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01 通史串联全通关教案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先秦、秦汉
[时空坐标]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上: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初步形成。
一、远古时代
1.政治:传说中的黄帝和尧舜禹时代,政治权力的传承实行禅让制。
2.经济
(1)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创制出耒耜等农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手工业:已经学会养蚕、缫丝、织绸以及制陶等技术;新石器晚期出现青铜器。
3.文化:出现原始的绘画和刻画符号,同时出现原始舞蹈。
二、三代时期(夏、商、西周)
84
1.政治
(1)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启了王位世袭制。
(2)分封制与宗法制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目的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统治
保证贵族特权利益
内容
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给诸侯;诸侯拱卫王室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嫡长子继承,其余各子分封
瓦解
春秋开始瓦解,战国末年完全瓦解(根源:生产力发展)
随着分封制的瓦解而瓦解,但其影响延续至今
作用
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
保证贵族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联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
(1)农业: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耕作方式是奴隶集体劳动。
(2)手工业:“工商食官”制度;商周青铜铸造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
(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殷周时期出现了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
(2)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即周礼。
(3)“学在官府”,即官府垄断教育。
三、春秋战国时期
1.政治变革: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
2.社会经济
(1)农业: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和耕作方法不断改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政策开始出现。
(2)手工业:官营(主导)、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冶铁、丝织业发展较快。
(3)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文化繁荣
84
(1)思想:诸子百家。
①内容
派别
代表
主要观点
儒家
孔子
“仁”为核心,强调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荀子
仁义、王道、性恶论,“君舟民水”,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老子
万物的本原是“道”,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等级观念、获取精神自由
法家
韩非子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张以法治国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②影响:百家争鸣为封建社会提供了多种思想范式;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2)科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记数法;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等科技成果。
(3)文学艺术
①《诗经》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
②战国时期的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四、秦朝时期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概念:专制主义即君主专制,既是一种决策方式,又是一种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一种管理模式,即地方服从中央。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内容和影响
内容
影响
中央
皇帝制度:其特征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权独尊
皇帝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皇帝制度被整个封建社会所沿用
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九卿为三公之下的具体行政部门长官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行政效率,奠定了后世封建社会中央行政机构的基本框架
地
方
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2.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3.文化:推行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84
五、两汉时期
1.政治
(1)中央集权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并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2)君主专制的强化: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3)选官制度: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经济
(1)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漕渠等水利工程。
(2)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商业: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3.文化
(1)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内容: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主张限制土地兼并,轻徭薄赋,发展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②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③影响: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了君权的过度膨胀;儒学之士从此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科技: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重要论著。
(3)文学:汉赋集中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司马相如等人是比较著名的赋作家。
(4)书法:小篆和隶书均始于秦代;楷书也称正书,形成于汉末,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命题角度一 引入新材料考查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6·宝鸡模拟)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前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解读最合理的是 ( )
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
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
84
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
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
解析:选D 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周初体现出严格的等级秩序,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战国初期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陪葬九鼎,故D项符合题意。
2.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A.受封的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子弟
B.郑国是拱卫王室的主要诸侯国
C.郑国的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
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可知,A项正确,排除。西周都城在镐京,在今陕西,郑始祖被分封在今陕西华县,故B项正确,排除。根据题干信息“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可知,C项正确,排除。郑友建立新国是在幽王之乱后,即春秋初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是在西周后期,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3.(2016·邯郸调研)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
B.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
解析:选B 依据所学,春秋时期,县制才刚刚出现,故A、C两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说明此时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故B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分封制下,天子也不直接统治臣民。
命题角度二 从文明传承的角度考查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4.有学者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
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主权
84
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
解析:选D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史料阅读和信息解读与分析能力。材料讲述古代政治制度的共同规律是“统治性政权”,即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
5. 西汉有“三选七迁”的说法,“三选”指“徙吏两千石及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都陵”,“七迁”指“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后……且实关中”。“三选七迁”体现的统治思想是( )
A.强干弱枝 B.重农抑商
C.以孝治国 D.重土安民
解析:选A 材料中“徙吏两千石及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都陵” “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后……且实关中”目的是削弱地方豪强和大族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体现的是强干弱枝的思想,A项正确。
命题角度三 以古籍记载等切入考查先秦、秦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6.(2016·新乡模拟)《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解析:选B 材料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无关,故A项错误。由材料“冬陶夏耕”可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已经出现,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礼乐崩坏”,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项错误。
7.东汉崔蹇《政论》记载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该工具是( )
A B C D
解析:选B “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播种工具—耧车。故选B。
命题角度四 创设新情境考查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8.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人通过祭孔活动对其表达敬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4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旧宅立庙,即今天的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材料二 据《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汉代的主要祭孔活动有: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亲自到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
汉元帝在位时,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
公元29年,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到曲阜祭祀孔子。
公元59年,汉明帝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孔子。
材料三 据新华网报道,2005年是孔子2556岁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了“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
曲阜是祭孔的主会场。9月28日8时10分,万仞宫墙城门徐徐打开,浩浩荡荡的祭孔队伍沿孔庙中轴线,徐徐前行,来到大成殿前参加公祭及传统祭祀活动。
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中央电视台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用3个小时的宏大篇幅向全球直播。
(1)从材料一中可获得许多历史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一领域填入一项即可)。
领域
信息
政治现象
经济现象
文化现象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历次祭孔活动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如此祭孔的原因。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祭孔活动有哪些继承和创新?这对儒学发展有何益处?
