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02 高频考点再突破教案
高频考点一 两汉的政治制度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背景
①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弊端。
②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结果爆发七国之乱。
(2)措施:建立中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选官制度——察举制
(1)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举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2)评价:察举制是当时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但从考选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上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实质是以官选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
1.西汉初期,丞相集决策、行政、司法各项大权于一身。相权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具体表现为( )
A.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创设刺史制度
D.形成中外朝
解析:选D 郡国并行制度属于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问题,“推恩令”用于解决诸侯王国混乱问题,刺史制度是监察地方官吏的制度,均与君相矛盾无关,故A、B、C三项错误。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特意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即中外朝制度,故D项正确。
2.(2016·永州调研)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都城在城北二里;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刘秀改泉陵国为泉陵县。材料表明( )
A.封国是朝廷的主要依靠力量
B.封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57
D.封国自主权削弱,加强了皇权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其结果是王国越分越小,已不是“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A、B两项错误,C项正确;“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是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而非“加强了皇权”,故D项错误。
3.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除京师直辖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六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五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解析:选D 汉武帝时期的州属于监察区域,不属于地方行政机构,故A项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刺史制度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故C项错误;据材料“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五条是针对‘二千石’的”可知刺史制度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D项正确。
4.某文记载:“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乘城亭障,诸侯人来攻盗,不坚守而弃去之若降之,及谋反者,皆要斩。”由此可知,汉朝设置亭的主要作用是( )
A.保障边疆安全
B.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C.强化皇权
D.强化地方行政官员的军权
解析:选B 材料未涉及“边疆”,故A项错误;据“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乘城亭障”可知是防止地方反叛,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央集权,未直接涉及“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军权”,故D项错误。
5.汉和帝早期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后修改为: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进仕路狭……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由此可见汉代孝廉察举制( )
A.名额分配的变化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
B.在人才选拔的对象上,对普通民众逐步倾斜
C.“孝”“廉”标准不易掌握,实际操作难度大
D.是为政以德理念的实际运用,体现公正性
解析:选A 根据题干中地区人才选拔名额分配的变化,可知其有利于边远地区人才的选拔,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B、C、D三项。
57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再说到(汉代)选举制度,至少他们已懂得政府用人该有一客观标准,不能全凭在上者之私心好恶。至少他们已懂得该项标准,不该是血统的亲疏,不该是势力的大小。亲的、贵的、强的、富的,都不够此项标准,而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而又懂得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这也不能不说是在当时已算合理化,已算开明与进步的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所有的行政官员,除军事基金司库官、观剧基金管理官以及水井监督官外,都由抽签任用;这三个官吏则用举手选举,他们的任期从一次泛雅典娜节到下一次。所有军事官吏也用举手选举。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举制度的特点,并概括该制度中“开明与进步”的地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汉代与古代雅典民主制时期的选举制度的不同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古代中外选举制度?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回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不该是血统的亲疏……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又懂得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并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2)问,由第(1)问所得结论,比较与材料二中雅典民主选举方式等方面的差别。第(3)问,结合所学,遵循文明史观,从不同文明的特色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角度回答。
答案:(1)特点:以教育、知识及行政实习之成绩为客观标准。开明与进步之处:打破血缘关系,以教育、知识、行政实习成绩为标准;录取名额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
(2)中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全国平均分配名额;由地方官举荐。雅典: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采用抽签、举手等方式选举。
(3)古代中外选举制度各具特色,既要借鉴古代选举制度中的可取之处,也要摒弃古代选举制度中的弊端。
高频考点二 古代的商业和城市
时期
商业
城市
57
商周时期
(1)商:出现职业商人
(2)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1)严格的坊市制
(2)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活动受官府严格控制
春秋战国
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隋唐时期
(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
(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3)出现“柜坊”和“飞钱”
宋元时期
(1)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市打破时空限制,商业贸易发达
(2)元朝:广泛流通纸币
(1)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2)坊市的界限不复存在
明清时期
(1)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2)农产品商业化
(3)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1)出现商业性大都会
(2)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1.(2016·苏州质检)“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对“商人”产生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A.社会分工扩大,商朝时商业活动出现
B.商朝重商抑农,其他时期重农抑商
C.“工商食官”使工商业空前繁荣
D.商亡后,臣民四处迁徙,依靠买卖为生
解析:选D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而非“出现”,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故C项错误;依靠买卖为生,与“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相符,故D项正确。
2.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诸侯重视商人阶层,发展经济,为争霸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诸侯国君重视商人,并未涉及实行宽松商业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营商业制度,故D项错误。
57
3.白居易的《盐商妇》有如下描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材料中白居易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
B.盐铁尚书执行政策不力
C.州县的盐利比中央政府少
D.州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A 由于政府财政困难,导致官员贪腐严重,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是材料中反映主旨;重农抑商是中央推行的政策,故D项错误。
4.北宋词人裴湘在《浪淘沙·汴州》中写道:“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这一描写反映出北宋开封( )
A.商贸繁荣,娱乐活动众多 B.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都市
C.已经打破市、坊之间的界限 D.成为中外经济交流的枢纽城市
解析:选A “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体现出商贸繁荣,娱乐活动众多,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当时中国最繁华”,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打破市、坊之间的界限”,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外经济交流,故D项错误。
5.(2016·潍坊调研)明清时期,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汇聚于城镇,促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包括轿夫、脚夫、饮食、旅馆、盘夫、土工、吹手、剃头、整容、饭馆、面馆、酒馆、膳食馆铺、娱乐服务业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 B.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选B 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是材料所述现象的结果,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江南城镇工商业发展,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故材料反映出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故B项正确;据材料不能推论出中原地区经济的急剧衰退和政治重心南移,故C、D两项排除。
高频高点三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57
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三教合一”,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出现,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元朝理学官方化,在明朝时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这表明孔子在当时( )
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
B.改进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
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
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
解析:选B 分封制是造成春秋社会混乱的政治根源,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可知孔子希望改进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错误;题干所指并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D项错误。
2.(2016·绵阳调研)“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 )
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
解析:选A 汉代董仲舒兼采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是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内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 项错误;“礼法并用,君舟民水”是战国时期儒家荀子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礼乐文明,仁人志士”乃儒家所强调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57
3.(2016·惠州质检)如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 )
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B.“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C.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解析:选C 图片体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这使儒学在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在宋元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故选C。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排除A项;图片不能反映出“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排除B项;“三教合一”并未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排除D项。
4.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两者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解析:选B 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知治学方法的不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A、C、D三项,排除。
5.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中“新见”是指( )
A.保留君主制 B.君民分治
C.以民为本 D.民贵君轻
解析:选B 明清时期,黄宗羲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批判性地继承,提出新的政治主张,他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其为“天下之大害”,但是仍主张保留君主制,因此不是“新见”,故A项错误;黄宗羲要求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改革,主张建立“学校”,实行君民分治,这体现了新的主张,属于“新见”,故B项正确;中国的儒家思想一直倡导“以民为本”,因此不属于“新见”,故C项错误;“民贵君轻”思想是孟子提出的,不属于黄宗羲提出的“新见”,故D项错误。
57
高频考点四 抗日战争
1.民族性:这场反帝斗争是一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参加的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战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合作性:两个战场并存,互相配合。
4.以弱胜强:抗日战争是落后的大国反对帝国主义强国入侵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战争。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八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争。
6.世界性: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大陆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这个战场开辟最早、坚持时间最长、贡献最大。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这一看法基本上成为主流认识。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两者上限是截然不同的。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家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
