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5课时)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等)的主要地理特征
正确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极地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区际联系
掌握区域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自主学习】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主要地形区:图中a处为__________,b处为刚果盆地。
2.主要河流:图中c为___ ___河,d为尼日尔河,e为赞比西河。
3.气候类型:f处为__________气候,g处为热带沙漠气候,h处为地中海气候。
二、极地地区
1.南极地区
①大洲:图中的A是南美洲,B是 ,C是大洋洲。
②大洋:图中的D是 ,E是印度洋,F是太平洋。
③地形:以 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 ”之称。
④气候: 、烈风、干燥。
⑤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______站,H是中山站,I是昆仑站。
2.北极地区
(1)图中A是 海峡,B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是 海,D是大西洋。
(2)国家:① ,②美国,③ 。
(3)E处建有我国的 科考站。
(4)特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丰富。
4
探究活动1.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
【典型例题1】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气候类型分布最显著的特点,并简述其原因。
(2)图中甲、乙两地区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差别很大,请简要分析。
(3)请比较南回归线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差异及原因。
【典型例题2】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_______。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典型例题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14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 、 ;该地在 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图14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等。
(4)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
(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课堂检测:
读“某区域降水分布图”,完成1-2题。
1.有关③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分配均匀B.信风带控制时降水多
C.夏半年盛行东北风,降水少D.全年干、湿两季明显
2.下列有关①、②、④、⑤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分布有热带雨林B.②区域因深居内陆而降水较少
C.④区域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小D.⑤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和“南极四点”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4
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D.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
4.关于图中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点距极点的距离为2 000千米
B.长城站是我国距祖国最近的考察站
C.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
D.高点是南极洲海拔最高的地方
5.图15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图16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 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2)填表2比较D、E两地7月降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表2
D地
E地
降水差异
形成原因
(3)A、B、C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从A→B→c,气候的 (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 。
(4)意大利西西里岛(图15中乙处附近)的埃特纳火山自2011年以来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图16中的 环节(填字母)、 (填数字序号);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解释该地火山频繁喷发的原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