解析:第(1)问,政治现象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鲁哀公下令”可知,诸侯强大,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兴起;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进行回答;文化现象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来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四次祭孔的过程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汉朝政治、经济、思想和教育的举措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的信息可以得出沿袭传统祭孔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扬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向全球直播”进行作答;第三小问从儒学思想的传播和对世界的影响进行分析。
答案:(1)
84
领域
信息
政治现象
诸侯强大(祭孔);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崛起
经济现象
建造房屋;衣、冠、车的生产
文化现象
制作使用书册;乐器琴的使用;祭祀文化流行
(2)特点: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在各级学校祭孔。原因:政治上,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需要精神支柱;思想上,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尊崇;教育上,各级学校的建立,崇尚孔子的教育。
(3)继承:沿袭传统祭孔仪式(或者重视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扬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创新: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共同主办;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共同参与;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活动实况。益处:有利于儒学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利于儒学走向世界,开展全球性研究与普及。
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时空坐标]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隋唐(581~907年)、宋元(960~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84
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群体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元时期儒学逐渐思辨化、哲学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科技成就突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1.政治制度
(1)三省体制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九品中正制
①含义: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②途径: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③衰落:隋朝时,隋文帝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废除九品中正制。
2.社会经济
(1)农业:均田制;耕耙耱技术;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2)手工业:发明灌钢法,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领先世界;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3)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破坏。
3.文化成就
(1)思想:佛教、道教广泛传播,直接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2)科技:《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艺术: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文人画出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非凡。
二、隋唐时期
1.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
①分工:中书省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政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运作程序: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③特点:相权被分割为三部分,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84
④评价: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2)科举制度
①背景:隋唐统一以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②创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
③完善: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④特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⑤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藩镇割据:唐玄宗后期,设军事边镇,长官称为节度使,最终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2.社会经济
(1)农业
①农耕工具: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犁耕技术已相当完善;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
②土地制度: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国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
(2) 手工业:丝织技术高,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3)城市和商业的发展
①城市的发展: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位于大运河枢纽的扬州,唐后期成为最繁华的商业都市;海上丝绸之路使广州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
②商业的发展: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柜坊和飞钱问世;城市中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3.文化成就
(1)思想:佛、道盛行,三教合一。
(2)科技: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
(3)文学
①诗歌: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诗体完备,风格多样,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杰出代表。
②出现唐传奇。
(4)艺术
①绘画:进入繁盛阶段,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唐代阎立本、吴道子善画人物。
84
②书法: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等。
三、宋元时期
1.政治制度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①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②地方:军权和财权都收归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朝的政治制度
①设中书省替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奠定了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社会经济
(1)农业: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的作物熟制,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2)手工业:产生了五大瓷窑,出现青花瓷器;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3)商业: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坊市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3.思想文化
(1)思想: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①程朱理学:以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为代表,主张“理”是万物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格物致知”。
②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发明本心”。
③理学在宋元是官方哲学。
(2)科技
①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三大发明完成并西传。
②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的《农书》。
(3)艺术
①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②绘画:风俗画描写市井生活,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
③戏曲: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戏曲形式,被称为南戏;到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4)文学:宋代文学以词为代表;元代以散曲和杂剧为代表;宋元时期出现话本。
84
命题角度一 以史学论著切入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逐渐成熟
1.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诸汉代更广大、更自由。这段话论述的主旨是( )
A.唐代士族门阀制度已经崩溃
B.察举制使政权的基础扩大了
C.唐代的政治比前代又有进步
D.古代选官制度具有民主性质
解析:选C “汉代的选举”指的是察举制,“唐代的公开竞选”指的是科举制。“唐代士族门阀制度已经崩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排除;汉代察举制权操于上,具有封闭性,故B项错误;唐代科举制,打破了过去的贵族、门第阶层对政权的垄断,为其他阶层参与政权创造了条件,故选C项;D项存在理论性错误,排除。
2.(2016·哈尔滨质检)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
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解析:选B 所谓“现代性”在古代指皇权专制的趋势逐渐减轻或者是出现类似民主色彩的倾向,社会有向公平发展的趋势。皇权强化表明对王权专制制约的减弱,这更加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发展,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加强或者发展是逆历史潮流的,故选B。A、C、D三项都体现了社会的越来越民主与进步,属于“现代性”表现。
命题角度二 创设新情境考查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3.(2016·商丘调研)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这表明宋代( )
A.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B.小农经济遭遇冲击
C.重农抑商观念不断强化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84
解析:选A “唐代长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地位呈现鲜明”说明这一时期实行市坊制度;“宋代开封、临安却没有分隔整齐的坊、市,而是一种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相互混杂”说明宋代市的发展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体现了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史实不符,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丝绸之路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
84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汉代与宋代丝绸之路线路图的比较,可以得出宋代比汉代到达的范围更广,到达地区有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等地,也增加了海上通道等;第二小问从宋代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技术进步、政府重视等角度回答。第(2)问,从图示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角度分析回答,丝路背景从自然经济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影响从社会转型、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等角度与丝绸之路比较。第(3)问,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与全球化趋势下的整合合作及构建新丝绸之路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发展:到达范围更广,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贸易渠道增加,海上商运发展迅速;唐宋以来,瓷器成为外销重要商品,故被称为“瓷路”。
原因:北方战乱,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瓷器成为主要的外贸商品,需要稳而运载量大的承载工具;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
(2)背景:新航路的基础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丝绸之路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的结果。
影响:新航路促进西欧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促进西欧原始积累,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带来灾难。丝绸之路使双方受益,促进中国与亚欧经济文化交流。对于世界一体化来说,丝路交往有限,新航路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古代丝绸之路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顺应了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需求,为欧亚文明的交流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欧亚国家的深度整合与合作,迫切需要构建新的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的建设有利于中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经济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周边和平环境。(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命题角度三 呈现新材料考查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和思想主张
5.619年唐高祖下诏:释典微妙,净业始予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凡关屠宰、杀戮、网捕、畋猎,并宜禁止。据此可知当时( )
A.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统治者尊道礼佛
解析:选D 由诏书内容可知唐高祖的政策符合佛教和道教的教义,反映统治者遵道礼佛,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84
6.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解析:选B 材料强调朱熹思想中蕴含“科学”的内容。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即通过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与科学研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选择B项。A、C、D三项均与题目材料的“伦理”相关,故排除。
命题角度四 以评传和民间故事切入考查宋元文化的特点
7.(2016·郑州调研)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解析:选B 由材料可知,程朱理学兴起后,《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原因在于孟子的思想与理学在政治和理论诉求上有诸多契合之处,B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宋代儒学家,不是孟子,A项错误;儒学面临佛道挑战是在魏晋以后,C项错误;D项没有指出根本原因。
8.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解析:选B 从材料“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可以看出书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不同的需要,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故B符合题意。从材料无法看出统治者的对文化的统治是否减弱的问题,A、D两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
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
84
[时空坐标]
明、清前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
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
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文化上: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一、明朝时期
1.政治制度
(1)中央
①丞相制度废除: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内阁制度形成: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③监察制度: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又设六部给事中,负责监察百官。
④选官制度: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加强了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2)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
2.社会经济
(1)农业
①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②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2.手工业
①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84