C.主流认识往往更具科学性 D.“七七事变”才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解析:选B 据材料可知史学家通过研究已经有了定论,故A项错误;据材料“以1931年9月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是科学的”可知“抗日战争”更强调了反侵略的长期性,故B项正确;C项说法本身有误;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在《致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声明:“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受南京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此声明说明( )
A.中共放弃了自己的革命主张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的内战已完全停止 D.中共旨在推动实现国共合作
解析:选D 中共声明的发表是在中日民族矛盾空前严重的背景下,虽然暂时停止武力对抗方针,但不能说明中共放弃了自己的革命主张,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是在“七七事变”之后,晚于材料时间,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中共对国民党的政治主张,但是国民党并没有马上停止对中共的“围剿”,故C项错误;中共声明暂时放弃与国民党武装对抗,旨在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抗击日本的侵略,故D项正确。
57
3.(2016·济南期末)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战争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解析:选C 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一盘散沙,抗日战争过程中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因此抗日战争“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的表现是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C。A项不能体现材料内容,B、D两项说法不正确。
4.(2016·潍坊模拟)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解析:选D 据材料“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可知是西北问题而非远征军赴缅作战,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西北内陆抗日,未涉及海外援华,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徐州会战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可知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故D项正确。
5.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 )
A.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 B.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C.为世界赢得和平作出突出贡献 D.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解析:选B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未赢得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故A项错误;据材料“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推断主要原因是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抗战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故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应该是土地改革的完成,故D项错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的国情,中国战场实际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同时在战略上相互支撑的战场。这种格局贯穿于战争始终,是中国抗日战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得以保持完整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抗日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努力的结果。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战场才能在自身贫弱、外援不足的情况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战略性的贡献,使反法西斯盟国世界战略能在中国战场的牵制下得以完成。
——摘自韩永利《浅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
57
战略地位》
材料二 历史事实证明,如果没有正面战场多次大规模作战,吸引并杀伤大量日军,敌后战场的开辟将是艰难的;同样,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对日、伪军的有力牵制、打击,正面战场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将更大,有些战役失败得也将更惨。……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战场作用是明显的,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也是明显的。
——摘编自曲青山《在抗战纪念活动中需把握好的
几个重大问题》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中国两个战场之间的主要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正确态度评价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中国战场实际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同时在战略上相互支撑的战场”“中国抗日战场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得以保持完整的前提条件,也是中国抗日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努力的结果”“中国战场才能在自身贫弱、外援不足的情况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战略性的贡献”及材料二中“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战场作用是明显的,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也是明显的”等信息分析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领导政党、抗战方针、方式、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第(3)问,以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的评价分析作答。
答案:(1)特点:自身贫弱外援不足;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两个战场;中国共产党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抗战初期主战场是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战场起到关键性作用。
(2)领导政党不同:正面战场有国民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敌后战场。抗战方针不同:正面战场主要依赖政府和军队,敌后战场贯彻人民战争路线。抗战方式不同:正面战场以阵地战为主,敌后战场多表现为游击战、运动战。抗战效果不同:初期中国军队虽在正面战场英勇抵抗,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敌后战场虽装备低劣但顽强抵抗,成为抗战中后期的中流砥柱。
(3)态度:历史地看待,不戴有色眼镜加以全盘否定;全面地看待,既不否定正面战场初期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也不否定其后期的消极影响。
高频考点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57
1.一个趋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2.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耕”“织”分离;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五个特点
(1)由单一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
(2)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生产方式产生。
(3)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工场发展为工厂。
(4)生产部门和流通方式发生变化: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起步;商品流通方式多样化。
(5)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等新兴社会阶层出现。
1.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轧车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B.光绪年间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C.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 D.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工业消失
解析:选C 上海一地的商业变化不能直接说明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故A项错误;仅靠轧车不能反映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小轧车……日可出衣十数斤……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可知,C项正确;仅靠轧花的变化,不能说明整个传统工业消失,故D项错误。
2.下表为1840年前与1856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单位:万包)对比表。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时间
总销售量
出口量(占总量%)
内销量(占总量%)
1840年前
6.4
0.9(14.06%)
5.5(85.94%)
1865年
10.1
4.4(43.56%)
5.7(56.44%)
1894年
16.02
8.32(51.94%)
7.7(48.06%)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57
解析:选C 材料显示生丝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没有显示在所有的出口货物中生丝业所占比重的变化,不能体现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使用机器生产,故B项错误;材料显示中国出口生丝比重越来越大,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故C项正确;由总销售量一列可以看出中国的生丝业发展迅速,故D项错误。
3.在工业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力量调动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下企业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A.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的第一座水力纺纱机
B.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
C.1902年荣氏兄弟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
D.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成立大生纱厂
解析:选B 抓住题干的关键词:依靠政府力量。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与题意相符,A、C、D三项都是民间力量(私人)创办。
4.1883年,某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
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C.兴办实业热潮迅速掀起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
解析:选B 材料与企业的分布无关,故A项错误;“数十万巨款”体现了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故B项正确;兴办实业的热潮出现在19世纪末,尤其是在甲午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企业的竞争激烈,故D项错误。
5.下表为清末1888年5个地区的雇工经营与土地出租的收益比较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 )
地区
土地出租收益/雇工经营收益
江苏南部
1.34
浙江杭州
2.79
广东汕头
1.56
湖北广济
2.05
山东莱州
0.83
A.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农业经营的资本主义化加剧 D.南方的土地比北方更加市场化
解析:选B 材料没有反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A项错误;1888年民族资本主义已经产生,但是从数值来看发展缓慢,故B项正确;题干表明当时存在土地出租但是没有体现出雇佣关系,没有反映出农业经营的资本主义化,故C项错误;题干无法说明南方的土地比北方更加市场化,故D项错误。
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57
材料一 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因其满足人们衣被之需的重要作用而为历代统治者所督导推广,到明代棉花已遍及全国各省区。……到了清代中叶,人口急
剧增长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推动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分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动各种农作物首先是粮食和棉花向着各自适宜的地区集中。……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而几乎“广布到全国的每个州县去了”,呈现出时人所称的“棉花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的景象。
——摘自《城乡产业互动与近代内地
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
材料二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棉纺织业的工业化,还缺乏可资利用的现存的手工业基础。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数,截至1895年底,“共为197 396枚,工作纱锭162 396枚,布机累积数4 008台,工作布机3 550台”。1895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据统计,“至民国2年(1913),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 812枚,其中华商651 676枚,日商233 448枚。全国布机9 389台,其中华商4 633台,日商3 546台,英商1 210台”。
——摘引自《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说明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到明代棉花已遍及全国各省区”“一方面推动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分散”“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而几乎‘广布到全国的每个州县去了’”可回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生活需要、政策推动、棉花自身种植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1895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并结合所学即可回答;第二小问从社会转型、抵制侵略、阶级基础等方面回答。
答案:(1)特点:棉纺织的范围日益扩大;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纺织部门。原因:人们生活的需要;政府政策的推动;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
(2)变化: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由工场到工厂。影响: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近代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高频考点六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期
特征
表现
57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前夕
从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层面,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权,发动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经历了学习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历程
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1.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在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和从属的。”下列思想或口号体现了这种社会观念开始改变的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解析:选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甲午战后,中国人“开始改变”应该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使林、魏等人意识到技不如人,因此转变了自满自足的社会观念,故B项正确;C项不能表明放弃自满自足的心态,故排除;D项的出现晚于B项,排除。
