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纲展示:工业革命。
热点提示:(1)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和特点;(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考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力量
1.背景
(1)政治前提:18世纪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条件
①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②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巨额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思考]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我们应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这一句话?
提示: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因此需要工业技术与模式的革命。
2.进程
(1)开始:18世纪 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扩展:在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纷纷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3)突破: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4)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3.影响
(1)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主要组织形式。
(3)产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4)城市化:工厂逐渐集中,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5)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思考] 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既是技术革命也是社会革命?
17
提示:技术革命:引起生产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社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6)社会变革:欧美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7)思想意识: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8)世界市场
①条件: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联系更为便捷。
②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③影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点拨]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
问题1:探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材料一 从1688年以后,虽然英国还不是一个民主国家,但它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思想很容易向更广范围的人群传播。民众如果感觉合适就可以发展他们的经济生活。
——[英]狄更斯
材料二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
[信息解读] 材料一表明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思想自由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材料二表明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扩大了市场需求,英国人已经具备一些发展经济所必需的思想意识。
材料三表明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7
[尝试解答] 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条件;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争夺,18世纪中期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英国政府全面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重视科技,奖励发明创造等。
问题2:探究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作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1866年,英国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弄来的咖啡。
——帕尔默
(1)指出材料一中人们对工业化的态度,并根据材料一分析理由。
(2)指出材料二是从哪一角度对工业革命进行评价的?并作简要说明。
[信息解读] 材料一表明工业革命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当时的社会公众对工业革命持肯定态度。
材料二表明亚洲、非洲、美洲都已经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尝试解答] (1)态度:肯定。理由:蒸汽船便利了交通;蒸汽机提供了动力;桥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2)从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归纳总结】
1.英国“世界工厂”确立的条件
(1)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民主制度。
(2)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争夺,18世纪中期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4)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从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审视工业革命
(1)从纵向发展来看,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发展。同时,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17
(2)从横向发展来看,欧美进行工业革命后,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美国家日益贫困,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1.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在《不列颠岛旅游记》中写道,有一个小城市诺福克为许多小城镇与乡村包围,这些乡村“是如此之大和住满了人,使它们足以与其他地方的镇相比”,这样的中心小城市布满了英国各地。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国内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分工
B.国内市场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C.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加速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深入到农村,缩小城乡间差距
解析:选B 材料主要反映了18世纪早期英国中心小城市布满全国各地,体现了国内市场的发展,与工商业无关,故A项错误;国内市场的扩大,为18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圈地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故D项错误。
2.(2016·武昌调研)阿瑟·扬写道:“当英国工业的特殊才能用在铁、棉、玻璃或瓷器上面时,就如此卓越地表现出冒险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这正是你在毛纺工业中所不能看到的。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这段话着重强调( )
A.工业革命要在毛纺工业以外开展
B.毛纺业是英国最古老、保守的工业
C.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天条件不足
D.日益扩大的市场促进了工业发展
解析:选A 材料说明“铁、棉、玻璃或瓷器”等行业限制不多,适宜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说明毛纺工业受到传统行会制度等的严格限制,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阻力较大。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3.“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技术垄断
17
解析:选A 博尔顿是瓦特的合伙人、工厂主和工程师,他投资生产并推广瓦特的蒸汽机。他用财力支持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来又延长该项专利的保护时间,意在增加自己的经济利益。故答案为A。
4.19世纪英国的学校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极其有限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好妻子、好母亲;男生则
学习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电铸术等利于未来就业的课程。男女课程的差别表明( )
A.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
B.工业革命促进了男女合理分工
C.工业革命强化了性别分工
D.妇女不适合学习男子所学专业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社会分工的影响。从材料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学校给男女生开设了完全不同的课程,其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说明工业革命强化了性别分工,故选C项。
5.(2016·廊坊期末)下表反映的是1800~1870年国际贸易额的变化情况。表中所体现的演变趋势主要取决于( )
年份
按1870年价格计算的贸易额
增长指数(以1800年为100)
1800
10亿美元
100
1840
24亿美元
240
1860
62亿美元
620
1870
106亿美元
1 060
A.工业文明进程的持续发展
B.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
C.世界经济体系化与制度化的推动
D.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
解析:选A 结合表中信息可知,当时正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因此国际贸易额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革命的推动,故答案为A。
获取数据型材料选择题信息的技巧
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语言;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可巧记为: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考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光明世界
17
1.条件
(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生产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理论基础:19世纪,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丰硕成果。
2.中心:德国、美国。
3.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②出现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日益完善。
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化学物质,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4)传统工业: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发展。
[思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说,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科技发明有何不同特点?
提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科技发明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
4.影响
(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3)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生产关系: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中,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思考] “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说明垄断组织的产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5)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17
②主要途径: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
③表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贸易额增长,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④影响: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问题1:探究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材料一 1769年,一种全新的蒸汽机终于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它大大促进了机器的运用和工厂的生产,使工业技术的变革出现了新的飞跃。
——何飞鹏《蒸汽机与英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企业彼此之间容易成立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趋势。
——《列宁选集》
(1)材料一中英国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表明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有何变化?