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手工业的进步,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③制瓷: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为著名,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3)商业
①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②商帮: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势力雄厚,形成了大商帮。
③外贸: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4)经济政策
①重农抑商政策的继续推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海禁”政策: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思想文化
(1)思想方面
①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还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②李贽:自称为异端,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性,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学说,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主张个性自由发展,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的存在,主张男女平等。
(2)科学技术
①《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是现代植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
②《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3)文学艺术
①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②戏曲:明传奇;形成四大声腔。
③绘画:文人画代表作品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二、清朝时期
1.政治制度
(1)清朝初年: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
①背景: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84
②职能:由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事务,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③特点:“勤”“速”“密”。靠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勤;办事速度快,效率高,为速;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任何人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为密。
④影响: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社会经济
(1)手工业: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丝织业中心;制瓷业进步;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商业:晋商和徽商实力强大;苏州以及盛泽镇、汉口镇等商业市镇兴盛。
(3)外贸:海上丝绸之路;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4)经济政策
①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清朝禁海、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思想文化
(1)思想
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注重实学,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王夫之:政治思想,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哲学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2)小说创作的兴盛
①背景: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经济上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为适应市民阶层需要,通俗文学获得蓬勃发展。
②代表作:《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3)艺术
①绘画和书法: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②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发展于同光年间,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84
命题角度一 创设新情境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1.《大明律·吏律》中“大臣专擅选官”“文官封公侯”“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主要反映了明代( )
A.法律体系臻于完善
B.强化律令的教育和宣传
C.官员素质明显下降
D.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解析:选D 材料只是《吏律》中的一部分,并不能说明当时法律体系完善,故 A 项错误; 材料主要体现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官吏的“法治”而不是强化律令的教育和宣传的“德治”,故B项错误;从材料看不出官员素质的下降,故C项错误;设置众多的死罪条款,主要是为了防止官员权力过大,强化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
2.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权力被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
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代
解析:选D 随着皇权的强化,清朝有一定独立性的外朝中枢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被消夺殆尽,作为内廷臣属或机构因得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的军机处建立,成为为皇帝上传下达的中心。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本题选D。
3.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这从某一方面讲是好的,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下列最能反映作者的观点是( )
A.从汉朝到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宋代以后,地方逐渐失去了活力
C.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应给予地方一定权力
D.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呈此消彼长之态势
解析:选C 材料的主要信息是从汉至清,中央过于集权,导致地方政治衰落。A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B项结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材料中没有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信息,D项错误;材料表述的现象是中央过于集权的结果,说明要使地方政治健康发展,不能过分集权只能适当集权,C项正确。
命题角度二 引入新材料考查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4.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
84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解析:选C 依据材料,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B项错误;从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D项错误。
5.(2016·宜春模拟)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即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作物的扩种而非经济作物的扩种,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不是完成于明清时期,“国内统一市场形成”也不是材料的主旨,B、C、D三项均错误。明清时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生产呈现集中趋势,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故A项正确。
命题角度三 从发展、联系的角度考查明清思想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解析:选A 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作出判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故选A项。B项不能体现“异质”,C项说法不正确,D项夸大了明末清初思想的影响。
7.(2016·景德镇质检)明末清初顾炎武抨击当时知识分子“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弄得“股肱惰而百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此思想不包含( )
A.感叹时局动荡 B.不满“空谈误国”
84
C.反对君主专制 D.强调“实干兴邦”
解析:选C 顾炎武抨击当时知识分子不学习考证儒家经典,不关注社会事务,最终导致明朝灭亡,可见顾炎武在感叹时局动荡的同时,批评理学家“空谈误国”,实际上是强调“实干兴邦”的重要性,体现了A、B、D三项;材料中顾炎武对明朝灭亡原因的分析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的内容,故C项符合题意。
8.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解析:选B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在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与题干中“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等信息相符,故B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制度为根基,引进并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想法,故C项错误;“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故D项错误。
第4讲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和人文精神的起源
[时空坐标]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84
经济上: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想上: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条件
(1)地理条件: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土地贫瘠。
(2)政治条件: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使公民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愿望强烈。
(4)思想条件:海洋文明和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易形成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意识。
2.历程
(1)奠基: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3)顶峰: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3.运作方式
机构
产生方式或资格
主要职责
性质或地位
公民大会
全体公民参加
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五百人议事会
抽签产生
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
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兼有政府职能
陪审法庭
抽签产生
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
日常司法机关
4.历史评价
(1)积极性
①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84
,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②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③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
①雅典民主只是本城邦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享有民主。
②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③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
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
(1)背景
①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②奴隶制工商业的发达。
③雅典成为古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2)主张: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拉,他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标准。
(3)影响: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2.苏格拉底
(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主张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
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代表作是《理想国》。主要思想: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反对雅典式直接民主;提出“理想国”的模式;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2)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被后人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三、罗马法
1.原因和条件
84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
(2)罗马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法学家的积极配合。
(3)平民对奴隶主贵族的不断斗争。
2.发展历程
(1)起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为保护贵族利益提供了方便。
②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是古代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2)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①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称为公民法。
②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3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
(3)完善阶段: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
为巩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查士丁尼完善了罗马法,形成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基本内容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
4.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1)罗马法是古代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3)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命题角度一 创设新情境或引入新观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2016·佳木斯调研)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经过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查后,受审人就走向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登上这块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 )
84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强调官员公正廉洁
C.彰显权力制衡精神
D.体现法律至上原则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古代雅典官员任职前,首先要在宰牲祭供的石头上宣誓,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接受将受立一金像的惩罚,之后还要到卫城再次宣誓,由此,可以判断是强调官员公正廉洁,B项正确。A、C、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2.某书中写道:“他们(雅典人)每年至少召开四十次市民大会,讨论的一切重要问题,通过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其中的“”是指( )
A.公民 B.政治
C.城邦 D.民主
解析:选C 关键信息:市民大会。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是城邦政治,雅典是古希腊城邦之一,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讨论和决定城邦事务,C项正确。
3.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以下对雅典民主制的叙述,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雅典的民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之间的民主
B.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直接民主,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相同的政治权利
D.妇女与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选B 题干反映了雅典民主制致使古希腊灭亡的历史现象。古希腊实行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故B项符合题意。
命题角度二 以名人观点切入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
4.古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说:“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一理论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D.“人非工具”
解析:选A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维特鲁威的这一建筑理论体现了智者学派以人的感觉作为判定一切的准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的思想观念,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意无关。
命题角度三 通过解读史料信息考查罗马法的原则和特点
5.