2.“鸿章当功名鼎盛之时,自恃过高……以为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制度,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炮、轮船、铁路、机器。故练兵不知有兵之本,筹饷不知有饷之源,支支节节,终无所成,皆由所取。”作者批评洋务派( )
A.骄傲自大,为个人捞取私利
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C.无勇气突破保守势力的阻碍
D.军事为重点,忽视民用工业
解析:选B 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比西方优越,只是在军事方面落后,因此只需要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不需要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这符合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作者批评洋务派在其指导下“终无所成”,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李鸿章捞取私利、缺乏魄力,故A、C两项错误;洋务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以发展民用工业为辅,故D项错误。
57
3.(2016·黄石调研)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有在矣。”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 )
A.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
B.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
C.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
D.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
解析:选A 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改革的鼻祖,其目的在于利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以减少顽固派的反对,推动维新变法,故A项正确;康有为“尊孔”是为了维新,推行西方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关于借鉴西方的信息,故C项错误;“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等信息表明康有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革,故D项错误。
4.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1月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但是要使我们的理想社会有实现之可能,第一步就得铲除现在的资本制度。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材料表明当时的共产党人( )
A.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
B.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基本国情
C.倡导苏俄的城市中心暴动道路
D.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观点
解析:选D 据材料“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可知,当时中国共产主义者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未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单纯照搬,强调阶级斗争与革命,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走苏俄式道路的问题,故C项错误。
5.1918年,《新青年》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新文学 D.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妇女的觉醒,与提倡民主科学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在封建社会下,妇女受到封建纲常礼教的束缚,因此材料中娜拉的觉醒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相关,故B项正确;C、D两项与题目不符,排除。
高频考点七 “一五”计划的实施
1.特点
57
(1)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
(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4)渐进性和长期性。
(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1.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解析:选C 三大改造在1956年底已经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是在1952年底,故B项错误;1953~1957年是“一五”计划实施时间,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如图为1950~1956年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示意图,对其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解析:选C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故A项错误;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B项错误;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材料中“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数据正是其反映,故C项正确;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7
3.(2016·惠州质检)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此决议目的是( )
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B 注意题干信息“1953年”“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可知是与1953年开始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关,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项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始于1979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中共十四大之后 D.改革开放初期
解析:选A 由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可推断此时期正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也照搬了苏联模式,确立计划经济,为后来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A项正确;“大跃进”时期已经实行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中共十四大之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
5.下表是20 世纪50 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院系调整前
院系调整后
法学院
建筑工程系
农学院
土木工程系
文学院
水利工程系
工学院
机械工程系
理学院
动力工程系
航空学院
电机工程系
-
无线电工程系
-
石油工程系
A.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适应“211 工程”建设的需要
D.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57
解析:选D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教育方针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不是对旧教育的改造,而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内部院系的调整,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我国还没有实施“211工程”,故C项错误;院系调整后理工科学院增多,满足和适应了我国“一五”计划中工业化的要求,故D项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摘自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
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
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等信息逐条分析即可。第(2)问,近代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发展长期受制于外国列强,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苏联奉行“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取得巨大的经济建设成果,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宝贵的建设思路;新中国初期,周边国际环境不利于国民经济建设,需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国家安全。
答案:(1)特点:历时长而成效低;受外国资本的压迫;行业发展不平衡。
(2)原因: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防建设急需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
高频考点八 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
57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1.《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小岗村的变化反映了( )
A.合作社经济有持久生命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
C.农村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
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小岗村从分田单干到土地再次集中的变化,不能说明合作社有持久的生命力,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小岗村的变化体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项正确;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是集体所有制,故D项错误。
2.(2016·荆州质检)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品的供应。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
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
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
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
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
57
解析:选A 据材料“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品的供应”可知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非单纯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故A项正确,C项错误;1979年尚未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故D项错误。
3.(2016·资阳模拟)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地推动中国的改革。那些“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外还包括( )
A.发表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B.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进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D.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选D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扎实推进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中心转向城市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正确。
4.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进入21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 )
A.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的产量
B.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
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
D.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选B A项说法本身错误;材料讲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点卖方市场地位的变化,实际上是在说明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故B项正确;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市场,故C项错误;21世纪初我国已经基本上建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故D项错误。
5.1993年3月到1998年2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0多个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这些立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保障企业的合法地位
C.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D.限制企业的不法行为
解析:选A 市场经济下市场是资源调配的主要手段,但市场调节有其局限性,因此要通过立法规范市场的行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立法,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A。
高频考点九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57
1.主权在民:雅典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城邦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雅典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等。
2.法律至上:雅典实行严格的法治,提出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3.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民主选举产生,都有一定任期。
4.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民众法庭等;雅典公民广泛参与民众法庭,对官员和法律进行监督。
5.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城邦为上、政治为本是雅典人的共识。
1.“由于原先的血缘家族被打破,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家族在城邦的代言人来维护其利益,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不得不亲自去到雅典城出席公民大会,否则,就意味着他们常常处于一种有权力但又无法行使的尴尬境地。”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改革措施是( )
A.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
B.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
C.全面实行职务津贴制
D.公民大会向雅典民众开放
解析:选B 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此时仍然是以四个血缘部落为基础,血缘家族没有被打破,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即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故B项正确;实行职务津贴制和公民大会向民众开放与农民权力行使的改变无关,故C、D两项错误。
2.(2016·新乡质检)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这表明雅典( )
A.政治环境阻碍人文思潮产生
B.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C.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
D.宗教势力操控政治生活
57
解析:选C 雅典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推动了人文思潮产生,不是阻碍,故A项错误;“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并不能说明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故B项错误;“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势力,故D项错误。
3.雅典每年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6 000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以秘密投票方式判决案件。这反映了( )
