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考纲展示:(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
热点提示:(1)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2)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考点1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文明之火
1.形成条件
(1)地理环境: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形成了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特征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更多地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天然良港众多,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2.确立过程
阶段
改革
措施
意义
奠基
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
(1)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2)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3)废除债奴制
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确立
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
(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顶峰
伯利克里时期(公元前5世纪)
(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2)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3)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点拨]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为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3.历史意义
13
(1)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思考]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以“亵渎神灵”和“教坏青年”的罪名起诉苏格拉底。在判决时,起诉者提出判死刑,通常被告可以提出流放,然后由陪审团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但苏格拉底却提出要给他奖赏而非处罚,结果盛怒的陪审团判他死刑。你对这件事如何理解?
提示:民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但不是完美无缺的制度,雅典的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苏格拉底之死说明了这一点。
问题1:探究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一 (古代)雅典广场西边矗立着雅典历史上10位英雄的雕像,雕像基座相当于今天的公告牌,政府的各种政令以及准备提交公民大会审议的法令都要预先在这里公示。
——《古代希腊文明的瑰宝——雅典卫城与市场》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
(1)古代雅典广场雕像基座的“告示牌”折射出怎样的政治原则?
(2)据材料二概括伯利克里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政府的各种政令以及准备提交公民大会审议的法令都要预先在这里公示”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公正、开放性。
材料二中“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主权在民的特点;“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对公民参政没有财产资格的限制。
[尝试解答] (1)公开、民主、开放。
(2)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的公民,无论贫富均可担任公职。
问题2:探究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材料一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
13
材料二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1)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雅典民主政治“做到了什么”值得我们肯定?
(2)结合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问题。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说明要结合具体历史条件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材料二表明雅典的法庭审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存在误用、滥用国家权力的隐患。
[尝试解答] (1)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三大国家机关;民主运作方式等。
(2)陪审团成员用感情代替法律。说明直接民主制存在弊端,雅典公民素质制约着民主政治的质量和发展。
【归纳总结】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主权在民:公民大会等机构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逐渐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
(2)法律至上:雅典实行严格的法治,提出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神圣不可侵犯。
(3)轮番而治: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民主选举产生,都有一定任期。
(4)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审法庭等;雅典人民广泛参与陪审法庭,对官员和法律进行控制等。
(5)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城邦为上、政治为本是雅典人的共识。
2.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得
①伟大文明的催化剂: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取得辉煌成就,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②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创造出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形式,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蓝本。
(2)失
①少数人的民主: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13
②直接民主: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③狭隘的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无法容纳雅典政治、经济的发展;后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最终导致雅典城邦的混乱和衰亡。
1.英文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古希腊文中“文明”的内涵反映出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是 ( )
A.小国寡民 B.城邦政治
C.直接民主 D.轮番执政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的特点。由题干材料“其本质含义是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可以直接排除。
2.《西方文明史》中说:“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
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③组成四百人议事会 ④所有公民都可能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民主原则”的含义是在政治制度中体现人民(公民)作主,①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民主体制,与政治“民主原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汉森研究古希腊司法史时发现,陪审法庭的主要职能是司法审判。在公元前四世纪的39起违反法令诉讼案件中,陪审法庭可以取消公民大会的法令。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古代雅典公民人人平等,陪审法庭掌管行政大权
B.公元前四世纪,陪审法庭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陪审法庭的建立,标志着雅典民主制正式确立起来
D.陪审法庭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无法实行民主决策
解析:选B 材料只说明公元前四世纪时雅典陪审法庭虽然主要是司法机构,但可对公民大会的法令进行取消,体现了司法权曾经至高无上。故答案选B项。A、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表述不完整。
4.(2016·德阳诊断)《希腊的黄金时代》总结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中“最充实的”应指( )
A.经济基础:农业和工商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B.政治制度:三权分立的体制有效保证了民主
13
C.民主主体:雅典的所有居民都能享有民主权利
D.公民平等:公民享有平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力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古代希腊农业发展与工商业相比,较为落后,故排除A项;三权分立的体制首先在近代美国实施,故排除B项;雅典民主的主体应为全体公民,故排除C项。选择D项。
5.(2016·汉中调研)西方学者哈里斯感叹道:“事实上,今天的学生在读了古代的相关记述之后,就会很容易地得出如下结论:雅典的法庭是在具有说服力的演说者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它们较少关注法律条文。”这表明当时古代雅典 ( )
A.缺乏明确的法律意识 B.法庭注重民主程序的操作
C.出现“强人政治”局面 D.突出辩论在司法中的影响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雅典的法庭是在具有说服力的演说者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可知,辩论影响(甚至控制)了司法的实施,D项正确。
考点2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源远流长
1.演变历程
(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引起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②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④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背景
适用范围
特点
公民法
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主要限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不完善
万民法
罗马对外扩张使民族矛盾凸显;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新矛盾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和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点拨]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则是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和统治地区民族众多,经济发展的结果。
13
(3)完善:6世纪,查士丁尼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核心内容: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评价
(1)维系帝国:稳定了社会秩序,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2)影响后世
①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思考] 有人说: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如何理解这种说法?
