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能根据所使用药品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合理地选择仪器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3.了解分解反应、催化剂、催化剂作用的概念。
【学习重点】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合理地选择仪器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学习难点】
合理地选择气体发生装置。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一定条件下,氧气能与硫、磷、铁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同时又是氧化反应。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课本P37内容,完成下面各题:
1.指出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C集气瓶;D水槽。
2.用酒精灯外(选填“内”或“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3.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选填“上”或“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4.收集氧气通常采用排水法,当集气瓶口处有气泡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还可以用向上(选填“上”或“下”)排空气法,这是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5.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6.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回流造成试管炸裂。
阅读课本P38~P39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学生活动
实验内容
现象
分析、思考、结论
探究实验
(1)
在试管中加入5m1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木条没有复燃说明什么?
探究实验
(2)
在另一试管中加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实验
(3)
待实验(2)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该物质是反应物吗?若不是,它起何作用?
3
1.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1.默写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以及电解水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1)过氧化氢水+氧气;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水氧气+氢气。
观察以上四个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以上四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都只有一种,都生成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2.阅读课本P39最后一段,完成本题: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认真阅读课本P40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原料是什么?制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
2.工业上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全班交流展示探究结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知识模块一: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知识模块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知识模块三:分解反应
知识模块四:工业上制取氧气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1.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若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B )
A.不能产生氧气 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C )
3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石蜡+氧气二氧化硫 D.水氢气+氧气
二、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课后反思:
方法改进:
存在困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