A.陶片放逐法的实施能力
B.雅典各部落轮流执政
C.雅典公民大会的盛况
D.雅典公民广泛参政
解析:选D 题干中并未提及陶片放逐法、各部落的执政方式及公民大会,故A、B、C三项错误;题干中年满30岁的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方式参与国家政事说明了雅典公民广泛参政的现象,故D项正确。
4.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与酒会联系在一起。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 )
A.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
B.众人都生活在城邦集体之中
C.个人都有参与城邦管理的权利
D.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行
解析:选A 据材料“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可知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5.(2016·徐州模拟)“接下来的公元前4世纪首先是一个政治上衰落的时代……(雅典)所有类型的人都可以跻身高层,政府办事机构的设置就是为了供人挑选,就像是一个市场上的货摊一样。”这一局面体现了( )
A.城邦制度优越 B.财产等级分明
C.地域选区合理 D.民主政治泛滥
解析:选D “接下来的公元前4世纪首先是一个政治上衰落的时代”没有体现城邦制度优越,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财产等级,故B项错误;地域选区合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雅典)所有类型的人都可以跻身高层……就像是一个市场上的货摊一样”说明了直接民主的弊端导致民主政治泛滥,故D项正确。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7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16世纪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大一统”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这个时期,实现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成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公民总数大约4万人。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 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在此期间,议事会每天需要通过抽签产生一名主席。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赌徒掷出某个点的概率都要大。还有陪审法庭,它让雅典30岁以上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听审经历。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摘自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
民主信仰的重塑》
(1)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中国与雅典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利弊。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分析作答;第二小问分别从文明特色、国家形态、经济基础、思想意识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社会、人民权力等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1)差异:君主专制;人民主权。原因:中国属于大陆文明,大一统帝国,集权思想,农业立国;雅典属于海洋文明,小国寡民,重视民主,工商业发达。
(2)中国: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但也容易引发腐败、损害民权。雅典:成为人类政治民主的源头,有利于保障民权;但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局限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高频考点十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是世界文明的宝贵遗产。
2.从形成上看:罗马法由最初伸缩性很强的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又随着罗马的扩张由公民法演变成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57
3.从内容上看: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4.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影响后世,是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为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也影响到亚洲、北美和非洲;其蕴涵的精神和原则具有永恒的社会价值。
5.从实质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1.(2016·韶关检测)在古罗马,指称“法”的有两个词:ius和Lex。ius指自然形成的法与习俗,Lex指有关命令和禁止的正确理性。由此可知,罗马法蕴含了( )
A.契约精神 B.民主思想
C.法不阿贵 D.制约平衡
解析:选A 根据“ius指自然形成的法与习俗”,即没有强行规定的、约定俗成的;“Lex指有关命令和禁止的正确理性”,是强行规定的。这两者都包含了契约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与平衡思想,故B、C、D三项错误。
2.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 )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弯处为十六尺。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A.保持道路畅通 B.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
C.规范人们行为 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
解析:选C 材料规范的相关行为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以及保护私有财产,故C项正确。A项仅是第一条内容涉及,并不是三则内容的共性;B项不是三则内容的共性;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贵族与平民的关系,故D项错误。
3.(2016·湛江调研)《查士丁尼法典》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使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
A.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B.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C.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D.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57
解析:选B 材料没有强调保护私有财产的神圣性,故A项错误;材料就打造戒指这个商业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权责划分,将不同的商业活动细化,力求做到经济活动的公平公正,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顾客是消费者,但是材料没有偏向消费者,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对交易过程中具体行为的关注,不是只注重形式,故D项错误。
4.“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的新法律。”这个“新法律”是指( )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选B 《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人,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包括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的一切自由民,故B项正确;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人,故C项错误;在查士丁尼法典之前,万民法已经出现,不符合“新法律”的限制,故D项错误。
5.(2016·南京调研)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具有( )
A.开放性和灵活性
B.巩固统治缓和矛盾
C.随意性和实用性
D.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解析:选A 根据材料“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也不是……而主要是……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知裁判官和法学家根据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对罗马法批判性继承发展,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故A项正确;巩固统治、缓和矛盾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罗马法根据裁判官司法实践和法学家理论一步一步完善,最终使罗马法成为司法实践性较强、理论本身合理的法律,不是随意性,故C项错误;维系帝国影响深远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高频考点十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时间
国王
议会
内阁
“光荣革命”前
拥有几乎一切权力
批准征税权
最高咨询机关
主要拥有行政权
立法权等;高于王权
57
《权利法案》颁布后
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18世纪中叶内阁制形成后
“统而不治”
又拥有了行政监督权
行政权
19世纪70年代后
-
权力缩小,失去绝大部分立法提案权、一部分立法权及财政权,行政监督作用缩小
权力膨胀,拥有行政权、绝大部分立法提案权、一部分立法权及财政权,议会对其行政监督作用减小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
C.政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D.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解析:选D 英国确立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表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非有名无实,故B项错误;政变已经实现限制王权的预期目标,故C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仍然拥有最高行政权,君主立宪制还不够完善,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故D项正确。
2. (2016·长春模拟)历史学家马克·汤普森指出,除了决定王位继承人,《权利法案》“只是陈述了已经存在的法律条款,仅仅维护了英国人民已经合法取得的权利”。材料表明该法案( )
A.是英国首部成文宪法
B.未解决王权的限制问题
C.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
D.阻碍英国的民主化进程
解析:选C 迄今为止,英国都没有一部成文的宪法,最早具有宪法性的文件是《大宪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除了决定王位继承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军事权、财政权等,对王权进行了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权利法案》除了在王位继承方面有创新以外,只是将原有法律进行汇编,具有浓厚的保守色彩,故C项正确;《权利法案》在法律上确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故D项错误。
57
3.(2016·巴中调研)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人增加到88.8万人,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例从大约2%增加到 3.3%。这说明议会改革( )
A.使人民群众大量获得普选权
B.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权
C.使民主范围有所扩大
D.结束了不平等的选举制度
解析:选C 题干中信息并不能体现出人民群众大量获得普选权,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权扩大,故B项错误;题干中“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例从大约2%增加到3.3%”说明民主范围有所扩大,故C项正确;题干中信息并不能体现出结束了不平等选举制度,故D项错误。
4.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材料“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受法律的限制,体现法律至上的原则。所以答案选A项。B、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5.英国学者斯宾塞称议会主权为“伟大的政治神话”,他明确指出:“过去,自由主义的功能在于对国王的王权加以限制。今后,自由主义的功能将是对议会的权力加以限制。”英国出现这一情状是在( )
A.英国两党政治形成后 B.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
C.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后 D.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后
解析:选D 题干中“过去,自由主义的功能在于对国王的王权加以限制。今后,自由主义的功能将是对议会的权力加以限制”说明英国这一时期议会权力进一步扩大。英国两党政治形成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故A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故B项错误;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故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以后,内阁日益权重,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故D项正确。
高频考点十二 美国1787年宪法
57
1.是成文宪法:该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开创了西方国家制定成文宪法的先河,也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美国宪法是世界上适用时间最长的宪法,历时已有200多年。
3.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这三权之间分立的状态十分明显,同时又保持着一种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关系。
4.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5.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1.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们希望( )
A.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B.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
C.参议院行事更加审慎严谨 D.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
解析:选C “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冷一冷”,表明参议院从程序上使立法更严谨,故C项正确;A、B两项题干未涉及,排除;“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上述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
A.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C.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解析:选B 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1787年宪法规定了联邦政府、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拥有极大的权力,其权力是凌驾于州权之上的,这说明上述规定的意图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联邦政府各机构的权力,没有突出各机构相互制衡的关系,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错误。
3.有学者说:“美国的国家结构并不是单纯的联邦制,而是一种联邦制复合政体,既具有联邦制的特点,又具有单一制国家的特点。”此观点主要依据美国( )
A.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各州政府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57
C.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联邦政府权力与州权相互制约
解析:选D 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只体现在宪法规定范围之内,不是所有的联邦权力都高于州权,故A项错误;各州政府拥有高度的自治权符合美国政治的实际情况,但是不能全面说明材料观点,故B项错误;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美国各级政权的权力分配原则,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联邦制下美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有一定的管理权力但是不能完全控制地方,从而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权力与州权力相互牵制的政治格局,故D项正确。
4.波提亚斯法官1994年由克林顿总统任命为联邦法官。2007年受到联邦调查局调查,他的罪名包括收受贿赂、向国会撒谎、用假身份申请破产等等。如罪名属实,按照美国宪法,波提亚斯法官将( )
A.由联邦法院审判并解除其职务 B.由总统发布命令并解除其职务
C.由国会弹劾并解除其职务 D.自动解除职务
解析:选C 美国联邦法院和总统都无权解除联邦法官及其职务,故A、B两项错误;美国联邦法官由总统任命,但必须征得国会的同意,因此在联邦法官因违法免职时也必须经国会弹劾并解除其职务,故C项正确;美国联邦法官无权自动解除职务,故D项错误。
