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3.学习运用分论点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
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其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2.题解:
①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②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本文属于史论。
3.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与之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学法指导】
1. 自主学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 探究学习,合作交流。
预习案
5
一、 根据注释,预习课文。
二、 给加点的字注音
暴霜露( ) 如弃草芥( ) 下咽( )
斩荆棘( ) 自古洎今( ) 离间( )
日削月割( ) 抱薪救火( ) 贿赂( )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积累文言知识,学习1、2段内容。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课文1、2段。
二、合作探究
1.提出1、2段中不懂的词句,落实文句翻译。
2.第1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3.第2段从哪个方面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说明赂秦的危害?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或( )曰:六国互丧,率( )赂秦耶? 不赂者以( )赂者丧( )
秦以( )攻取之外 其实( )百倍
与战败而亡( )者 诸侯之( )所大患( )
思厥先祖父( ) 以( )有尺寸之地
举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强弱胜负已判( ) 理固宜然( )
以( )地事( )秦 此言得之( )
2.翻译下列句子(有特殊句式的请指出):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5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学习课文3—5段。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课文3—5段。
二、合作探究
1.提出3—5段中不懂的词句,落实文句翻译。
2.第3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又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3.第4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4.第5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终( )继五国迁( )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 )也
与( )嬴而不助五国 始( )有远略
始速( )祸焉 义( )不赂秦
至丹以( )荆卿为计 李牧连却( )之
洎牧以( )谗诛 六国破亡之故事( )
智力( )孤危 犹( )抱薪救火
良将犹( )在 或( )未易量
以( )赂秦之地 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 日削月割( )
以( )趋于亡 六国破亡之故事( )
2.翻译下列句子(有特殊句式的请指出):
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5
②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③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四、课后检测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与战败而亡者
③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2.下列句中的“为”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邯郸为郡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
A.①与②③④读音相同,②与③④意义一样。
B.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
C.①与②③④读音相同,②与③④意义不相同。
D.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不一样。
五、知识小结
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以事实作为论据,进行论证,阐明道理的方法。“例”也就是事实,即有代表性的实例。事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事实;一类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实。选择事实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即所选实例确实能够有力的支持论点,充分证明论点。
5
2.引证法:引用一些经典言论,科学定理,以及名人名言等的方法。使用引证法可使论点更可信,更有说服力。所引用的言论或科学定理一般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只言片语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3.喻证法: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道理的方法。运用喻证法是要注意对喻体的叙述描写既要生动形象,又要简洁明了。因为进行论证阐明道理是本质,比喻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要强化论证,决不能让比喻掩盖了要论证的道理。
4.对比法:把相反的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进行鉴别,从而肯定其一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对比的双方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只有这样,它们之间的对比才能揭示出一般性的道理,而不是临时的某种巧合。
5.类比法:同类事物的比较,就是把本质上有相同点的两个或几个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论证其中一个或几个事物具有某种特点,从而推导出所要论证的事物。进行类比的事物除本质上具有某种相同点外,在现象上应具有尽量多的相似点。只有这样才能便于比较,使论证过程更易被读者接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