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内部的结构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并能说出原子的构成。
2.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理解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
原子的内部结构。
【学习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它还能再分吗?
2.明确学习目标,解读目标。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1.阅读课本第53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3—8、9后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3.分析教材第53页表3—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6)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了多少?
小结后板书。
1.阅读教材第56页的相关内容,结合下表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单位:kg)
氢
1.670×10-27
氧
2.657×10-26
碳
1.993×10-26
铁
9.288×10-26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上表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不唯一
4.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3
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5.分析下表,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氯
17
18
17
35
铁
26
30
26
56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通过教材53页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你可获得哪些信息?(至少找出4条)
(1)原子不同,质子数不同;
(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3)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2.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我们可以得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与质子数、中子数有什么关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借助课本P56页表3—2给出的数据来推导关系。
答: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证明过程略)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1.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2.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B )
A.1 B.3 C.4 D.7
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3)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质子、中子;
(4)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原子核;
(5)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6)不带电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
(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质子、电子、核电荷数。
二、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3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课后反思:
方法改进:
存在困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