5.托克维尔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历史国情
C.联邦宪法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艺术品
D.联邦宪法排除外部思想影响独创发明
解析:选B 据材料“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可知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特的国情决定了美国宪法的与众不同,故B项正确;联邦宪法对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都是极好的借鉴,并不是一件中看不中用的艺术品,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联邦宪法排除外部思想影响独创发明,故D项错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经过4个月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57
材料二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55名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的构成特点,并指出这一特点带来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材料二,简述其具体表现。
(3)概括指出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可以推断出代表的广泛性;第二小问可从“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及宪法对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等视角进行综合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中的“制裁”“否决”等信息直接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进行概括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三中“妥协”“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以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等文字信息中直接概括;第二小问,先依据材料三中“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等达成的妥协”等信息归纳美国的答案;然后联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完善再进行举例。
答案:(1)特点:制宪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作用:使得制定出来的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能认真而且长久遵循;使宪法有相对稳定性,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2)关系:分权制衡。表现: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联邦国家内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间;具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
(3)观点:善于妥协的民族才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说明:美国立法中实现了大州与小州的妥协、南部与北部的妥协,使美国建立起现代民主;英国“光荣革命”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走上议会民主道路。
57
高频考点十三 工业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与科学技术
结合的程度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自然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产业结构
侧重
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确立资本主义工厂制度
重工业为重点,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如钢铁工业、机械加工业、电气、化工、汽车、石油等
广度及深度
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
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影响
开辟“蒸汽时代”,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迎来“电气时代”,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据记载,1788年卡特莱特在建造新棉纺工厂时曾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被称为“革命工厂”。这说明( )
A.资本家醉心于生活享受
B.劳资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C.技术的革新被日益轻视
D.企业经营管理走向规范
解析:选D 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是规范企业管理的重要表现,而“革命工厂”表明之前没有这些部门的存在,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日趋走向规范,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生活的享受,而是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工业革命下劳资双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管理方式的革新,但是不能说轻视技术革新,故C 项错误。
2.(2016·湛江调研)19世纪后期,一架珍妮纺纱机的价格约相当于一个英国纺纱工人134天的工资;在法国,相当于311天的工资;在印度则会更多。材料主要说明( )
A.采用机器导致失业大增
B.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效显著
C.英国出口机器获利更多
57
D.落后地区更应该采用机器
解析:选B 材料中看不出失业率增加的情况,故A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使用日益普及,也就带来了机器使用成本的相对下降,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机器出口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客观交代了不同地区机器使用成本的信息,没有提到机器与落后地区的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3.以下为英国不同时期人口数据表,推动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最主要动力是 ( )
时间
总人口 (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600年
411
33.5
8.15
1700年
506
85
17.0
1750年
577
121.5
21.0
A.商业革命推动 B.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工业革命兴起 D.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解析:选B 商业革命指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题目无关,故A项错误;1600~1750年,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农田变成牧场,农业人口相应减少,农民涌入城市务工,所以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引起了人口比例的变化,故B项正确;1760年工业革命兴起,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确立海上霸权与人口比例的变化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4.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解析: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生产力提高,生产规模扩大,投资需求提高,公司制应运而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故D项正确。大航海时代是指新航路开辟时期,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蒸汽时代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5.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吨)。下列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国家
1871年
1900年
煤炭
钢铁
煤炭
钢铁
英国
117.0
6.7
225.0
13.9
57
德国
37.9
1.75
149.8
15.1
美国
41.9
1.77
240.8
24.0
A.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停滞,被美德赶上
B.三国煤钢产量的多少反映了其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
C.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发展最快,主要是因为完成了统一
D.英国比美德更重视石油等新能源的开采和新技术的应用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国家。英国的煤炭、钢铁产量是增长的,故A项错误。美德两国在世纪之交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C项错误。图表中体现不出英国对新能源和新技术的重视,且英国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不及美德,故D项错误。
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版《世界史》一书中有关“工业革命”内容的目录摘编。
世界史
……
第三十三章 工业革命
1.什么是工业革命855
2.新的纺织机器857
3.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864
4.煤和铁866
5.汽船和火车869
6.寂静的家875
7.荒芜的村庄878
8.工业巨头884
……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修改建议可结合目录内容,利用工业革命的相关成就和史实,适当加以说明即可。
答案:建议1:在“1.什么是工业革命”目录下增加“英国社会工业发展环境的具备”一子目。
修改理由:工业革命是英国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具备的产物,没有对这些社会环境知识的了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建议2:在“7.荒芜的村庄”目录下增加“喧闹的城市”一子目。
修改理由: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城市的空前繁荣和扩大是工业革命成就的主要体现之一。(言之有理即可)
57
高频考点十四 罗斯福新政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中的减少农业耕地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共同反映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这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1.(2016·河池期末)罗斯福指出:“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材料反映出( )
A.经济危机造成大量工人农民失业
B.罗斯福正视美国经济严峻的现实
C.美国社会矛盾尖锐,革命一触即发
D.罗斯福已找到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艰苦劳动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故A项错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所得甚微……眼前的暗淡现实”可见罗斯福正视美国经济严峻的现实,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革命一触即发”,故C项错误;罗斯福指出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未涉及“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故D项错误。
2.1934年美国政府通过了《银购入法》《购银法案》《白银国有令》等法案,这些法案以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发行银券、白银收归国有等为主要内容。这些举措导致的结果之一是( )
A.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B.强化了美国的金本位政策
C.使世界白银价格跌势加快 D.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7
解析:选A 材料中收购白银、禁止白银出口等政策在国民党统治前期有可能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故A项正确;强化了美国的金本位政策是美元贬值,故B项错误;提高银价收购白银等措施不会使世界白银价格跌势加快,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而不是对世界经济影响,故D项错误。
3.(2016·佛山检测)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情况。该表反映出( )
年份
金额(百万美元)
年份
金额(百万美元)
1933
1 223
1937
2 654
1934
2 381
1938
3 237
1935
2 533
1939
3 185
1936
3 119
A.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美国得到运用
B.美国财政赤字现象有所减轻
C.新政规范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秩序
D.新政的着眼点是缓解供需矛盾
解析:选A 表格信息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不断扩大社会救济及公共工程的投入,突出地反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利用投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发展,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在美国的具体运用,故选A项。新政增加了公共开支,增加了美国的财政赤字,故排除B项;新政并非恢复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排除C项;新政整体上的着眼点在于缓解供需矛盾,在材料中无全面的体现,排除D项。
4.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规定说明( )
A.资产阶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当时的社会矛盾尖锐
C.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解析:选B 结合时间“1933年”可知,此时美国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工人与雇主谈判,雇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等规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故本题选B。由“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可知资产阶级减轻对工人的剥削,故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是在坚持自由企业制度下实行的,故排除C项;D项明显不正确,故排除。
5.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出:“罗斯福新政就像一幢有好多房间的大厦,随时准备欢迎到访的客人,让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安全感。”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 )
A.在理论上弥补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缺陷
B.在理论上否定了自由放任的经济运行模式
C.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克服经济危机的方法
D.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转提供了成功经验
57
解析:选D 材料不能反映出“在理论上”,故A、B两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不能“克服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一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故D项正确。
高频考点十五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1.强调发展生产资料是苏联工业化方针的突出特点。为了保证苏联经济独立,使苏联不致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就必须坚持国家工业化的方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同时,在扩大社会主义工业时,必须严格同市场容量和国家财政力量相适应。
2.依靠内部积累,厉行节约是解决工业化资金问题的唯一道路。苏联内部积累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国营企业的利润、向农民征收农业税、增产节约等。
3.在强调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同时,十分重视利用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来加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1.张建华教授所著《红色风暴之谜》载: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
C.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解析:选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取代,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而材料中“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正确;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没有涉及建设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内容,故D项错误。
