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教案(岳麓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高考历史一轮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教案(岳麓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4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考点1| 英国的制度创新 ‎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1)背景 ‎①历史渊源:13世纪初《大宪章》签署,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议会制度。‎ ‎②经济基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③阶级基础: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壮大。‎ ‎④政治前提:1640年开始资产阶级革命,最终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3)影响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实行议会与国王的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③英国社会由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2)原则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发展: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4)影响: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 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的时间 20‎ 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王失去行政权是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 ‎3.完善——议会改革 ‎(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表现:通过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3)影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4.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基础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 英王 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 内阁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首相 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责任内阁制与选举权的扩大 史料一 英国政治权力结构图 史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③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④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学会读史]‎ 史料一中的英国政治权力结构图形象地反映了英国国家政治权力的组成及君主、内阁、下院、上院的相互关系。①反映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②说明英国下院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史料二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断完善,省略号前后分为两个层次,‎ 20‎ 省略号前③指根据《权利法案》初步确立的君主立宪制,④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完善。‎ ‎[学会用史]‎ ‎(1)史料一反映了英国政治权力结构中________、君主“________”、以________为权力中心、集体负责制等特点。史料二中与工业革命相适应的变革中的最大受益者是________。‎ ‎【提示】 权力制衡 统而不治 议会 工业资产阶级 ‎(2)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发展、完善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提示】 以革命方式推翻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步完善,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思维拓展 ‎ ‎1.《权利法案》的实质及意义 ‎(1)实质:法案颁布以前,尽管议会对王权有较大的限制,但王权本质上仍然是专制的。在此之后,王权受到议会和法律的严格限制,确立起议会主权原则,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 ‎(2)意义:《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逐步形成了。‎ ‎2.英国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 ‎ ‎(1)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 ‎(2)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1.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最主要体现在(  )‎ A.议会与国王互相实现了权力平衡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继承议会传统并实现了民主政治 D.《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解析】 议会权力高于国王,并非“权力平衡”,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使得英国的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20‎ 故B项正确;“议会传统”在英国历史上指议会决定是否征税,但“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不仅限于此,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的颁布与本题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 ‎2.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几个重要信息:内阁成员可以表达不同意见、对外内阁要说同样的话、墨尔本内阁辞职而非一个人辞职。符合这些信息总体特征的只有C项。‎ ‎【答案】 C 考点2|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1.联邦宪法的制定 ‎(1)背景 ‎①政治前提: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结成邦联,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②邦联困境:独立战争胜利后,松散的邦联难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 ‎③面临问题: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 ‎(2)制定: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3)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 ‎②三权分立原则:国家权力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③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4)影响 ‎①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③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联邦制的建立: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但州权主义根深蒂固。‎ 20‎ ‎(2)联邦制的巩固: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内战后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3.两党制 形成 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 基础 ‎19世纪中期,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 特点 轮流执政,两党操纵美国的选举,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邦联制与联邦制 邦联制:是一个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没有国家元首,成员国的权力仍然高于邦联权力。‎ 联邦制:是由各州或邦组成的主权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体制,中央权力高于地方权力。‎ 数字法识记美国总统制共和制 ‎(1)一部宪法:1787年宪法;一个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2)两个分权:一是联邦政府的内部分权(即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二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分权(即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3)两个政党: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是美国政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三个制度: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制。‎ ‎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原则 史料一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①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 史料二 众议院②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合众国参议院由每州州议会选出两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任期六年……‎ 史料三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③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 ‎——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的规定 ‎[学会读史]‎ 史料一反映出美国总统行使行政权。①说明总统的权力受到参议院的限制。‎ 史料二反映出美国众议院的组成。②说明美国众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 20‎ 史料三反映出美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地方的权力,③说明各州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 ‎[学会用史]‎ ‎(1)史料一体现了美国宪法遵循的基本精神是________。