84
“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据此推论罗马法( )
A.强调公民法律地位平等
B.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C.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对近代西方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解析:选A “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说明罗马法强调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A项正确。B项题意没有体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故C项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6.(2016·益阳调研)西塞罗说:“人们始终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西塞罗这段话揭示了( )
A.维护公民权利平等的重要性
B.法律应当保护全体罗马人的权利
C.罗马公民法的特征
D.罗马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必然性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罗马法。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对古罗马法律的相关内容的理解。材料主旨是以法律手段维护公民的平等权利,强调了维护公民平等权利的重要性,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材料不符。
7.《罗马和罗马法》中指出:“被继承人死亡时,从家长权或夫权下解放出来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对这一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B.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C.罗马法保护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
D.罗马法涉及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等内容
解析:选B 从材料中“家长权或夫权”,表明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材料与此无关,B项理解不正确;由“解放出来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可以看出C、D两项正确。
第5讲 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14~18世纪的西方世界
84
[时空坐标]
14~18世纪中期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16世纪前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政治上: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进一步拓展。
文化上: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1.新航路开辟
(1)背景条件
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传统商路受阻。
④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⑤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人们相信地圆学说。
(2)过程
①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②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③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④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影响
①引起“商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84
②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④人类由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地域性历史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
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
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政府鼓励海盗式掠夺;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黑奴贸易。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①背景:经济上,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阶级基础上,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文化底蕴上,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社会现实上,天主教会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
②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
③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成就:文学方面,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艺术方面,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戏剧方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⑤影响:天主教的权威受到强烈挑战;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宗教改革
①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会的压榨。
②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③主张:因信称义,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④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统治的思想改革运动。
⑤影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84
(3)启蒙运动
①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自然科学发展。
②核心:理性。
③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主要观点: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人民主权思想;康德提出“人非工具”,以人为本,尊重他人。
⑤影响: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2.近代物理学的奠基
(1)伽利略的成就
①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②创制了望远镜等实验科学仪器。
(2)牛顿经典力学
①背景: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方面,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③影响: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兴起和传播。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逐步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
(3)发展
①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从议会多数党中产生,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
②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
(4)特点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
②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84
③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
⑤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
(2)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加强了中央集权。
(3)内容
①美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
②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
③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
(4)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①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②民主(主权在民)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1791年颁布修正案,增加了10条,其中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③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宪法赋予的,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同时各州也有处理本州内部事务的权力。
④共和制原则: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规定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通过民选产生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不为个人谋利益。
(5)评价
①积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确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确立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
②局限:没有彻底解决人权问题。
命题角度一 呈现新材料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84
1.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
①立足于文明史观 ②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从“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的信息可知①正确;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②正确;作者没有评论西方殖民扩张的对错,所以不是在为其开脱,故③错误;辩证是一分为二地论证,题干没有体现对新航路开辟的辩证评价,故④错误。故选择A项。
2.“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蒲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由此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 )
A.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B.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
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D.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
解析:选A “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可知是与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有关,“价格革命”表现为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它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封建地主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兴起,故A项正确;封建制度完全解体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结果,故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
命题角度二 创设新情境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步确立
3.1742年,沃波尔的一个议案遭到下院否决,他被迫辞职。这一事件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先例。这意味着( )
A.责任制内阁的基本形成 B.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
C.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D.议会权力受到人民的限制
解析:选B 1721年,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中信息“这一事件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先例”说明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议会权力至上,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议会与内阁的关系,而不是议会与人民的关系,故D项错误。
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并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这主要体现了( )
A.社会契约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84
解析:选D 本题切入点是美国1787年宪法。据材料“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故选择D项。
命题角度三 通过辨析比较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5.英国科技史专家丹皮尔指出:“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神圣而不腐坏的,和我们有缺陷的世界是不同类的。”对亚里士多德宇宙观进行证伪的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解析:选B 牛顿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力学原理运动,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故本题选B。
命题角度四 从思想发展的角度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6.(2016·湘潭期末)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的《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
B.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
C.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
D.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
解析:选D 依据所学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故选D。A、B两项是对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曲解;C项是加尔文的先定论。
7.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自由地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地追求真理
B.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C.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解析:选C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均属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均强调人的作用。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追求现实的享乐;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得救,即因信称义,认为人人有权阅读和解释《圣经》。由此可知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文艺复兴强调追求人的幸福生活,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B项不正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神都是尊重的,D项错误。
84
第6讲 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
[时空坐标]
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发展。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化上: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文学、艺术、电影等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
一、两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⑤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2)进程
①开始: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突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工业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交通: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④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3)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成为工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84
②阶级结构: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③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④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
(2)成就
①电力的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3)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②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过程: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方式和条件
(1)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威逼。
(2)条件: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
3.表现: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国际化及世界性经济危机等。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和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使先进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人类的近代化进程。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消极影响
①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三、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演变
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壮大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84
2.美国
(1)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2)美国形成了两党制,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②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确立: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内容
①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②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4)影响:共和制确立,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2)确立: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3)内容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并对其负责。
③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其对政府缺乏监督作用。
(4)特点: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5)影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
②思想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
③阶级基础: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巴黎公社
84
(1)背景:普法战争失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求和,人民强烈不满。
(2)经过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②3月28日,巴黎公社建立。
③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镇压。
(3)意义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五、19世纪的科学与文学艺术
1.生物进化论
(1)诞生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
(2)意义
①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②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2.19世纪的世界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①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
②代表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2)现实主义文学
①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②代表作: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3.19世纪的世界艺术
(1)美术
①浪漫主义:注重情感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代表作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等。
②现实主义:注重表现社会现实,代表作有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
③印象画派:将光和色作为研究重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代表作有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等。
(2)浪漫主义音乐
①特点: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性,偏重于色彩和感情。
②代表: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3)电影:1895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将艺术与科技结合起来。
84
命题角度一 创设新情境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1.据王斯德《世界通史》统计,某国在某一时期三种主要类型商品进出口情况如下。以下各项中与图中情况最契合的是( )
A.16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
B.17世纪40年代的荷兰
C.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
D.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
解析:选C 由图片可见该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的份额大大少于原材料,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份额大大多于原材料,说明对原料需求较大,而工业制成品除自给外大量外销,占有较大市场。由此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只有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符合要求,故选C项。
2.“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
解析:选D 由题干信息可知,电灯的出现,导致煤气行业的股票下跌,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科学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故D项正确。
3.(2016·孝感模拟)杨宁一教授说:“讲垄断和资本主义发展,(过去)基本上是从列宁的角度来看的。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垄断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至19世纪末,是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但不一定都是垄断企业;当时的西方国家都制定政策或立法来制止垄断,进而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据此分析,经济学角度上的“垄断企业”( )
A.都是大型企业
B.以企业规模和占有的股份为评判依据
C.是西方国家制定政策或立法来限制的企业
D.以企业垄断程度和垄断方式为评判依据
84