2.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57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故A、B两项错误;苏联是通过农业集体化将农业的大量积累抽出投入到工业中,从而解决工业化资金的,故C项正确,D项错误。
3.(2016·洛阳质检)1931年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销量的1/3,193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0%。以上史实表明( )
A.苏联经济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新经济政策大大促进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政策
D.苏联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外开放
解析:选D 材料只体现苏联进口外国机器,不能表明苏联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192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到西方国家的敌视,故C项错误;1931年和1932年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工业化时期,从苏联大量进口机器,可知苏联发展工业化时与世界接轨,故D项正确。
4.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低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材料反映出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迅速,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发展缓慢,这反映出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A项错误,B项正确;忽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
5.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57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地方经济发展失衡,没有体现部门失衡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弊端,不是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故B项错误;从材料“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说明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故C项正确;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与材料“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不符,故D项错误。
57
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重庆调研)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
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
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
解析:选A 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处于古代中国三皇五帝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于春秋战国之后,故B项错误;个体小农经济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2.国学大师钱穆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该制度( )
A.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
B.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元朝重要的政治创新
D.明确了宰相之间的职责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解析:选C 根据“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只有中央临制地方”可知,该制度为元朝的行省制。A项为分封制的意义,B项为郡县制的意义,C项为行省制的意义,D项为三省六部制的意义。由此可知,C项正确。
3.(2016·海珠模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发展为时代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57
解析:选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百家争鸣,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故A、B两项错误;秦朝时期选官制度主要是军功爵制,未形成文官体系,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成为文官体系统一的意识形态,故D项正确。
4.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的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
B.“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C.“宋人尚意”是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
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
解析:选C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体现出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代书法重视法度,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是“重文轻武”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元明时期,书法偏重于摹仿,是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阅读下列晚清时期外国领事馆给其本国国民颁发的护照的具体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该护照( )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
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
A.颁布的依据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B.证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便利列强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D.促使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解析:选C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以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外国禁止中国人到外国游历的不对等内容,体现不出片面最惠国待遇,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清政府压迫人民完全为外国列强服务的内容,不能表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B项错误;护照内容表明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十八省份游历,可见便于列强势力深入内地,故C项正确;晚清时期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列强享有特权,中国法律对外国人没有约束力,故D项错误。
6.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
A.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
B.阶级成分日趋复杂
C.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
D.世界市场日益形成
57
解析:选A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出于此目的,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各种新思想,故A项正确;阶级成分日益复杂不见得就要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西方新思想是否涌现与中国是否学习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日益形成主要是经济活动,故D项错误。
7.下表为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变化表。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 )
类别
1921年
1936年
年平均增长率
轻工业
44.1%
30.7%
5.46%
重工业
54.6%
62.9%
9.94%
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
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
解析:选B 材料无法体现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且该说法本身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1936年较1921年重工业比重上升,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抗日积累战备,奠定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故C项错误;材料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的数据变化幅度不大,不能说明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故D项错误。
8.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解析:选B 1953~1957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而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是根本性的因素。故选B。
9.“虽然(雅典)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但由于它又是立法机构,所以它可以变更法律,让法律为其现政服务。”这说明古代雅典( )
A.确立了以法治国理念
B.实际上是“人治”政治
C.公民大会缺乏行政权
D.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57
解析:选B 材料信息“由于它又是立法机构,所以它可以变更法律,让法律为其现政服务”可知,实际上法律成为公民大会进行人治的工具,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现政”说明公民大会具有行政权力,故C项错误;现行法律可以根据现政需要进行修改,说明法律缺乏法制性而非强调其灵活性,故D项错误。
10.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 )
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
B.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
解析:选D 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近代君主立宪政体,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可知议会是重申限制王权而不是开始要求,故B项错误;责任内阁制确立于《权利法案》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可知《权利法案》赋予议会高于王权的法律依据,故D项正确。
11.1933~1944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有22 842到25 535人,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 000至17 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 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
B.经济大危机波及美国的知识界
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
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
解析:选C 材料强调的是罗斯福政府的移民政策,而非欧洲知识难民涌入的原因,故A项错误;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知识界的影响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B项错误;罗斯福政府将美国本土的一些就业岗位让给欧洲知识难民,可见其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故C项正确;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D项错误。
12.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①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②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保证公平交易;如果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建设出现困难,可以向③申请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④的规定对所有成员有严格的法律约束。①②③④分别是指( )
一轮复习再回顾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历史
57
A.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世界银行
B.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
C.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
D.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
解析:选B 关贸总协定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世界银行宗旨是为成员国提供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对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评审,以保证其合法性,其规定对成员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故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
13.(2016·汕头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京城设有三个最高管理机构,它们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直接在皇帝的领导下工作,制定政策;门下省审议中书省的决议,必要时,将决议驳回中书省重新考虑;尚书省负责贯彻执行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决议。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礼部。礼部被授权掌管文职人员的考试。
材料二 出自宪法大厅的那个文件是为了抑制民众的民主政治而精心拟定的。其主要特点是制订了完善的制约与平衡制度。四个独立的政府机构——众议院、参议院、总统和最高法院——将通过不同的方法被选定,它们的任期各不相同。……两院制、总统否决权和最高法院。两院制规定参议院可以制止过于冲动的众议院;至于总统否决权,国会能以三分之二的反对票使之无效;而最高法院则拥有对国会的司法审查权。长达十六周的辩论于1787年9月17日结束后,制宪者来到市立饭店共进在一起的最后一顿晚餐,这时,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来自豪地估量他们的劳动成果。宪法将十三州联合在一起,组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持久的联邦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唐朝中央政府管理体制是什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
(2)材料二中的中央政府体制与材料一有何本质不同?分析其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13分)
57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政治制度。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唐朝)京城设有三个最高管理机构,它们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可以从唐朝的繁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方面考虑。第(2)问,第一小问先判断材料二指的是美国民主共和制,然后从两者的阶级本质和三权分立方面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可以从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三权分立体现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体现启蒙思想的人民主权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1)体制:三省六部制。影响: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完善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为此后历朝所沿用。
(2)不同:前者是君主专制体制下的集体宰相制,三省相互牵制与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后者是近代美国联邦共和政府中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与制衡。现实意义:联邦制加强了国家权力,有效防止了国家的分裂,维护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代议制则体现了近代以来的人民主权原则;三权分立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中国形象经历了漫长的被轻蔑时代。在西方人眼中,当年那个遍地黄金的王国变成了肮脏、贫穷和任意拿捏的东亚病夫。……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西方才开始正视中国,但也是在迷惑中反复。对今天的中国崛起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焦虑。
