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目标:
1.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
2.难点:
(1).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风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教学方法:
1.采用设问式教学,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层层讲解分析,步步深入。先提出假设条件,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得出单圈环流的结论;再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分析得出三圈环流的结论;否定其中条件之二,分析得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结论。
2.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复习回顾】
请同学回顾前面我们学习的热力环流,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板书】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指导看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思考:
1.大气运动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大气环流?
【学生回答】略。
【板书】一、大气环流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高低纬度间产生热量的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转承】 “大气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单圈环流
5
第一步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板书】1.冷热不均使其动,形成单圈环流
由于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高纬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而低纬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这样高低纬度间产生了温度差异,形成了一个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的活动部分,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地球实际是在不停的运动的。
【教师总结,继续启发】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运动的地球上大气受几个力的作用?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下面我们仍然假设地表均匀,来研究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请看PPT。
【教师演示】
第二步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太阳直射点赤道(不移动)。
【讲解】首先,讲解低纬环流的形成:赤道地区空气因受热而上升,致使赤道上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称为赤道气压带。而极地地区空气因冷却而下沉,致使极地上空形成低气压,地面形成高气压。这样,高空的水平气压气压梯度力就是由赤道指向极地(启发学生思考得出)。设计如下的师生问答。
【启发提问】空气由赤道流向北极,将形成什么风向的风?
【学生回答】南风。
【启发提问】风能一直向北吹吗?
【学生回答】要受到地转偏力的影响。
【启发提问】风向要怎样?向哪偏转?偏转为什么风?
【学生回答】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备注:教师用手势或身体表示)
【启发提问】高空的磨擦力大小?
【学生回答】小。(备注:教师进一步指出:可忽略为零)。
【启发提问】因此,南风最终会偏成什么风?
【学生回答】西风。
【启发提问】回答得很好。正是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纬30°附近南风偏转为北风。这样,赤道流向极地的气流还能北上吗?
【学生回答】不能。
【启发提问】那会怎样呢?(要启发学生讨论)
5
【学生回答】下沉。
【启发提问】对。气流最终在北纬30°附近下沉。那么,30°附近的近地面的气压将会怎样?
【学生回答】升高。
【启发提问】形成高气压,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这样,大气就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能沿直线运动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启发提问】非常正确。(演示并引导学生画出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就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圈。
【启发提问】通过以上的分析,思考地球上共形成了几个环流圈呢?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有三个,即:A.低纬环流圈 B.中纬环流圈 C.高纬环流圈。
【板书】2. 地球自转使其偏,形成三圈环流
【总结概括】由于大气环流,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依次是(指挂图):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启发提问】在高低气压带之间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存在,于是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六个风带,你能否根据高低气压状况,画出风向?如果在南半球风向如何?找一同学将风向画到示意图上。
【总结】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分别是(指挂图):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低纬(东北)信风带、低纬(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板书】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想一想】现在大家知道这些氢气球炸弹是如何“飘”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的吗?
【学生回答】略。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如果只考虑冷热不均造成地球上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应该形成单圈环流的大气运动;但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发生偏转,形成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对地理环境影响较大的是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下面我们列表比较这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的分布、成因、特征等。
(1)全球的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性质
赤道低 气压带
赤道(0°) 附近
热力原因:终年受热,气流上升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副热带 高气压 带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原因:高空气流聚集,被迫下沉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副极地 低气压 带
南北纬 60°附近
动力原因:冷暖气流相遇,暖空气爬升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极地高 气压带
两极(南 北纬90°) 附近
热力原因:终年寒冷,气流下沉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2)全球的风带
风带
分布
风向
性质
5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 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中纬西 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极地东 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转承】地球主要有哪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啊?
【学生回答】略。
【转承】对,是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哪位同学能够说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读课本P35图2.11,讨论此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略。
由于太阳直射点位置有季节移动,使气压带和风带也产生了移动,在北半球一般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板书】3. 地球公转使其移
5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我们这节课的研究前提是地球表面均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是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