解析:选D “垄断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至19世纪末,是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由此可见,经济学角度上的“垄断企业”以企业垄断程度和垄断方式为评判依据,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命题角度二 以法律文献切入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演变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总统是国家元首,是国家权力中心
B.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总统和议院之间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法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法国政体的特点。A项仅涉及总统职权,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故排除;该部分宪法内容主要是确定总统和议会之间的关系,故选择C项;B、D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均排除。
5.(2016·许昌模拟)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他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压制普鲁士以确保自己的权利。这表明( )
A.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
B.德国国家结构形式具有联邦制特征
C.德意志联邦制下地方权力过大
D.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德国
解析:选B 德意志统一,才有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压制普鲁士以确保自己的权利”的信息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故B项正确;“确保自己的权利”不能体现“地方权力过大”,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排除。
命题角度三 以文艺批评家的评论切入考查文艺流派的特点
6.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84
解析:选C 材料的大意是批判工业资本家庸俗丑恶。结合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可知,C项符合题意要求。题中材料无法直接体现“追寻理想世界”,故A项可排除。B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项体现了该流派的主张,但不是“兴盛的原因”。
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时空坐标]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与社会生活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一、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①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商品市场和生产原料(根本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
84
②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③影响: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革命任务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2)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过程: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③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俄国趁机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④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2.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①吏治腐败,剥削沉重,阶级矛盾激化。
②列强倾销商品,小农破产,使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
③自然灾害严重。
(2)过程
①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政权。
③1853~1856年,进行北伐、东征、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
④1856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⑤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经济主张
企图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群众基础
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作用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未能实施
特点
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相同
革命纲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未能真正实施
(4)评价
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其统治根基。
②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③部分领导人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
84
④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法完成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失败。
二、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①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
②标志: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③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洋务运动
①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②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③性质:军事工业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④意义: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出现了旗袍。
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
(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
(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四、“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
1.新思想的萌发——开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
84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
②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特点
①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
②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
③有着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4)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环球,探索救国之路。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内涵:“中学”,是指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
(2)实践:洋务运动。
(3)影响: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的“自强”梦彻底破灭。
3.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2)主张: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特点
①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
②同时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4)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命题角度一 从近代化的角度认识列强侵略的影响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84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解析:选D 依据所学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各国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占领中国的市场,极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与发展,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2.“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选C 西方扩张对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只是客观上作用,不是主要作用,故A项错误;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中国经济结构、思想以及政治变革,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西方殖民扩张过程在中国近代化起到建设性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
3.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右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
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
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
解析:选D 张贴交通告示并不能表明租界当局有制定交规的权力,故A项错误;“中西合璧”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交通领域的科技成就电车、汽车在19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交通告示中对马车、轿子等交通工具的行驶有明确规定,使人们的出行更加规范、文明,故D项正确。
命题角度二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4.(2016·金华十校调研)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 )
A.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
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
C.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
84
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
解析:选A 中国的茶叶通过土庄茶行和洋庄茶行销往外国洋行,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推测出外国商人在华设厂是否合法以及外销茶叶所占比例,故B、C两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推动自然经济体系逐步解体,故D项错误。
5.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7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A.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
B.劳动力的增加带动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C.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
D.茶叶产量的增加推动外销量迅速增长
解析:选A 结合材料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外国侵略,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市场对茶叶需求量日增,中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外销量的增长超过了内销,A项符合题意;茶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外销量增加造成的,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茶叶外销量增长,而不是农产品的商品化,C项不正确;茶叶产量的增加和外销量迅速增长没有必然联系,D项表述不准确。
6.下面为1750~1900年欧洲和中国所占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1860年以后中国所占比重呈现表中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欧洲
23.1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A.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B.西方新技术革命的开展
C.中国消费观念的变革
D.西方对华大量输出工业品
解析:选B 由题中表格数据的变化可看出,1860年以前中国所占比重较高,而1860年及以后中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这是由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大为增强,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而中国虽然也出现了近代工业,但制造业技术水平低、规模小,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故本题选B项。
命题角度三 设置新材料考查近代中国思想的变动
84
7.(2016·上饶期末)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在这里,郑观应最想表达的观点是( )
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
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早期的维新思想。材料中郑观应把“练兵将,制船炮”当作“有形之战”,把“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当作“无形之战”,并强调两者相互结合,因而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三项与材料主题不符。
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缓慢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时空坐标]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政治上: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文化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84
1.民族危机加深
(1)甲午中日战争
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
②过程:1894年丰岛海战日本挑起战争,黄海大战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
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界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救亡图存斗争。
(2)八国联军侵华
①原因:义和团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抗争
(1)义和团运动
①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概况: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戊戌变法
①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②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3)辛亥革命
①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
②过程: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③意义: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二、19世纪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84
③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④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又一个高潮。
(2)表现:棉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
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背景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
①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生活的变迁
(1)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2)辛亥革命时期
①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②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③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
④礼仪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2.交通事业的进步
(1)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2)1918年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3.通讯工具的变迁: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
4.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的发展: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潮流
1.维新思想
84
(1)背景
①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③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④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先进人士认识到改革制度的必要性。
(2)兴起: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
(3)内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4)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
(5)影响: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三民主义
(1)提出:1905年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首次提出,并成为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2)内容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3)评价
①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③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3.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袁世凯专制、复古。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3)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84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特点
①把救亡图存与思想改造相结合。
②认识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探索。
③从学习西方文明转向学习苏俄。
(5)影响
①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
④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命题角度一 创设新情境考查列强侵华的影响
1.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忙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漫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选C 《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都没有影响清朝的专制统治,故A、B两项排除;根据材料“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地在中国漫延开来”可推知应为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故C项正确;《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早已宣传开来,故D项错误。
2.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C.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84
解析:选B 《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故A项错误;由题干“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等信息可知清政府正逐步成为洋人的朝廷,故B项正确;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命题角度二 引入新材料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
3.(2016·遵义联考)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
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可知,1905~1908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清末新政的推动,故C项正确。
4.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皇帝,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解析:选C 题中没有体现发展中国近代海军,故A项错误;题干中所述史实对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不能遏制,故B项错误;张謇一向主张实业救国,题中体现了其将实业救国与维护海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权益,故D项错误。
5.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工人的生计,是很窘的,今天罢工,明天没有饭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该社论旨在( )
A.坚持实业救国理想 B.促进五四运动发展
C.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D.肯定工人爱国行动
解析:选A 从材料“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可以看出这是实业救国的思想,故选A。
命题角度三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6.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同情的话来捣乱。”这表明陈独秀( )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C.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D.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84
解析:选B 从题干中的“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可知,陈独秀全盘肯定西学和否定中学,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B项正确,D项排除;新文化运动时期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已经被推翻,排除A项;社会主义思想题干无从反映,排除C项。
7.(2016·松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生平并不以聪明见长,而是其治学方法论占了优势。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魏源做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分内的职责,这就是“永远使用雅典娜的利剑劈开蒙昧的黑暗”。
材料二 他(张之洞)曾经是西学的热诚拥护者,他的《劝学篇》用大量篇幅论证西方知识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全部论证都是建立在“循序”的基础上的,按照“循序”之说,研究西方知识不论多么重要,都必须放在研习中学及其核心——经书——之下。因为中学之中含有传统的道德和制度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使人能认识到中国作为国家与民族的特性和方向,而且也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必须据以生活的真理。……这一认识便是张之洞的著名格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础。
——《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我读五四以后那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文化大师传记的时候,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受到过梁启超深深的影响。甚至有的学者还说,正因为梁启超先生的存在,才使中国的士绅阶层里分化出了一个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队伍。
——余秋雨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永远使用雅典娜的利剑劈开蒙昧的黑暗”的观点?