提示:《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是近代欧洲法制的蓝本,奠定了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基础,是近代西方司法制度的主要源头。
问题1:探究罗马法的演变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这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自己的法律……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都适用。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公元528年2月13日,查士丁尼任命法学家特立波尼安组成一个十人委员会,负责领导法典编纂工作。历时数年,新的法典汇编成功。……他的具体打算是,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将罗马国家的全部法律制度加以整理和修订,变成从巩固皇权统治这个根本原则出发的统一法典,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
——《罗马法告诉我们什么?》
(1)材料一中提到的罗马人可以“携带”的两部法律的使用范围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二谈谈《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影响。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都适用”说明《万国法》的适用范围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一切自由民。
材料二说明《查士丁尼法典》将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13
[尝试解答] (1)《十二铜表法》的适用对象是罗马公民,而《万国法》的适用范围则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一切自由民。
(2)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对现代资本主义法制影响巨大。
问题2:罗马法的评价
材料一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二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说:“罗马法制文明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进作用;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原则,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1)材料一体现出罗马法的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如何理解罗马法具有的“推动作用”和“永恒价值”?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说明罗马法在公民权问题上持开明的态度。
材料二中“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说明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尝试解答] (1)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比较开明,允许其享有一定的公民权。
(2)理解:在当时起了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有利于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其影响超越了时间、地域与民族的范围,具有永恒价值,尤其是对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和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归纳总结】
1.《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的比较
《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法典
时间
颁布于共和国时期
颁布于东罗马帝国时期
背景
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
统治范围的扩大,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激烈
目的
主要维护贵族利益
协调帝国内各种利益关系
内容
对传统习惯法的记录和整理
大量法律文献的汇编
地位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开端;范围狭窄,掺杂着大量古老落后的习俗
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对近现代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
联系
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13
2.罗马法的历史特征
(1)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2)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领域。
(3)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4)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5)从地位上看:是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1.《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这反映出该法的特点是( )
A.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B.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C.体现了理性原则、平衡观念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解析:选A 《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原始野蛮的色彩浓厚,故排除B、C两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从“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等信息可以得出A项结论。
2.《查士丁尼法典》里曾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解析:选D 材料中提到马是租来的,丢了要赔偿马的主人,这体现出了契约思想,故选D。
3.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13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 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解析:选B A项是本质目的而不是直接目的,错误;程序法优于实体法,且程序法有很多规定,表明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故B项正确;司法部门以权谋私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关于原告的规定,是为了说明程序法高于实体法,并不是为了保护原告,故D项错误。
4.(2016·辽宁五校联考)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这说明罗马法 ( )
A.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法律 B.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C.其诸多原则仍具有生命力 D.具有永恒的普世意义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影响。材料强调了罗马法在资本主义时代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A项明显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相悖,D项对材料信息有所夸大。
5.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材料中“大写的法”指的是( )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解析:选A 从题干“正义”“理性”等信息可知“大写的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即自然法。故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都是具体的法律。
自然法精神
罗马法中渗透着自然法思想,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本讲课堂小结]———————————————
[术语必备]
1.古希腊城邦政体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其实质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13
2.雅典民主经历了梭伦改革的奠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确立、伯利克里改革的鼎盛时期,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
3.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创造了辉煌的希腊文明。
4.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
6.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秩序。其实质是一部维护罗马奴隶制统治的法律体系。
7.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
[易误必明]
1.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起了决定性作用。(×)
辨析:自然地理环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古希腊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社会、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促成的。
2.《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保护平民的利益。(×)
辨析:罗马平民因其权利遭到贵族的侵害,要求制定法律保护自身利益,推动了《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它对私有制、财产继承、债务和量刑、诉讼等方面均做了规定,在本质上是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但促使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习惯,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3.公民法与万民法是相互对立的。(×)
辨析:狭义上的罗马法指的是公民法,它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公民。广义上的罗马法指的是万民法,它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罗马公民法与万民法构成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与公民法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维系了罗马的社会稳定,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高考真题(5年全国,2年地方)
[全 国 卷]
1.(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如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13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解析:选C 本题关键信息是“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题干关键词“裁量公平”“法律的强制力”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威严。双眼蒙布,说明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2.(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解析:选C 材料信息强调,古代雅典公民自杀前必须先申请,而未经允许的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充分说明古代雅典对公民个人自由的严格限制,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雅典的法律体系在当时并不完备;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自然法则强调人的自由是天生的,故根据自然法则,自杀也应该是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故排除D项。
3.(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解析:选B 《十二铜表法》虽是平民斗争的结果,但平民不可能制定法律,A项错误;平民通过拒绝参战来迫使贵族让步,说明平民的斗争方式是有效的,B项正确;此法的制定是平民斗争的结果,虽有贵族的让步,但这种让步在法制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平民与贵族的利益不同,其政治诉求自然也不同,D项错误。
13
4.(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古代雅典政治为直接民主,政治家通过演说获得民众的支持,故选择A项;B、C两项与材料本质不符,均排除;D项过于片面,故排除。
5.(2012·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但由于依据法律审判解决问题时,重程序、辩论,轻证据,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故选B。
[地 方 卷]
6.(2015·安徽高考)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
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解析:选B 结合关键信息“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可以判断,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相关措施是在专制政治或寡头政治出现后,再进行补救,而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不是一个好政策,说明他认为应该提前预防,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
13
7.(2015·重庆高考)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解析:选D 题干材料表述的信息是,426年罗马帝国颁布的《引证法》规定当遇到法律上的难题而成文法无法解决时,应依据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来寻找解决方案,这就表明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成为古罗马司法裁决的依据,故选D项。A项的说法不符合材料,B项对材料理解有误,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8.(2014·重庆高考)“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解析:选D 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梭伦改革中的债务问题,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梭伦改革对土地数量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贵族对平民土地的兼并,同时又没有剥夺贵族的土地,说明梭伦改革既维护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特权,D项正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