史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________,众议院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史料三中1787年宪法确立了________与州政府的________原则。‎ ‎【提示】 分权与制衡 民主原则 美国联邦 分权 ‎(2)古代中国和美国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各有何经验教训?‎ ‎【提示】 中国古代地方没有独立性,虽有利于国家统一,但不利于地方发挥积极性;美国实行分权,地方保留一定自治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思维拓展 ‎ 多角度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1)从政治制度的发展看:宪法使美国率先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统一;三权分立体制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民主共和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些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了示范作用。‎ ‎(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从历史局限性看:它承认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烙印;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和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经后来修正,得以恢复)。‎ ‎3.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 A.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B.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C.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题干的主旨是对立法权处于支配地位的补救方法。A项脱离了材料,B项与材料缺乏联系,故排除A、B两项;1787年宪法中“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的补救方法,具体表现为两院制国会,符合题干的主旨,故C项正确;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配权力反映了联邦制,与题干中立法权不是一个概念,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6·全国名校联盟联考)有学者说:“美国的国家结构并不是单纯的联邦制,‎ 20‎ 而是一种联邦制复合政体,既具有联邦制的特点,又具有单一制国家的特点。”此观点主要依据美国(  )‎ A.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各州政府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C.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联邦政府权力与州权相互制约 ‎【解析】 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只体现在宪法规定范围之内,不是所有的联邦权力都高于州权,故A项错误;各州政府拥有高度的自治权符合美国政治的实际情况,但是不能全面说明材料观点,故B项错误;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美国各级政权的权力分配原则,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在美国联邦制下,中央政府对地方有一定的管理权力但是不能完全控制地方,从而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权力与州权相互牵制的政治格局,故D项正确。‎ ‎【答案】 D ‎5.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力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可知,宪法制定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政府的权力过大,是为人民的利益而着想的,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故C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三权分立,并非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 A 考点3|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1.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①背景 a.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b.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 c.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0‎ ‎②过程 a.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此后,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2)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①标志:1875年,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②内容 a.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b.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 ‎③发展:共和派通过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 ‎④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关于法国政体理解上的误区 ‎(1)在法国政权更迭中出现的王朝大部分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并非封建王朝,比如法兰西第一帝国、第二帝国、七月王朝等。‎ ‎(2)法国近代的共和制与当代的共和制有所不同,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而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建立)开始,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3)1875年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很大,但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 ‎2.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①统一:从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国家统一。‎ ‎②帝国建立: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①制定:1871年4月,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②内容 a.联邦制: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b.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实施。统率军队,任命军官。‎ c.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d.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组成,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实际权力很小。‎ 20‎ ‎(3)特点 ‎①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②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4)评价 ‎①积极: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专横统治引起社会不满,并最终把德国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德国君主立宪制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史料一 第九条 参议院得以组成最高法院,以①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第十条 共和国总统,非得②两院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史料二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③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史料三 ④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学会读史]‎ 史料一摘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指出了参议院和总统的权力。①②反映了总统的权力受到参众两院的制约。‎ 史料二反映出德国皇帝控制立法权。③说明法律制定权实际属于皇帝。‎ 史料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了德国政体的实质。④说明民主是虚,议会仅是形式。‎ ‎[学会用史]‎ ‎(1)史料一中对总统权力的限制,实际上反映了法国________势力的强大。史料二说明________控制了议会和立法。史料三说明德国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________势力。‎ 20‎ ‎【提示】 保守 皇帝 军国主义 ‎(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差异性?‎ ‎【提示】 要从国情的差异来认识政体的差异,政体的优劣应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思维拓展 ‎ ‎1.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 ‎(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以普选方式选出。‎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议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3)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的、独立的权力,它虽受总统的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 ‎2.近代德国民主“脆弱”的原因 ‎(1)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2)现实原因: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充分);德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中同他国展开竞争。