(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中体西用”的思想。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解析:第(1)问,结合魏源的思想主张以及《海国图志》的内容分析“师夷长技”思想对思想界的启迪作用。第(2)问,联系“中体西用”的思想内涵,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辨证分析得出答案。第(3)问,根据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的思想和实践进行概括。
答案:(1)魏源编撰《海国图志》,以其思想家特有的敏锐眼光,发现了落后的中国与先进的西方的巨大差距,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其思想和见解充满着进步的近代意识,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性思想,尽管它没有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面貌,但它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促进了思想的启蒙,推动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84
第9讲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时空坐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年)是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与国民党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遭到摧残,日渐萎缩。
思想和社会生活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则发展迟缓。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背景及原因: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主要活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
(4)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成立
(1)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
(2)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
84
(3)意义: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4)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国民大革命
(1)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
(3)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奠定了革命继续发展的基础。
(4)失败:“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国共的十年对峙
(1)工农武装割据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红军长征
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②长征胜利: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2.抗日战争
(1)日本的侵华罪行:制造大屠杀;组建“七三一部队”,研制、使用化学细菌武器作战;对根据地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2)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②国民党正面战场:战略防御阶段积极抗战,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派远征军入缅作战。
③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坚持敌后抗战,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后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3)抗战胜利: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4)抗战胜利意义
84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①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选择,即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
②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③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2)人民解放战争
①战略防御: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三、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
(1)较快发展
①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②表现: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2)沉重打击: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日本侵略者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日益萎缩。
(3)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美国侵略者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而陷入绝境。
2.近代后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习俗:服饰更加西化;饮食中西结合;婚姻仪式进一步变革。
(2)交通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1920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
(3)报刊业: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新华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并与国民党报刊展开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4)影视业: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四、思想领域的新成果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开始传播: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84
(2)进一步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2.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1)提出: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内容:增加了反帝和节制资本等内容,民权的范围扩大。
(3)意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3.毛泽东思想
(1)发展概况
过程
时期
代表作品、观点
发端
国民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初步形成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成熟
抗日战争
时期
《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
1945年中共七大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的结果,它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
命题角度一 创设新情境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观察下面示意图。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应该是(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
解析:选B 依据所学,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
84
2.(2016·遵义联考)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其中“某一时期”是指( )
A.太平天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选C 据“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可知是国民党“围剿”红军,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项正确。
3.《工农兵三字经》中写道:“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入共党,组红军。打土豪,除劣绅。废军阀,莫容情。阶级敌,一扫清。”判断此“三字经”当时最可能流行于( )
A.华中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浙地区 D.东北地区
解析:选A 据“工农兵”“红军”“打土豪”“废军阀”,可知该“三字经”产生于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兴起时期,故A项正确。
命题角度二 引入新材料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4.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 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 824 000
270 717
1920年
1 759
500 620 000
557 622
A.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B.抵制了外资经济的入侵
C.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D.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
解析:选D 材料的数据体现了从1913~1920年华资企业数量、资本和工人人数的增长情况,华资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应从社会转型角度思考。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抵制外资经济入侵都是华资企业增长的直接影响,故A、B两项错误;华资企业增长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国社会的工业化仍然非常缓慢,故C项错误;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促使近代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因而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故D项正确。
84
5.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 )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解析:选D 抓住题干中“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D项正确。
命题角度三 以报刊资料记载切入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6.(2016·保定模拟)1931年北平的《晨报》上刊出这样一段文字:“文秀入宫后,与溥仪情意不投,迄今八九年……而一般阉臣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于是,文秀一纸诉状将溥仪告到了天津地方法院,双方僵持不下,最后私下调解离婚。”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
A.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
B.民国已经是一个法制社会
C.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
D.人们婚姻关系已具有近代化特征
解析:选B 材料事件说明了皇权已不再至高无上,人们婚姻观念已发生变化,婚姻关系也呈现近代化特征,故A、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溥仪的离婚案,并不能说明整个民国是法制社会,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命题角度四 从近代化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
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的研究课题,拟分五部分搜集资料:第一部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部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欲变社会,先变思想;第五部分,柳暗花明,以俄为师。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应该是( )
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民主共和,三民立宪
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
解析:选B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经历了由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其中第一到四部分属于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先后经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三个层面,分别对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三部分应该是辛亥革命,民主共和,三民立宪,故答案为B项。A项对应五四运动,C项对应国民革命运动,D项对应工农武装割据。
8.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
84
①“专制主之君,立宪公之民;专制家天下,立宪公天下”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解析:选D ①是康有为在1906年清廷下诏预备立宪而未真正立宪的情况下指出的专制与立宪的区别;②是袁世凯提出的尊孔复古主张;③是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④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器械”的思想。据此先后顺序是④①②③。
第10讲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空坐标]
20世纪上半期(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政治上: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俄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
经济上: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经济衰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表现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84
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1)条件
①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②客观:俄国具备帝国主义基本特征;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2)经过
①二月革命:1917年3月爆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③“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④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
(3)结果
①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国内战争爆发,国外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为集中全国力量,战胜敌人。
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
③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存了苏维埃政权,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行按劳分配。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84
④评价: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原因
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内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内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③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3)确立: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
(4)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5)评价
①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对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③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②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影响
①加深了各国的社会危机,德、日等国的法西斯势力抬头,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②说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罗斯福新政
(1)措施
①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等。
②调整工业: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③调节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产品结构等。
④社会保障: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
84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2)特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
(4)影响
①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的统治。
③深远影响: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凯恩斯主义,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三、现代科学、文学艺术的诞生
1.现代科学的诞生
(1)相对论
①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受到挑战。
②提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③意义: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2)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①诞生:1900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②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的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意义: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现代文学艺术的诞生
(1)背景
①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人们的精神危机。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成就
①现代文学:内容上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方法上与传统文学有很大差异。代表作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②现代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代表作有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
③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④影视艺术: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
84
时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影视艺术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广泛。
命题角度一 通过辨析比较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1.(2016·开封质检)毛泽东在1956年12月讲过:“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下列政策或措施遵循的思想与此相似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选A “开私营大厂”“又搞资本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相似,故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故D项错误。
2.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下列关于这两次探索相同之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注重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
C.都放弃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解析:选C 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注重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两次探索都符合当时两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情,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故A、B、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两次探索都是在坚持公有制和国家掌控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进行的,并没有放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故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命题角度二 创设新情境或以领导人言论切入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影响
3.(2016·南京调研)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 )
84
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斯大林模式”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体系,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该体系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绝对领导,故①②③正确;但由于该体系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间的比例严重失调,故排除④,C项符合题意。
4.“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符合这条道路特征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玉米运动
解析:选C 从材料“带有强制性”“充分动员群众”以及为工业化服务等信息,可以判断为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带有强制性,牺牲农业利益,为工业化筹集资金,故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有强制性,但与工业化无关,新经济政策不具有强制性,故A、B两项错误;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的,与工业化无关,故D项错误。
5.(2016·怀化期末)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轻工业发展确定了这样的计划:“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材料表明( )
A.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
B.新经济政策注意提高人民的积极性
C.苏联采取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政策
D.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是合理的
解析:选A “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表明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所需的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改善生活水平,故A项正确;“1927年”正值斯大林执政时期,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故B项错误;斯大林时期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C项错误;当时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 项错误。
命题角度三 创设新情境考查现代艺术的特点
6.如果我们要了解下图所示的美术作品,可以查阅的著作是( )
84
A.《从传统到现代:西方现代主义美术》
B.《浪漫主义的雄狮》
C.《色迷印象派:经典印象派作品色彩分析》
D.《世界漫画大师笔下的造型》
解析:选A 题干图片是《格尔尼卡》(部分),作品以几何切面作为构图依据,体现立体画派的特点,属于现代主义美术,故A项正确。
命题角度四 引入新材料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特点
7.黄安年在《美国社会经济史论》中写道: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直接原因是新政( )
A.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
B.推行以工代赈
C.率先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D.抛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解析:选A “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指的是罗斯福新政全面干预经济发展。《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内容,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规章,其实质是由国家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以工代赈,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和抛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都不是“直接原因”,故B、C、D三项错误。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摘自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等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
材料三 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同?