——摘编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
据材料指出西方对中国认知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形成不同“中国形象”的因素并予以说明。(12分)
解析:第一小问可以结合材料归纳出从仰慕到蔑视再到正视、焦虑;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国家实力对比、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和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差异归纳;第三小问分别结合古代、近代、现代中国和欧洲的国力说明实力的变化,从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说明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从东西方不同时期的历史和现实说明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
答案:变化:从仰慕到蔑视再到正视、焦虑。
因素及说明:中、西综合实力的变化。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达,手工技艺高超,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明清以后,中国政治日益腐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西方在古代落后于中国,进入近代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东方从属于西方,当今,发展却有限。
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中国古代实行朝贡外交,明清又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限于感知认识;近代更多看到的则是中国的愚昧落后,没看到中国的进步和抗争;当今看到的更多是中国的崛起,却很少看到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与愿望。
57
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西方中心论突显;当代,面对中国的发展,有的国家不愿接受自己被赶超的现实,为遏制中国而故意渲染中国威胁论。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
“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
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文革’结束后几年……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 “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等信息可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可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中户籍制度改革可促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这一现象,从劳动力资源配置、对改革开放的作用、对城市化的作用、对社会秩序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趋势: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背景: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
(2)意义:有利于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有利于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稳定社会秩序等。
5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到17世纪的英国还是一个较小的农业国,人口约有四五百万。从国家综合实力上看,当时的英国只是一个弱国、小国。但是如以资本主义在工商业、农业中发展的程度来衡量,它又是处在欧洲的前列。……随之诞生了一支资产阶级队伍,他们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是“君权神授”的鼓吹者,宣称国王只对上帝负责。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就把近100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主权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建立,最高权力从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群人手里。……议会发布了一项《权利法案》,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其中多数条款都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只有议会才可以征税,臣民可以自由地请愿,议员可以自由地发表政见,议会应该定期召开等等。但将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集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权利法案》因此成为“英国宪政”最重要的奠基性文件之一,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再打下一个基础。
——摘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革命的原因。(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变化。(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问,根据材料“以资本主义在工商业、农业中发展的程度来衡量,它又是处在欧洲的前列。……随之诞生了一支资产阶级队伍,他们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是‘君权神授’的鼓吹者”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议会发布了一项《权利法案》”“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再打下一个基础”从权力的变更、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等方面概括即可。
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资产阶级控制了议会,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斯图亚特王朝宣称“君权神授”,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于国王。
(2)君主制转向君主立宪制;议会权力大于国王权力;人治转向法治;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7
材料一 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由英国人开创的许多事业,现在的老大居然是德国人,比如在电缆行业、化学工业。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于是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1913年,它已经超过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二 在世纪之交,外交大臣比洛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路德维希说:“从1870年到1917年几乎有半个世纪之久,德国的中小学校和大学一直在庆祝纪念色当的胜利,用以培育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在一战爆发时,大多数人投票支持战争。而德国的战争目的早就列在一本秘密的备忘录中:吞并布里耶矿区,削弱法国,使比利时、卢森堡和俄国统治的非俄罗斯民族都对德国俯首称臣,并建立一个以德国为领导的欧洲关贸和经济同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崛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及带来的启示。(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注意题干“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德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脱节,导致德国和掌握世界殖民霸权的英国矛盾尖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要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培育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吞并布里耶矿区,削弱法国,使比利时、卢森堡和俄国统治的非俄罗斯民族都对德国俯首称臣,并建立一个以德国为领导的欧洲关贸和经济同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主要从和平发展、树立正确战争观与和平观等方面回答。
答案:(1)原因:德国的统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影响:德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促使其要求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德国与掌握世界霸权的英国之间矛盾尖锐。
(2)原因:统治者企图以战争手段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德意志的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民族主义氛围等等。启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与和平观。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蒙恬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他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蒙恬又根据“用险制塞”以城墙来制衡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同时,蒙恬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还建立了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又于公元前211年,发遣三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一带垦殖。另外,蒙恬又派人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
57
材料二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史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恬为加强边防采取的措施。(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6分)
解析:第(1)问,直接根据材料中“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还建立了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发遣三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一带垦殖”“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概括即可。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中“固轻百姓力矣”“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得知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的评价存在的问题。
答案:(1)驻守军队,武力反击;修筑要塞,连接长城;推广郡县制,建立行政机构;修筑直道,改善交通;调配人力,垦殖固边。
(2)司马迁认为蒙恬修筑长城,加重人民负担,忽视民生。司马迁看到了统一之初民力有限,但忽略了匈奴危及边疆以及修长城对中原地区的长久安定的重要意义。
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湛江调研)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
A.脆弱性 B.封闭性
C.再生性 D.落后性
解析:选C 动乱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都会产生打击,材料中只是涉及动乱对农业的影响,不能据此证明农业的脆弱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遭到打击”“恢复”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的再生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关于小农经济落后的信息,故D项错误。
2.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 )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57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秦汉
117(全国)
5.72
魏晋
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3.85
1.925
1.925
续表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隋唐
124(北方)
328(南方)
6.42
3.21
3.21
A.南方地区逐渐开发
B.北方经济盛极而衰
C.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解析:选A 据表格中粮食亩产水平来看,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有明显上升,故A项正确;据表格可知北方经济也有发展,但尚不足以说明北方经济盛极而衰,故B项错误;据表格可知南北经济有一定的差距,而非趋向平衡,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趋势,但还不足以说明已经南移,故D项错误。
3.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遇有征战时命将出师。卫所兵制的建立( )
A.促进了义务兵役制的建立
B.威胁了当时的中央集权
C.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
D.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权力
解析:选D 材料说明驻军和出师,未涉及“征兵”,故A项错误;卫所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而非“威胁”,故B项错误;国家“军力分驻在各地”,而非地方武装,故C项错误;“平时把军力分驻……有征战时命将出师”,兵将分离,有利于防止将领权力膨胀,故D项正确。
57
4.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令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解析:选A 古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学源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思想,并以此维护统治,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天文知识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故B项错误;统治者重视天文学是利用天象蒙蔽百姓维护统治,C项是禁止民间研习天文学的原因,不是对材料的全面体现,故排除;古代中国天文学有很多先进的成就,故D项错误。
5.(2016·资阳模拟)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解析:选D “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体现了清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对主权的出卖,体现了清政府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C两项在题干中未涉及。
6.学者马勇认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评价正确的是( )
A.弘扬了民主意识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结束了专制独裁
D.确立了民主宪政
解析:选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反帝,列强在华势力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此后北洋军阀统治依然专制独裁,故C项错误;袁世凯破坏民主宪政,造成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的现状,故D项错误。
57
7.1944年,几乎所有在延安的西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这个中国充满希望,没有饥饿,没有失败主义情绪。延安使人感到未来的中国已经在今天出现。”西方记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巨大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中共的坚持抗战赢得尊重
D.国共两党之间的精诚合作
解析:选A “充满希望,没有饥饿,没有失败主义情绪”的延安,不同于国统区,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反映出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巨大,故A项正确;题干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共的坚持抗战、国共两党之间的精诚合作均无关,故B、C、D三项错误。
8.下列为某书的目录(部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这些数字是当时产量的如实记录
B.这本书出现在我国三大改造时期
C.这反映出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这表明人们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解析:选D 这些数字违背客观事实,不是“如实记录”,故A项错误;“卫星”“公共食堂”等信息,表明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但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这些违背客观事实的数字,表明人们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故D项正确。
9.有的学者认为,“罗马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暴力无条件地强加于对方的命令”。这突出反映在( )
A.智者学派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和颁布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
