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教案2(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隆中对》教案2(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3* 隆中对 精彩开篇词 ‎“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智慧人物。公元207年,刘备为“兴复汉室”积极搜罗人才。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才见到了隐居隆中的诸葛亮。面对刘备求贤下士的真诚,诸葛亮在全面中肯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后,为刘备提出了一个进取荆益、联孙抗曹、革新政治、逐步统一中国的政治军事方案,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 ‎3.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好为《梁父吟》(hào) 因屏人(bǐng) 猖蹶(jué) 屯新野(tún)‎ 先主遂诣亮(yì) 倾颓(tuí) 亮躬耕陇亩(lǒnɡ) 不可胜数(shènɡ)‎ 乐毅(yuè) 欲信大义(shēn) 北据汉沔(miǎn) 帝室之胄(zhòu)‎ ‎2.积累文言词汇。‎ ‎(1)一词多义:‎ ‎①谓 谓为信然(说) 谓先主曰(对……说)‎ ‎②已 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 ‎③信 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④然 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但是)‎ ‎⑤用 遂用猖獗(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运用)‎ ‎(2)古今异义。‎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拜访 今:照顾 ‎②凡三往 古:总共 今:平凡 ‎③孤不度德量力 古: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孤立 ‎④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大概 今:危险 ‎⑤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一天天 今:太阳 ‎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古:可以把 今:可能,能够,许可 ‎⑦利尽南海 古:南方近海的地方 今:指中国南海 ‎⑧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用来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作者链接 6‎ 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在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4.文体链接 ‎“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三国志》是历史散文,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画,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文学价值很高。《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 ‎5.背景链接 时代背景:《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群雄割据,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汉室后裔刘备想兴复汉室,完成统一大业,但苦于势单力薄,无力与曹操、孙权抗衡。于是,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壮大力量。公元207年,徐庶把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西)的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就先后三顾茅庐,征询诸葛亮对兴复大业的意见。本文写的就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1.翻译课文。‎ 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得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交流点拨】(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广布于天下。‎ ‎2.读罢课文,文中的刘备和诸葛亮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交流点拨】刘备:重视人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诸葛亮:才华横溢,料事如神,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3.理清文章结构。‎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5段):写刘备三顾茅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四、拓展延伸 ‎1.利用网络或图书,搜集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或对联几首(副)。‎ ‎【交流】‎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一)“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 ‎[注解:两表:《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 ‎(二)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注解:六出:(六出祁山) 七擒:(七擒孟获)‎ 6‎ ‎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东和:(东和孙权)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蛮:(平定南方叛乱) 用火攻:(指赤壁之战)]‎ 赞扬诸葛亮的诗歌 ‎(一)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三)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本文“凡三往,乃见”只五个字,《三国演义》在37和38回里写成五千余字。要求学生必读这两回的相关文字,感悟小说作者的创造虚构,看看小说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有余力和兴趣者,可通读《三国志·诸葛亮传》。‎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这节课我们将具体了解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领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再重点分析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1.字词疏导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用箪,名词作状语。壶,用水壶,名词作状语)‎ ‎(2)通假字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②自董卓以来(已,通“以”)‎ ‎(3)句式 ‎①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②省略句:君与俱来。‎ ‎③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 ‎(4)把握下列重点句子意思,请学生练习翻译。‎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们谁都没有承认他这种比法。‎ ‎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6‎ 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③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就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④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⑤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他挟持皇帝向全国发号施令,这样的话我们是在不能和他争锋相对的。‎ ‎⑥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应让学生掌握判断句翻译形式)‎ ‎⑦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数也数不完。(掌握“者”的固定用法)‎ ‎⑧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广布于天下。(掌握倒装句翻译形式:信义“于四海”著)‎ ‎⑨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 ‎2.文本探究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其语言表明了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情?‎ ‎【交流点拨】其语言表明平生抱负,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出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2)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什么结论?‎ ‎【交流点拨】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不可与争锋的结论。‎ ‎(3)接着从哪几方面分析孙权?结论是什么?‎ ‎【交流点拨】从政权、地利、人和这几方面分析,结论是孙权可结为外援,不可图也。‎ ‎(4)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怎样暗示刘备?‎ ‎【交流点拨】地形有利,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用反问句方式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给了刘备。‎ ‎(5)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交流点拨】有利条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 ‎(6)建立根据地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怎么办?‎ ‎【交流点拨】根据地解决后,就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但如何“信大义于天下”、“成霸业”、“兴汉室”呢?因此诸葛亮进一步为刘备谋划了北伐曹操的战略蓝图。指明了建立根据地以后的行动方向。‎ 军事上:先保住荆、益二州,积蓄力量。‎ 民族关系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后顾之忧。‎ 外交:联合孙权共击曹操。‎ 内政:革新政治。‎ 等待时机,兵分两路。‎ 钳形攻势,直取中原。‎ ‎3.人物赏析 ‎(1)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6‎ ‎【交流点拨】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2)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交流点拨】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即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璋:益州牧,昏庸懦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 关羽、张飞:是刘备的手下。‎ ‎(3)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 ‎【交流点拨】曹操和孙权、刘表、刘璋、张鲁。‎ ‎(4)朗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塑造方法,同桌之间交流。‎ ‎【交流点拨】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 ‎①开头一段写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从正面描写他的非凡抱负;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表现了诸葛亮的“卧龙”才干则是侧面描写。‎ ‎②刘备和诸葛的问答从正面,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塑造形象,充分表现诸葛亮的天才预见。‎ ‎③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张不悦、刘徐相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照应,使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 ‎(5)课堂小结:‎ 本文自始至终围绕着隆中对策这个中心,围绕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叙事议论,层次极为清晰,结构十分谨严,语言概括精练,人物形象丰满,五百余字的篇幅,内蕴极丰,言简意赅,是史传中的精品。让我们悉心品味《隆中对》,汲取史学文学精华,用心解读诸葛亮,树远大志向,成有用之才。‎ 三、板书设计 ‎ 隆 中 对 ‎ 1、亮自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记 6‎ ‎2、庶推荐: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事       3、备三顾:凡三往,乃见。                                  与曹不争 与权可盟                        分析政治形势  占据荆益 奠定帝基                                     将军优势  顺应民心       4、亮对策: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记                 制定战略方针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言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 5、备推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四、拓展延伸 古今对话:假设诸葛亮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交流】生甲:我会说,诸葛亮先生,你真了不起,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拥有像您一样的天才头脑?‎ 生乙:诸葛先生,我认为您看错了人。您的英明远见曾使得刘备能和曹操、孙权抗衡,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刘备和他手下的一些人并没完全照您的意思去做,再加上刘禅昏庸无能,使您统一天下的计划落空。要是您去辅佐孙权的话,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种样子。‎ 生丙:孔明先生,我认为您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您的健康。您若能重视这个问题,我想您会有更多的精彩故事留给后人,历史也许会因您而改变。 ‎ 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