84
(2)结合所学及材料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的哪些手段?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可从救助责任的承担者和救济对象两个角度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作答;第二小问可从立法、行政、财政等角度作答。第(3)问,可从积极(主要)与消极两方面作答,根据材料三中“……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归纳答案。
答案:(1)责任承担者: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责任。
救济对象: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向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
(2)措施:直接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手段:出台法令、建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
(3)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了失业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或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造成了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
第11讲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空坐标]
二战后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且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政治上: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世纪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84
经济上: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运行机制调整,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发展明显。
文化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有了迅速发展。
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两极格局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美苏双方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关系逐渐恶化。
②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发生冲突。
③美苏实力相对均衡,雅尔塔体系形成美苏两分世界的局面。
(2)表现
①政治上: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苏联针锋相对,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与之对抗。
②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军事上:美国推动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推动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④1948年的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二次高潮。
(3)“冷战”中的热战
①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②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主地位相对衰落。
(4)特点
①美苏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②以“冷战”为主要对抗方式,呈现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特点。
(5)影响
①双方剑拔弩张,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②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表现
①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967年欧共体成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发展。
②日本成为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时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84
③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④中国的发展壮大: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2)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抵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①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2)和平与动荡并存
①和平: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②动荡: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3)多极化趋势加强
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的实力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变化
1.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
农业:以农业为突破口,取消义务交售制,开荒种玉米。工业:权力下放,承认企业和个人利益
以工业改革为重点,实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农场的经营自主权
重点在重工业,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打破单一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领域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
苏联军事实力增强,但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未冲破斯大林体制,最终失败
其措施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经济下滑,国内局势失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经济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黄金时期”。
②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
84
现象,各国采取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
(2)建立“福利国家”
①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②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保障个人和家庭经济安全。
③影响: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
(4)“新经济”的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三、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形成
①通过“布雷顿森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②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2)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3)影响
①确定了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原因
①世界多极化力量的发展。
②国际地区分工与合作的加强。
(2)表现
①欧盟:1993年成立,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提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及经济技术合作。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特点
①生产的全球化: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
84
②贸易的全球化:社会分工的发展,各国之间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国际贸易不再局限于货物贸易范畴,而且扩展到服务及生产要素等方面。
(2)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
①含义: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
②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③原则:非歧视原则(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④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⑤影响:促进了世界贸易体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有利于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四、二战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
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发信息技术,互联网产生。
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
①它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了传统产业。
③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
④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文学艺术
(1)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流派成为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2)音乐领域中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3)电视的发展: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命题角度一 以新材料切入考查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1.《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84
1988年使用次数
1993年使用次数
自由世界
183
111
西方
82
231
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
B.西方国家数量增加
C.“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解析:选C A项表述太绝对,“冷战”思维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西方国家数量的增加,故B项错误;“冷战”时期,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对峙也异常激烈,因此,1988年词汇“自由世界”出现频率高,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词汇“自由世界”出现频率降低,词汇“西方”出现频率增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阵营建立的标志是1949年北约的建立,至今北约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
2.(2016·贵阳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他说:“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材料二 1951年9月8日,美国、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美国取得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限制地驻军及设置军事基地的权力,美军可以出动军队镇压日本的内乱。美国还指使日本政府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和约”,日蒋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保条约》签订后,以军事同盟为基础的日美特殊关系确定下来,日本完全被纳入美国世界战略的轨道。
材料三 1950年10月17日,美国首先同泰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1951年8月30日,美国同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9月1日,美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美澳新安全条约》(即 《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1953年10月1日,美国与韩国正式签订 《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与蒋介石集团签订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 。
——以上均摘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实质目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日政策与二战后初期相比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在亚太地区外交政策实施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由此给中美关系带来的影响。
84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一中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回答其实质即可。第(2)问,材料二表明美国对日本的全方位扶植,但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对其进行政治改革、军事限制,这说明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有根本性转变,由削弱到扶植。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直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反华的史实回答即可。
答案:(1)援助目的:重振世界经济,培养自由体制。
实质目的:通过帮助西欧经济复兴从而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世界;遏制苏联。
(2)变化:由削弱限制日本变为扶持、控制日本。
(3)目的: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控制这一地区。
影响:形成了对新中国的战略包围,造成中美长期敌视,关系恶化。
命题角度二 创设新情境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3.(2016·大同模拟)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在本质上表明( )
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美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D.美国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
解析:选A 美国政府实行采购以及“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说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产业、社会福利政策,故C、D两项不正确。
4.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该口号所反映的经济发展趋向是( )
A.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B.资本的社会化
C.社会救济日益制度化
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
解析:选B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67年”“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分析可知,股票分散化有利于实现资本的社会化,B符合题意。
命题角度三 以领导人言论或史学评论切入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5.1964年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即将被赶下台的赫鲁晓夫发表了他的“最后的政治演说”。他流着泪说:“在座的各位,从来没有公开地、诚实地指出我的任何缺点和错误,总是随声附和,对我的所有的建议都表示支持,你们也缺乏原则性和勇气。”赫鲁晓夫的痛悔之泪说明( )
A.党内教条主义盛行
B.党内作风问题严重
84
C.改革制约苏联发展
D.改革过于追求社会稳定
解析:选B 教条主义是指照搬书本,不知变通,与材料涉及的现象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赫鲁晓夫悔恨大家没有公开、诚实指出自己的问题,反而随声附和,表明苏共党内一言堂严重,属于党内作风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改革问题,只是反思自己的做法,故C、D两项错误。
6.“苏联传统经济体制乃至整个经济模式已经到了功能衰竭,非改不可的地步……当政时期,苏联领导人在经济战
线的最大失误……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材料中省略的当政者应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解析:选C 根据“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判断出这位“后来的领导人”是戈尔巴乔夫,从而推断出“在经济战线上”出现“最大失误”的执政者是勃列日涅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时期,故选C项。
命题角度四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查二战后经济格局的演变
7.(2016·焦作模拟)下表为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美元)统计表。该表所反映的年代是( )
经济实体
美国
苏联
日本
欧共体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国民生产总值
2 775
940
1 067
2 907
888
691
461
542
A.1945年 B.1951年
C.1980年 D.1993年
解析:选C 欧共体正式建立于1967年,1945年、1951年时欧共体还没有建立,故A、B两项错误;1993年苏联已经解体,故D项错误。
8.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的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对“金砖国家”理解正确的是( )
A.巴西、印度、中国是经济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金砖国家”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84
解析:选B A项本身说法错误;中国参与“金砖国家”会晤,体现了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故B项正确;国际竞争的加剧不一定会诉诸战争,故C项错误;“金砖国家”是一种合作机制,不是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故D项错误。
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时空坐标]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被动、屈辱、不平等的外交局面,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经济上: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文化与社会生活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深刻;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民主制度建设
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初步建立了
