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内容
第 四单元(章)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难点: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时间分配
导课 3 分、自学 15 分、交流展示 15 分、小结 2 分、巩固 5 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导)
一、 自学新知:
完成学案P64页基础知识梳理1、2、3、4题。
二、合作探究
将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左右”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左右”一词不能去掉。“左右”表示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去掉了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3.“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用:把大自然的语言拟人化,用“大自然的语言”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生动说明了认识物候现象、研究物候现象的重要性。既能吸引读者,同时又将抽象的科学概念通俗化。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新课导入: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语言》。
自学指导
1、 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2、“左右”一词不能去掉。“左右”表示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去掉了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3、“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2
1.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生1:“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生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生3:“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生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生5:“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明确:课文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里重遇春天美景,在喜出望外中,不禁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其实,诗人并不会真的以为如此,这只是文学笔法罢了。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作用:把大自然的语言拟人化,用“大自然的语言”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生动说明了认识物候现象、研究物候现象的重要性。既能吸引读者,同时又将抽象的科学概念通俗化。
板书设计:
描述物候现象 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追究因果关系
阐述研究意义 本质
大自然的语言
逻辑顺序
教学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