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3(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气压带与风带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时分两部分内容来阐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被破坏呈块状,北半球尤为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本节内容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2.    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 ‎【学法指导】‎ ‎【教学用具】‎ ‎ ‎ 4‎ ‎ ‎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气压带与风带的知识。‎ ‎ ‎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1.什么是大气环流?‎ ‎2.大气环流有什么意义?‎ 教师讲授: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大气环流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过渡:“全球的大气到底是如何运动的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在一些假设的前提下来研究大气的运动情况。‎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多媒体课件展示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 过渡:单圈环流是我们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如果去掉地球不自转这个假设条件,那么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教师讲授:下面我们仍然假设地表均匀,来研究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现在的假设条件有两个:①地表均一②太阳直射点赤道(不移动)请思考:(边讲边用课件演示)‎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最终的运动方向是在30°N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 ‎(2)赤道高空的空气不断北流,在30°N附近高空堆积,导致北纬30°N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下沉,从而使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3)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将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向南分流的气流偏转后形成了东北信风。‎ ‎(4)自30°N附近的近地面北流的空气和自北极地区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如何?(近地面北流的空气为暖气流;近地面南流的空气为冷气流。)在60°N附近(副极地)相遇后它们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暖气流沿冷气流向上运动,形成“极锋”。)‎ 因此在60°N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注:动力原因形成的低压。)‎ 4‎ ‎(5)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30°N和60°N之间形成盛行西(西南)风;在90°N和60°N之间形成极地东(东北)风。‎ ‎(6)在副极地上升到高空的空气将分别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 ‎(7)综上所述,在北半球形成了“三圈环流”,南半球同样也有。结合上述分析完成上图。‎ ‎(8)引起上述“三圈环流”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9)结合上图,可知:全球近地面分为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学生观察并归纳它们的分布规律是: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 ‎ ‎ ‎ 指导画图:让学生到黑板上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教师在旁边指导。‎ ‎ ‎ 教师讲授:在以上假设的条件下形成的大气环流与实际还是有差异的。我们都知道,地球不断的自转和公转。若考虑公转这一因素,三圈环流所造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将会有何变化呢?试结合教材图2.11进行归纳。‎ 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 教师讲授: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 过渡: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活动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活动环节,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讲授:(1)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2)冬季空气柱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空气柱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 ‎(3)不会,图中的气压带会被高低压中心切断。‎ ‎(4)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会被切成块状分布于大陆和海洋上。‎ 4‎ 由此得知,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 ‎ ‎ ‎ ‎ 4‎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