8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③1949年新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起步
(1)背景: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社会主义建设起步
①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②1953~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③1953~1956年,国家进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教育和理论建设
(1)外交事业
①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政策。
②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④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推动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⑤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2)人民教育
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②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开展扫盲教育,开办各种补习学校。
③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改革学制,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以服务于国家建设。
(3)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①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②《论十大关系
8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1.探索的成功与失误
(1)成功探索
①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和任务,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②1960年提出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起,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2)探索失误
①1958年,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随之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发展,造成国民经济困难。
②1966~1976年,“左”倾错误发展,导致“文化大革命”发生,民主政治、经济领域都遭受冲击,国民经济损失严重。
2.外交突破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3.科教文化成就
(1)科技成果:“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2)“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新中国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后期遭到破坏。
(3)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建设人才。
②动乱中的教育: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命题角度一 创设新情境考查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是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84
B.十年探索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解析:选A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其他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额的44.3%,其余资金大部分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区,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要求“开始有所改变”不符。
2.(2016·郴州模拟)下表反映了1957~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对表中数据分析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油料产量
糖料产量
1957
19 505
164.0
419.6
1 189.3
1958
20 000
196.9
477.0
1 563.1
1959
17 000
170.9
410.4
1 214.7
1960
14 350
106.3
194.1
985.5
1961
14 750
80.0
181.4
506.5
A.中共中央“八字方针”的出台立即收到了明显效果
B.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浮夸风、“共产”风导致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1957~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
解析:选C 中共中央“八字方针”的出台是在1960年,而1961年除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外,棉花、油料、糖料的产量都在下降,故A项错误;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举措,故B项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严重的浮夸风、“共产”风,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故C项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57~1961年农产品产量并不都是持续下降,故D项错误。
命题角度二 以多种材料切入考查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3.毛泽东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1954年12月19日)一文中写道: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现在证明是需要的。毛泽东认为政协需要存在的原因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尚未建立
B.有利于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
C.多党制优于一党制
D.政协参与国家立法
84
解析:选B 据所学可知1954年1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已经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建立,故A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的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从而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故B项正确,D项错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C项错误。
4.“‘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选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1954年,“文革”时期中断,新时期得以发展完善,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命题角度三 从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角度考查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
5.(2016·石家庄质检)1970年4月28日,阿尔及利亚《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新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就( )
A.说明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
B.正式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
C.标志着我国开始跨入了核国家行列
D.使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
解析:选D 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选D项。
6.1967年,英国《太阳报》发表文章《中国的惊人的技术发展》指出,如果允许文化革命在196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进行,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可见作者( )
A.看到了政治错误对科技发展的破坏
B.主张中国继续推行“义务教育”
C.赞成中国实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对中苏关系的恶化表现出忧虑
解析:选A 由“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可知“文化大革命”为科技发展带来破坏,故A项正确;1967年中国尚未实现义务教育,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赞成“上山下乡”,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苏关系,故D项错误。
84
第13讲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时空坐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内政和外交
1.民主与法制建设
(1)“依法治国”
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原则。
②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⑤1999年4月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连同以前通过的《行政诉讼法》,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这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84
(2)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基层民主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
(1)理论: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实践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3.新时期的外交
(1)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政策:奉行不结盟、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3)活动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展开反恐外交,参与维和行动。
②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③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
(4)意义:推动了国内现代化建设,有效地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举措: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
84
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推进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从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相继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⑤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特点: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城镇、内地开放城市的体系,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完成。
三、新时期的理论成果、社会生活与科技文化
1.新时期的理论成果
(1)邓小平理论
①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发展:20世纪80年代,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深化: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提出: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地位确立: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③意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2.新时期的社会生活
84
(1)物质生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交通事业
①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
②改革开放后,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事业: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4)大众传媒: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3.新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技新成就
①载人航天:2003年,我国“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②信息技术:改革开放后,我国“银河”系列电子计算机研究取得突破。
③生物技术:20世纪末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文学艺术的发展
①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艺术重现生机。文学艺术内容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中高等教育。
③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命题角度一 引入新材料考查祖国统一大业的进展
1.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国家统一样本
B.社会制度示范
C.文明交流枢纽
D.经济发展标本
84
解析:选B 结合题意和“一国两制”的涵义,可知A、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说香港是社会制度示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命题角度二 创设新情境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公报》 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解析:选C 题干反映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体现了权力下放的原则,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体现了对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正确认识,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2016·益阳模拟)“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这里描述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D 材料表明土地的所有权不变,仍属于公有,只是经营权发生变化,由此可以判断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故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是将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个体土地转变为公有,所有权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所有权虽然是公有,但经营权也是集体经营,不符合材料“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故C项错误。
4.(2016·贺州期末)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 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
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
B.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84
C.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央批准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
解析:选D 1980年中央批准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深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深圳与香港收入差距的缩小,使得人员不再外逃,也吸引外逃人员成批回来,故D项正确。
5.下图中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 )
A.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解析:选B 题干数据只涉及所有制比重的变化,未涉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多种所有制并存,反映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故B项正确;C项为图片反映的现象,不是实质,故排除;从图中可以看到集体工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比重仍占较大的比重,故D项错误。
命题角度三 呈现社会现象考查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6.读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构成(%)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合 计
100
100
100
100
一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二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三人户
20.67
33.5
39.58
37.57
四人户
23.22
24.1
14.31
11.11
五人及五人以上户
31.83
19.67
10.48
8.52
A.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B.大家庭逐渐消失
C.小家庭式样趋于单一化
D.家庭观念日益淡薄
84
解析:选A 表格数据反映出一到三人户家庭的比重增加,四人户以上比重在减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故A项正确;五人及五人以上户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上述数据没有反映出小家庭内部式样的变化,故C项错误;上述数据没有反映家庭观念的变化,故D项错误。
7.对于人口迁移现象,英国学者雷文斯坦提出了“推拉理论”,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
A.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
B.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
C.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D.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解析:选C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197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港澳尚未回归,拉力作用并不明显,故B项错误;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因发展需要,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和下海投资人士,故C项正确;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属于推力而非拉力,故D项错误。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