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
一、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教材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的阶段。开花和结果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阶段,涉及到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节是第三单元“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重要章节。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花的结构、传粉和授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大部分,其中花的结构将为学习后面的两个内容打下基础,故此,了解花的结构在本节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从栏目设置上看,“想一想、议一议”的内容对引导学生思考开花和结果的意义有一定的作用,但还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观察与思考”的栏目采用的花是桃花,对于广东地区来说,11月份并非是桃花的花季,所以需要寻找适合的替代品;11月份正是我校羊蹄甲盛开的季节,是观察花的结构的好材料;但由于羊蹄甲的子房较小不利观察,所以可以通过展示子房结构模式图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子房的内部结构。
学情分析
1.学生的起点状况分析
1.1知识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对花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花的了解大多是停留在外表的感观认识上,对花内部结构并不清楚,更没有考虑花的各个结构会对结果产生哪些具体影响。所以,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入手,提前给学生布置从生活的环境中带花来上学,并观察自己生活中的花的结构,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1.2能力基础:七年级的学生对于生物的观察方法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生物解剖的技能和习惯,所以在观察花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解剖生物的一般顺序,并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1.3情感态度: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到花,花在学生心中充满了感情色彩,所以对花的兴趣比较浓厚;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花的内部结构等新鲜事物和花的解剖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 学生的潜在状况分析
2.1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由于学生缺少生物解剖的技能,没有养成良好的解剖习惯,所以有可能出现学生讲述和解剖花的过程是无序的,随意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解剖花的顺序,理解生物解剖的基本顺序和方法。
2.2学习过程中可能发展的状况:解剖花的目的性强,任务明确,有利于分工与合作,适宜采用小组合作的观察实验,同时采用粘贴和标注的方式完成花的解剖观察报告,从而达成认识花的结构,锻炼解剖技能和习惯,并进一步理解花的结构及其在繁殖后代上的意义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1通过花的解剖,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并训练生物解剖的基本技能。
1.2理解花适于传种接代的形态、结构和特点。
2.教学难点
2.1花的解剖及其基本技能训练。
教学策略
本节主要采用“做中学”的策略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问题导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观察实验法等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
1.情境导入:采用PPT展示“特色花”图片,经赏花后提出“被子植物的花有什么共同特点?”“花的使命是什么?”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认识花的结构:采用先观察学生自带的花,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剖羊蹄甲花的形式进行实验观察,并完成花的解剖观察报告,从而达到认识花的结构的目的。
3.理解开花的意义:采用小组汇报解剖观察报告、师生互评的方式,总结花的结构,进一步理解花适于传种接代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1.2理解花适于传种接代的形态、结构和特点。
4
2.能力目标
2.1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进一步掌握生物学实验和观察的常用方法。
2.2通过完成花的解剖观察报告,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1通过对花的结构的研究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意义的认识,养成爱花、护花进而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目的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情境创设
体验花的美,通过问题导学,激发认识花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欲望。
PPT图片展示:多幅特别的花(如大王花、梅花、白兰花、康乃馨等)
组织分享:让学生介绍自己带回来的花。
设问:被子植物的花有什么共同特点?花的使命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开花的意义。
导入新课:一朵花里会有些什么结构?哪些结构将发育成果实、发育成种子呢?
欣赏花,并根据提示说出各种花的名称。
介绍自己带回来的花的名称。
即时总结:PPT展示的花和班上同学们带来的花的共同特点。
初步思考:开花对被子植物的意义——结果、繁殖后代。
初步认识花的结构
通过认识学生自带的花,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并交流各自带来的花的结构。
组织部分学生向全班讲述他们对花的结构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初步总结出花的共同结构,同时提出,由于每位同学所带的花的品种不一样,需要对同一种花的结构进行解剖和观察。
认真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带回来的花,小组间相互交流学习。
部分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花有哪些结构组成,并由班上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交流。
花的解剖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进行花的解剖,完成解剖报告,建构对花的结构的认识。
组织分发羊蹄甲花。
明确解剖目的——观察花的结构。
明确解剖顺序——自下而上,从外到内。
明确解剖任务——完成花的观察,并做好解剖报告。
组织进行小组合作,2人一组共同完成一朵花的解剖,巡视并指导。
协助教师分发羊蹄甲花。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解剖目的、顺序和任务。
以2人为一组,对羊蹄甲花进行解剖,并将解剖的各个结构粘贴在专用的实验报告上,标注各结构的名称。
汇报和交流解剖报告
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培养表达能力,并从学生汇报交流中获得教学反馈
组织部分小组汇报他们的解剖情况,教师通过实物投影等方式进行协助,汇报的同时组织进行师生及生生评价。
部分学生展示观察报告,讲述他们对花的结构的认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展出的报告和汇报进行评价。
4
总结花的结构,理解花各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点评,构建花的结构的重要概念
组织学生总结花的结构,并进行板书。
生活中的例子:南瓜花的图片及南瓜花只有一半才能结果。
设问并组织讨论:花的什么结构最重要?为什么说它是最重要的?
通过PPT展示子房结构的模式图,补充由于羊蹄甲花子房过小不利观察的缺陷,引导学生观察并掌握子房的内部结构。
设问:果实是由花的哪些结构发育而来的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花的结构。
思考、讨论并回答:花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理解开花对繁衍后代的意义。
观察子房结构的模式图,了解掌握子房的内部结构。
带着问题结束新课的学习,为下节课做准备。
习题巩固
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对本节的知识进一步梳理和巩固
布置练习:
1.课后题第二题。
2.《高效课堂-宝典训练》P55 [考点1]的习题
学生完成习题后,当堂评讲。
完成相关习题并回答。
三、教学反思(课后自评)
本节课采用对“特色花”的赏花和观察学生自带的花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热情高涨,学习欲望强烈,为后面积极投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情境后,提出了“花的结构有哪些?”“花的使命是什么?”这引领本节课的两大问题,为后面解剖花的结构打下了本节课学习的意义基础。
在解剖花过程中,大部分小组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密切配合,通过合作顺利地完成了花的解剖,出色地完成了花的解剖报告,既达成了认识花的结构的教学目标,同时也锻炼了小组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节课总体上比较成功,但还有两方面需要改进。第一,由于羊蹄甲花的子房太小,如果能找到既合时宜,又能很好观察子房内部结构的代替品种,将使学习效果更加理想;第二,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进行花的解剖,用时较多,若能指导更到位和有效,使小组展示交流更加充分的话,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教学评价(课后他评)
本节课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创设,并巧妙地采用了问题导学的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用羊蹄甲花进行解剖,也是源自于学生生活中的校园,因地制宜的有效措施。所以,本节是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是生活与教学有机结合的一节课。
解剖羊蹄甲花的过程是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的,学生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动手、动眼、动脑进行学习,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学习效率和效益得到有效地提升。
整节课老师都没有直接说出花的结构,而是通过每个学生都参与花的解剖,由学生通过实践后,再进行小组汇报交流,总结归纳出花的结构和特点,小组的合作做到了
4
目的清晰、任务明确,整个课堂气氛是生机勃勃的,学生在课堂中活动是发自内心的,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中去的, 是一节动态生成的课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