‎ ‎6.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当时的法国(  )‎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D.奉行分权制衡原则 ‎【解析】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总统提名产生的内阁也要对议会负责,故A项错误。‎ ‎【答案】 A ‎7.(2015·湖州二模)仔细观察反映近代德国民主的漫画。对该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  )‎ 20‎ A.专制主义是德国民主进程的绊脚石 B.军国主义是导致世界大战的元凶 C.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阻碍民主进程 D.德国民主历经坎坷走上康庄大道 ‎【解析】 专制主义只是材料中反映出阻碍德国民主进程的一个方面,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世界大战的信息,故B项错误;漫画中车上“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使得德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大道迟步不前,故C项正确;漫画中德国民主战车还没有走向民主大道,故D项错误。‎ ‎【答案】 C 近年新课标全国卷命题考查情况分析 考纲 近年全国卷已考试题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3‎ 国王仍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 英国君主立宪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3‎ 美国国会众议员名额的分配 美国1787年宪法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41‎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7‎ 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英国国王 英国“光荣革命”‎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3‎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 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4‎ ‎19世纪德国社会状况 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41‎ 清朝太和殿和英国王宫 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主题一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先驱——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 ‎[主题立意]‎ ‎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大约一个世纪以后,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联邦 20‎ 制共和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联邦共和政体是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先驱。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3英国国王仍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7英国“光荣革命”、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3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等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考查的。‎ ‎[知识交汇]‎ ‎1.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有何影响?‎ ‎【提示】 (1)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争斗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扩大了对外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中期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2.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是怎样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的?‎ ‎【提示】 (1)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设,国会掌握立法权;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2)总统行使行政权,但国会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3)总统和国会可以通过拥有对最高法官提名和任命的权力来限制最高法院的权力,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的立法和总统的行政命令因“违宪”而无效。‎ ‎3.如何认识美国的两党制?‎ ‎【提示】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 ‎①美国两党制与总统制相结合。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 ‎②美国的两党制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 ‎(3)本质: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4)作用:两党的存在起到相互监督之效,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两党轮流执政,调整政策,有利于民众的某些需求,缓解阶级矛盾,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跟踪训练]‎ ‎1.(2016·吉林摸底)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的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为英国创下一个惯例:首相遭议会反对时,首相就会引咎辞职。这一事件意味着(  )‎ A.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形成 B.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 20‎ C.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D.议会权力受到人民的限制 ‎【解析】 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形成是在18世纪初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这为英国创下一个惯例:首相遭议会反对时,首相就会引咎辞职”的信息说明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议会至上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议会与内阁关系,而不是人民,故D项错误。‎ ‎【答案】 B ‎2.麦迪逊曾说:“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事实上不过是人民的不同的代理人和委托人,被赋予不同的权力,不同的职责。”这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是(  )‎ ‎①人民主权 ②联邦制 ③分权制衡 ④总统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依据材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事实上不过是人民的不同的代理人和委托人”可知,不论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都是人民委托的代理人,体现了人民主权;联邦政府体现了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可以实现分权制衡,故①②③正确;材料体现了人民主权,但并没有体现总统制,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主题二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英、美、法、德政治制度 ‎[主题立意]‎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英、美、法、德四个国家代议制度各具特点,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3美国国会众议员名额的分配、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4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41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等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考查的。‎ ‎[知识交汇]‎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含义、基本特点是什么?它在西方政治发展中有何作用?‎ ‎【提示】 (1)概念: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由于这种制度代表了人类在政治民主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以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仿。‎ ‎(2)基本特点 ‎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由于议员职责重大,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20‎ 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 ‎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府在执政期间坚决执行本党意志与政策。总统和总理、首相都拥有巨大行政权力,不但领导内阁,而且可以控制议会或干预立法。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议会斗争,各党通过对议席的争夺来实现本党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3)历史作用: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表明国家权力归于由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它对人类世界民主化进程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如何把握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多样性和共性?‎ ‎【提示】 (1)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2)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3)多样性的表现 ‎①法国在1875年最终确立起共和政体,与英国和德国的代议制形式却不相同,与同是共和政体的美国也有很大的差别。