[信息解读] 材料一说明蒸汽机的改良促进了机器的广泛运用,进而促进了工厂的产生。
材料二表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垄断组织。
[尝试解答] (1)蒸汽机的使用使生产组织由“手工工场”变为“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真正意义的现代化企业产生。
问题2:探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一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17
[信息解读] 材料一表明到19世纪末,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欧洲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
材料二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国家,英国独霸世界经济的格局被打破,世界经济形成了多个贸易中心。
[尝试解答] (1)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经济发展,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2)英国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形成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世界贸易总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国际分工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归纳总结】
1.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区
别
时期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手段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
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
规模
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
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
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
影响
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联系
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2.多角度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17
1.“在近代,人们已发明了做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做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这说明 ( )
A.生产经验的积累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B.科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命
C.工业革命主要是生产方法的革命
D.科技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即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据材料“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可知,科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命,故A项错误,B项正确;工业革命主要是生产技术的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故D项错误。
2.(2016·皖南八校联考)有人说,“电从诞生开始,就在现代社会扮演了‘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角色”。有助于成功扮演这两个角色的重要发明分别是 ( )
A.发电机 电影 B.电动机 电话
C.电灯 电报 D.电车 无线电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动脉”和“神经”是指电力既能传输能量也能迅速传递信息,电影不能迅速传递信息,故A项错误;电动机可以迅速传输能量,电话可以迅速传递信息,故B项正确;电灯不能传输能量,故C项错误;电车不能传输能量,故D项错误。
3.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托拉斯的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组织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模式的发展变化。结合题中时间“1874年”“1898年”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在印度建立的殖民机构,而托拉斯属于垄断组织,决定二者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答案为A。
17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
A.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受到来自美国、德国的挑战,故A项错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上升,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整体上的发展,表明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故D项错误。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 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1900年达到46.6万英里。一些国家还修建了横跨大陆的铁路干线和国际铁路。
19世纪美国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
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5年加拿大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
1888年欧洲建成加莱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1903年俄国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0年南美洲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
——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0~1910年欧美出现筑路高潮的原因。
解析:从材料“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船运和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社会进入汽船和铁路运输时代”可以归纳出工业革命开展、交通工具的革新,从材料铁路“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可以分析出与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需求有关。
答案: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殖民扩张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
——————————————[本讲课堂小结]———————————————
[术语必备]
1.18世纪在英国开始了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并逐步向其他国家扩展。工业革命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将人类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7
2.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工业时代,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3.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的发明与应用为显著特征。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新发明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迅速广泛应用,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5.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满足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易误必明]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凯伊发明飞梭。(×)
辨析: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发明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2.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辨析: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辨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而电力的广泛应用则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辨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唯一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
辨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资本的流通等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
高考真题(5年全国,2年地方)
[全 国 卷]
1.(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17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选B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大多数国家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以英、美、法、德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B项;表中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D项表述正确但是无法从表中得出,故排除。
2.(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解析:选A 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纺车和手织机被弃置不用说明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这是生产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是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工业的发展,C项错误;“手织机也多半闲置”说明仍有少量在使用,D项说法错误。
3.(2012·全国高考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7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解析:第(1)问,根据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安装煤气信号灯的时间、地点,从工业革命的影响、经济发展、城市化等角度分析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20世纪交通信号灯改进的科技成果。第(3)问,综述材料内容分析技术进步与城市生活变化的关系。
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地 方 卷]
4.(2015·四川高考)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17
解析:选D 材料表明卡莱尔主张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也需要得到相应发展,否则“整个国家……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只反映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本身表述错误,排除。
5.(2014·浙江高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解析:选B 由“大工业……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使每个文明国家……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可知B项正确。
6.(2014·福建高考)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英国人民乘火车涌入人口稠密的城市,这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故选C。材料所述现象与缩小城乡差距无关,A项错误;人口是流向城市而不是农村,排除B、D两项。
一、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
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
17
主要
国家
西、葡、荷、英、法等国
英、俄、法、美等国
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
扩张
地区
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
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
全世界范围
方式
公开的殖民掠夺
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
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分割世界
活动
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
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
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结果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
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认识
列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加剧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第二,在亚非拉地区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社会体制,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一些地区和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道路
[针对训练]
1.哥伦布在1503年向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说道:“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后来他又在遗嘱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国王)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这些材料表明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
A.掠夺工业原料
B.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C.倾销过剩商品
D.开展世界性贸易
解析:选B 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具有以掠夺财富为主要方式、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目的的特点,故选B项,排除D项;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出于发展工业的需要,开始寻找商品倾销市场,掠夺工业原料,故排除A、C两项。
2.(2016·上饶模拟)“西欧出现了与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4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是指( )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17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种文明与传统的农业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欧洲用了4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可知,这是指工业文明的扩张,故选B。A项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并没有反映该文明的“扩张性”,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扩张性”不符,故排除。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途径、基本特点
1.形成过程
2.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基本特点
(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
(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针对训练]
3.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
A.迪亚士的远航 B.达·伽马的远航
C.哥伦布的远航 D.麦哲伦的远航
17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根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太平洋丝绸之路”是指太平洋航线。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好望角,A项错误;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到达印度,B项错误;哥伦布是横渡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了美洲,C项错误;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D项正确。
4.(2016·廊坊模拟)下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情况表。这一时期( )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美国
日本
45%
27.2%
20.3%
0.5%
6.5%
0.5%
A.工业资产阶级纷纷掌握国家政权
B.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确立
C.整体世界最终形成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结合各国对外资本输出的比例情况来看,英国第一、法国第二,据此可知此时工业革命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对外输出由原来的商品输出逐步转向资本输出,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答案为C。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