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教学反思
“细菌”是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一课,通过对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学习,学生对细菌的分布和生存条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是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从细菌的发现、产生、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等方面介绍了细菌的基本知识。
我抓住细菌的主要特征展开教学,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书本进行学习,认真阅读、看图,抓住关键字词和重点之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合作学习、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通过图表的形式帮助学生总结整一节课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核心概念。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细菌的形态、特征,把学生平时所看不见的细菌变得直观、具体,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通过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抓住细菌的主要特征:通过比较得出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的特征;通过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让学生学会比较、归纳。
细菌的特征是抽象的,我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使学习更加具体、真实。例如,我一开始就以瓶中的“变质的牛奶”引入新课;在介绍巴氏消毒法之后,我展示巴氏消毒的牛奶;通过数据,引导学生计算细菌的繁殖速度。这样的做法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养成用生物知识指导生活的习惯,效果良好。
这节课有介绍细菌的发现史和巴斯德的贡献,但是对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实验的严密性的启发做得不够到位,没有落实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