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而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 ‎②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但与英国也不同。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而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4)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 ‎①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如何解决人民行使权力问题,代议制民主是直接民主在难以实现的情境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和完善普选制。‎ ‎②两种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 ‎③三种原则,即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原则。‎ ‎[跟踪训练]‎ ‎3.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美国与法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是(  )‎ A.实行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 D.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各官员 ‎【解析】 权力制约与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基本原则,‎ 20‎ 排除A项;美国总统是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法国总统是议会选举产生,故B项符合题意;立法权是议会的基本权力,符合两国事实,排除C项;美法两国总统都有行政权,可以任命政府官员,排除D项。‎ ‎【答案】 B ‎4.(2015·温州三模)有学者认为:“新德意志帝国树立之政治制度……表面上帝国政治受国民代表之支配,但实际上,则制宪者之设计至巧,将实权保留于上流阶层,而拥戴一个独裁君主。”该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  )‎ A.共和派和保皇派势力相当 B.政治权力由帝国议会掌控 C.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D.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 ‎【解析】 德意志政体中体现出保皇派处于上风,故A项错误;德意志政治权力由皇帝掌控,故B项错误;德意志政体表面上是君主立宪制,实质是用议会粉饰门面的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 ‎【答案】 C ‎[展答题模板]‎ 案例阐释类开放探究型非选择题解题技法 案例阐释类开放探究型试题是近几年来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的特有题型,占12分,也是考生最难驾驭的题型,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 ‎(1)命题思路:以一个或两、三个性质相同而编撰或解释不同的历史案例作为切入点,用小切口纵向剖析或比较分析的方法考查历史思维能力。‎ ‎(2)设问特点:该题型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的设问角度,运用所学历史思维方法阐释两个或多个历史案例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的原因。‎ ‎(3)题型意义: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事物,是当今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 ‎(4)答题策略 步骤 答题策略 认知案例 ‎①明确案例性质:史论、史料、教科书、新闻报道、考古发掘等。‎ ‎②看案例个数及设问方向:一个案例一般是让学生分析案例体现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原因。两个以上的案例一般是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设问 透析案例 明确设问方向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要素,在草稿中列出答案轮廓 践行案例 依据答案提纲,写出细致的答案内容 ‎[示经典例题]‎ 20‎ ‎【例】 (201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目录B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 (略)‎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 第二节 文艺复兴 ‎ 第三节 宗教改革 ‎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 第二节 (略)‎ ‎——《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点拨】 (1)认知案例:案例分别选取“1972年版”和“2011年版”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 ‎(2)透析案例:两份不同时期的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不同看法,试题要求比较两份目录,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3)践行案例:本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题前一定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严格按要求作答。首先要明确指出两份目录的某一项不同之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原因。第一小问可根据教材目录的第一章标题分析,第二小问应注意紧扣两本教材编著的时间分析。‎ ‎【答案】 示例:‎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 20‎ 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 ‎ ‎[练全国考题——引领] ‎ ‎1.(2015·全国卷Ⅰ)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世纪中叶”。材料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体现了18世纪中叶时在宪法规定上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实际上是国王作出决定要有议会的参与,这说明了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18世纪中叶英国的国情,排除。‎ ‎【答案】 D ‎2.(2014·全国卷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平等、自治的内涵。天赋人权也译为自然权利,指人生来具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的众议院名额由各州的自由人总数加上非自由人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就违背了《独立宣言》关于天赋人权的规定。‎ ‎【答案】 B ‎3.(2013·全国卷Ⅰ)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20‎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意图。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后,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拥立他的妻子、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为女王,这体现了英国王位继承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也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所以D项体现了主题,由此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英国防止独裁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君主立宪制,以法律和议会来制约国王的权力,排除C项。‎ ‎【答案】 D ‎4.(2013·全国卷Ⅱ)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题干材料表明,1787年3月美国宪法制定前华盛顿决心“彻底变革”当时实行的某项制度。联系当时美国的状况及1787年宪法确立的有效维护国家统一的联邦制,可以推断要变革的制度应是松散的邦联制。‎ ‎【答案】 D ‎5.(2013·全国卷Ⅱ)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解析】 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民主政治发展滞后,这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德国是在容克贵族的指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的,皇帝和容克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故选A项。‎ ‎【答案】 A ‎6.(2013·全国卷Ⅱ)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 图一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二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 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白金汉宫”(英国王宫)和“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根据题目的提示“建筑与政治关系”,从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英国近现代君主立宪制度的特征角度进行比较。‎ ‎【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练分省考题——借鉴]‎ ‎7.(2015·福建高考)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 图一       图二       图三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美国邦联政府没有征税权,图一的对话也反映了这一点,故A项错误。邦联政府虽然没有实权,但它名义上是由 20‎ ‎13个州组成的联盟,故C、D两项错误。图三的对话说明B项正确。‎ ‎【答案】 B ‎8.(2015·江苏高考)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D.帝国国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解析】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依据“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可知D项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 ‎【答案】 D 20‎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