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 二、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20分钟)‎ 探究点一 :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背景材料】‎ 以数字动漫为创作形式呈现贵州水族民间传说的作品《水书》制作完成。《水书》通过水族人民奋力保护“水书”的传说,弘扬水族文字,让孩子们懂得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水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据考 11‎ ‎,甲骨文之前,水族古文字就已存在。用其书写的文字被称为“水书”,记载了水族古代文化信息,至今,水语仍在水族地区广泛应用。‎ ‎1. 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结合材料,谈谈水语、水书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探究点二 :中华文字的作用 ‎【背景材料】‎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也越来越方便。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正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全社会掀起了一场“汉字风暴”,人们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有关专家表示,电脑时代要重视汉字书写,发扬和传承汉字文化。‎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电脑时代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汉字书写。(8分)‎ ‎【当堂检测案】(1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4年9月20-‎10月10日,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举办。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这说明 ( )‎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 ‎ ‎③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④中华文化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实践的证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 ‎2、近日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观众,掀起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2、听写汉字的热潮,在于 ( ) ‎ A. 通过汉字听写,人们能够形成完美人格 B. 汉字引导着现代文化发展的最新潮流 C. 汉字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 人们对汉字表情达意、传承文明情结的认同感 ‎3.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④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这说明 (  )‎ ‎①中华文化内涵丰富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 ‎③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存量丰富  ④中华民族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5.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话。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 18世纪前,中国有着世界上传承最为悠久的先进文化;19世纪至今,中国却成了世界工业文明苦苦的追赶者。从开创者到学习者,其间痛苦,更与何人说?中华文化,何时才能迎来新的辉煌?‎ 11‎ 材料二 目前,我国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为主题开展了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在海外已建成巴黎、柏林、东京等多个中国文化中心;不同规模的中国文化节、艺术节,“相约北京”、“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品牌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1)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3分)‎ (2)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6分)‎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3.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学习目标 ‎ ‎(一)知识目标 ‎ ‎1、 识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 ‎2、理解:认识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和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力、对比分析能力。中华文化迥异于外域文化的突出特点包容性也是其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所在。‎ ‎2、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运用哲学相关原理分析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能够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 信心,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 二、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与民族性 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课前预习案】(25分钟)‎ 11‎ 一、 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6—P70,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阅读课本66-70页概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并做好标记。‎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中华文学艺术:作用、特点、地位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地位、意义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民族各具风采的地方文化 ‎(区域性)‎ 区域性的成因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关系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民族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民族性)‎ 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阅读教材70页最后两段思考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1)原因:包容性是重要原因 什么是包容性?文化包容性有什么意义?‎ ‎(2)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判断:‎ ‎(1)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仅体现在舞蹈、杂技和书法方面。( )‎ ‎(2)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 ‎(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 ‎(4)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 二、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 【课堂探究案】(25分钟)‎ 探究点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背景材料】‎ ‎“我们的节日·端午”——第十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6月7日至10日将在石狮举行,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 11‎ 为主线,在活动内容上更加突出“一带一路”,通过闽台文化交流,弘扬传统对渡文化;在活动地点上更加突出“海丝三宝”,宣传海丝文化史迹,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在充分展示闽台多元民俗文化魅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同时,为“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遗产增光添彩。‎ ‎“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陪你一起看草原……”第四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将于‎7月10日在百灵那达慕文化(体育)产业园盛大开幕。‎ ‎  本届文化节将在前三届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丰富内涵、拓展平台、提升品牌,实现文化、体育、旅游、经济全面带动的局面。只有启动,没有闭幕。按照“一个中心会场、三个分会场”,即以百灵那达慕文化〈体育〉产业园为中心会场,在希拉穆仁草原、明安草原、满都拉草原分别设置分会场,分时段集中开展活动。‎ ‎  第四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将更加突出原生态、人文性、群众性、娱乐性、产业化、实效性,将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国内外最具市场发展潜力的文化旅游盛会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开展民族文化、体育、旅游、经济交流,激发文化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活力,着力将达茂旗建成草原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文化旅游消费中心,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1.闽台文化和蒙古族文化各具特色,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2.在中华文化大家园内,闽台文化与蒙古族文化之间呈现什么关系?‎ ‎3.闽台文化,蒙古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何关系?‎ ‎4.闽台文化、蒙古族文化及中华民族其他各民族文化之间能够和平共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做有何意义?‎ 探究点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文化先后与道教文化、佛教文 11‎ 化、伊斯兰教文化融和,形成了儒道互补、三教合一、四教会通等形态,繁荣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儒家文化之所以延续2000多年而不中断,在于其宽广的胸怀。这种宽广胸怀来自于儒家的天下一家、世界大同思想,亲睦众生,和合万邦,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主张。‎ ‎(1)儒家的宽广胸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如何理解这一特点的?‎ ‎ 【当堂检测案】(15分钟)‎ 一、选择题 ‎1.《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11‎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5.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题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体系上,分别采用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等不同的音乐体系。有的民族只采用一种音乐体系,如藏族、壮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俄罗斯族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等;有的民族同时采用两个或三个音乐体系,如哈萨克族和塔塔尔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和欧洲音乐体系,维吾尔族采用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使用中国音乐体系的少数民族有54个,即除俄罗斯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6分)‎ 1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3.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 ‎1、汉字与史书典籍 2、文字的作用: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汉字的作用: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3、判断:(1) (×) (2) (√) ‎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一 :1、材料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甲骨文之前,水族古文字就已存在,“水书”记载了水族古代文化信息,至今,水语仍在水族地区广泛应用,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2、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水族文字为书写水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水书”记载了水族古代文化信息,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探究点二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汉字是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电脑时代,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退化,值得关注和重视。(5分)‎ ‎②文化影响人,汉字书写是一种文化活动,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愉悦身心、培养人的审美情趣。(3分)‎ ‎【当堂检测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C 5、B 6、C ‎ 二、非选择题 ‎(1)材料一反映了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材料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在增强。‎ ‎(2)①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②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③学习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 ‎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1‎ ‎3.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 判断:(1)×(2)×(3)×(4)√‎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一:1、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 4、这说明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复兴。‎ 探究二:(1) 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2)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当堂检测案】‎ 一、选择题 1、A 2、D 3、 C 4、C 5、A ‎ 二、材料题 ‎1、①上述材料说明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②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我国少数民族在音乐体系建立上,分别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坚持了兼收并蓄的原则。‎ ‎2、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