D.苏格拉底服从法庭判决被处死
解析:选B 智者学派形成于古希腊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罗马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的信息可知与《十二铜表法》有关,故B项正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文件,不符合“罗马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所体现的时间,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属于古希腊哲学家,与罗马法无关,故D项错误。
57
10.美国制宪会议的许多代表认为民众“动乱多变”,主张“人民尽量少管政府的事”,华盛顿也呼吁代表们不要仅仅“为了取悦人民”而制定文件。下列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大法官的产生和任期
B.国会议席的分配方式
C.有关分权制衡的内容
D.种族歧视的相关内容
解析:选A 大法官不经民主选举,由总统直接提名,国会审核,任期也为终身制,故A项正确;国会的议席受各州人口多少或民众意见左右,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分权制衡强调各部门之间的牵制与平衡,是保证人民主权的重要手段,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种族歧视问题与题干所述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
11.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 )
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
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
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解析:选A 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实质是加强了企业的自主权,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修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没有完全承认市场调节,故D项错误。
12.(2016·荆州模拟)1974年6月26日,欧洲共同体八国(爱尔兰除外)和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材料表明,西欧对欧美关系有了新的定位,这主要表现在( )
A.摆脱西欧防务对美国的依赖
B.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
C.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
D.加强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
解析:选B 据材料“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可知未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故A项错误;据材料“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可知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故C项错误;据材料“和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可知并不是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故D项错误。
5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张骞两次通西域,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其称为“丝绸之路”,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二 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黄金、白银等可以充当货币的贵重金属进行商品交易,但西欧本土的金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人相信东方遍地黄金,对东方充满幻想,点燃了欧洲人到东方寻金的热情。西欧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增强国力、获得财富,都纷纷支持远洋探险活动。从1487年迪亚士首先开始探索到东方的线路,到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沿着哥伦布的航路,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民族各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材料三 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4年11月8日他在讲话中指出:第一,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第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区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第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未来5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2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5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构想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条件。(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的异同。(12分)
(3)有人将我国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家战略海外投资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说法进行评析。(8分)
57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新航路开辟、新中国的对外开放。第(1)问,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西汉时期的对外政策等方面回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相同点主要从作用、影响等角度回答,不同点主要从背景、目的、方式、内容、结果等方面回答。第(3)问,可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首先要说明这一说法不正确,然后从目的、作用等方面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西汉国力强大;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张骞通西域的促进;西汉政府开明的政策;中西交往的内在需求及各社会阶层的努力。
(2)相同点:都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不同点:背景不同:汉初封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相对安定的环境和少量的物质文化交流;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目的不同:汉初为解决匈奴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故丝绸之路初期更多出于军事需要和政治目的;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更多出于经济目的。交往方式不同:丝绸之路以友好往来为主;新航路开辟则以暴力侵略掠夺占多。交流内容不同:丝绸之路以土特产品,如丝绸、茶叶、香料等为主;新航路以金银、劳动力、廉价商品原料等为主。结果不同:丝绸之路使双方受益,但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则完成了它的使命;新航路开辟对西欧来说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利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对亚非拉来说意味着贫穷和灾难。
(3)把我国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家战略海外投资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种说法不合理。“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以扶持和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我国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家战略海外投资,是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为基础的,体现的是和平、合作、共赢的精神。其不合理之处在于用“冷战”的思维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及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
14.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上海衙门百姓跪官 民国初年躬身问候
比较四幅图片,提取两项有关社会生活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相关内容。第一小问,根据四幅图片信息从社交礼仪、服饰以及是否留辫等方面把握。第二小问,要结合晚清以及民国初年的时代背景,联系相关史实,诸如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等展开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57
答案:信息1:晚清时期为跪拜礼,民国时期改为鞠躬、握手礼。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和政府政策影响,礼仪简化,体现出自由平等精神。
信息2:晚清时期男装为长袍马褂,民国出现西装或中山装。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和中国社会的开放,西方的服饰文化影响中国。
信息3:晚清时期男子结辫,民国时期剪除辫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法令,革除结辫陋习。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常饮酒争功,大呼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便提出“起朝仪”。经刘邦同意,叔孙通从鲁征集三十人,加上刘邦左右的学者及其弟子百余人,参照秦仪,制订出新的朝仪。
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贺,起用新定朝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加仪者辄引去。竞朝置酒,无敢谵失礼者。这一套朝仪,不只是一套仪式,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于是刘邦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封功臣和定朝仪都是刘邦开创帝业中的大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制定“新朝仪”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制定“新朝仪”的影响。(8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常饮酒争功,大呼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及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叔孙通从鲁征集三十人,加上刘邦左右的学者及其弟子百余人……制订出新的朝仪”并结合所学逐条分析。
答案:(1)汉初功臣缺乏礼仪的约束;建立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树立皇帝独尊地位的需要。
(2)强化了皇帝的权威;规范了统治集团的等级秩序;有利于以后儒学思想的复兴。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优先”,还是“法治优先”,指示了西方政治民主化的两种选择,而近代美国政治可谓“法治优先”的典型。在费城制宪会议上,代表们提及“民主”往往将其与“罪恶、暴政、过分”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甚至直言独立后美国的动荡“正是起因于民主的骚乱与愚蠢”。
——佟怀志《民主与法治的冲突及其均衡》
57
材料二 制宪者们期望建立一个类似于希腊但又有别于希腊的纯粹民主制的政府架构,最后创立了共和制政府形式:人民拥有选举权,但实际的决策权掌握在政治精英手里,由精英来打理国家的重大事务,大众与政府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将民众的躁动不安与变化莫测、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决定力等不良因素进行了有效隔离,真正的“人民”并未出场。
——孙国平《美国宪法三大基本价值观的历史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证明大革命时期法国倾向于“民主优先”还是“法治优先”?上述倾向受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怎样体现“法治优先”的?并分析其“法治优先”的取向有何消极性?(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两个名词的定义,结合法国当时雅各宾派专政的史实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倾向于“民主优先”;第二小问思想家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提及美国最后创立了共和制政府形式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概括出联邦制、共和制、分权制衡、国会两院制、选举人团制等;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真正的‘人民’并未出场”可知精英主义倾向,结合1787年宪法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的平等权利可知其消极之处。
答案:(1)雅各宾派专政证明民主优先。思想家:卢梭。
(2)体现:联邦制、共和制、分权制衡、国会两院制、选举人团制。消极性:精英主义倾向;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的平等权利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纳粹政权的恶行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在大部分德国城镇,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火车站和公共事业设施被毁。粮食供应紧张,燃料缺乏,饥饿和寒冷成了居民的主要威胁。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
——摘编自《解放日报》
材料二 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 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指的是什么事件?如何理解其“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句话?(9分)
57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直接判断是二战的影响;第二小问充分利用材料一分析,以句号分层,逐条分析概括回答。第(2)问, 根据材料二陈述的史实可概括出大国反思战争、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和塑造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还可以结合所学从国际争端解决方式等方面分析。
答案:(1)事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灾难:物资短缺;道德下滑;经济秩序混乱;周边国家敌视情绪严重;能源短缺,企业等停产。
(2)大国深刻反思战争;政府主动承担战争责任,致力于发展经济;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塑造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采取和平协商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宋教仁案以后)孙中山将袁世凯定性为“独夫民贼”,并谴责袁世凯“改毁约法,解除国会,停罢自治,裁并司法,生杀由己,予夺唯私;侦谍密布于交衢,盗匪纵横于邑都;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军府艰难缔造之共和,以是坏灭无余,而贼恶盈矣!”
——《近世人物传记——袁世凯》
材料二 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的第一功臣,自然是袁世凯。袁世凯最初也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反对,革命派的方法显然是二千年“农民革命”的继续,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变革不仅仅是打倒一个皇帝的问题,而是要彻底改变皇权体制,在中国实现“宪制体制”。袁世凯时期,实际上不仅北京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共和和民主时期,也是中国共和和民主时期的开创初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按照和平过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共和制,而且民族工业此时也进入第一个真正的春天。
——于永年《重读袁世凯》
(1)材料一、二对袁世凯的评价有何不同?分析其原因。(10分)
(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袁世凯?(5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袁世凯的评价和认识。第(1)问,材料一否定袁世凯,从袁世凯“以个人利益为本,缺乏现代国家意识和法制观念”的角度来评价袁世凯;材料二肯定袁世凯,从袁世凯“所作出的相关重大事迹”的角度来评价袁世凯。第(2)问,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评价时要注意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要全面、客观、公正地去认识。
答案:(1)材料一:否定袁世凯。原因:实行专制主义,窃取中华民国果实,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滥杀无辜,结党营私;缺乏现代国家意识和法制观念。
材料二:肯定袁世凯。原因:革命前主张君主立宪制;通过和平过渡,维护共和;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2)把袁世凯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准。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