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考点1|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曲折发展
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①条件: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开始筹建新中国。
②筹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事宜。
③成立: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④政权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⑤意义
a.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性质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中国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但并不标志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①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a.目的: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b.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
c.内容: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d.性质: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e.意义: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
17
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确立: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产生方式:各届人大代表都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
c.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③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b.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主要形式:政治协商。
d.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e.历史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④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b.依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c.实施:形成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大省级民族自治区,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旗)。
d.意义: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数字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一个目标:实现国家现代化。
(2)两个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两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三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①人权被践踏:许多老干部、知名学者、普通知识分子被抄家、批斗,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
②社会秩序混乱:全国处于无政府状态,全国各地成立的革命委员会集诸权于一身,公检法系统陷于瘫痪。
17
③民主政治制度遭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破坏,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
④中国共产党内部:各级党组织遭到破坏,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无法进行。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①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确立了指导思想。
②措施
a.平反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b.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c.加快法制建设: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并于1999年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颁布通过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③基层民主选举
a.目的: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b.内容
c.意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现代中国民主制度的确立及特征
史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①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史料二 在全国各地方②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③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49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
史料三 各④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学会读史]
17
史料一反映出新中国实现了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①指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照搬西方代议制。
史料二中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指出了当时政治协商会议的职权。②指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未彻底完成。③指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史料三反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条件。
[学会用史]
(1)史料一说明________是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建立的前提。史料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可以代行________的职权。史料三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新中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阐述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特征。
【提示】 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本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
思维拓展
1.运用多元史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革命史观: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2)现代化史观:为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
(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4)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及实质
(1)特点
①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③实行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实行新型的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⑤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
(2)实质: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当家做主)。
1.(2016·南通调研)1954年12月25日
17
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
A.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D.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与题干时间1954年不符,故A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是1949年新政协召开,故B项错误;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表明政协职能转变为参政议政,故D项正确。
【答案】 D
2.本着“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从1978年到1983年7月,中共在全国复查和纠正了“文革”中30多万件冤假错案、110万件历史遗留案件,为300多万名干部平反昭雪,这成为“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此举( )
①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②为新时期法治建设奠定基础 ③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 ④切实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平反冤假错案,为干部平反昭雪,给家属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交代,起到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的作用,故①正确;1978—1983年的法制举措,为新时期法治建设奠定基础,故②正确;改革开放主要涉及的是经济领域,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而平反冤假错案是政治领域,故③错误;“拨乱反正”切实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故④正确。故选A项。
【答案】 A
考点2| 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形成过程
①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针对祖国统一问题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②酝酿:1981年,叶剑英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③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
④宪法保证: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上通过的新宪法。
⑤定为国策:1984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一国两制”方针通过,
17
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条件
①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条件:“一国两制”构想及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
(2)过程
①香港回归: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双方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意义
①国内: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国际: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实现了两岸30年来真正停火。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不断增加。
(3)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两岸达成共识。
(4)1995年江泽民就台湾问题提出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5)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
17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6)目前,民间交流日益扩大,经贸关系不断加强。
关于台湾问题的两个易错点
(1)“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而首次成功运用于香港问题的解决。
(2)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历史遗留问题,是国家主权问题。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史料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①是我们从中国自己的情况出发考虑的……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②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史料二 (三)国家实现统一后,③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有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等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
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1981年9月)
[学会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邓小平有关“一国两制”的论述。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含义:一是指出“一国两制”的提出;二是提出“一国两制”适用于香港问题的解决。史料中①②表明邓小平是从维护祖国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史料二选自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③表明国家实现统一后对台湾的方针政策。
[学会用史]
(1)史料一反映了“一国两制”的提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符合________;它适用于解决香港问题,也是符合香港________的正确方针。
【提示】 中国国情 历史现实
(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后来发展为什么理论?其成功的实践是什么?
【提示】 思想: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理论:“一国两制”。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思维拓展
17
全面理解“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大业
(1)理论形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重大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提供宪法保证,“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成功实践:中国对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正式恢复行使主权。
(3)现实意义: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为解决台湾问题昭示了光明的前景;也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比较
3.2016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7周年,17年来澳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事实强有力地论证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下面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所谓“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选D项。
【答案】 D
4.(2016·嘉兴基础测试)中国网新闻中心曾发表评论指出:“九二共识”虽只是一个用词符号……但其重要的部分则是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即“□□□□”。空格处的内容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海峡两岸均坚持和平统一原则
17
D.海峡两岸均放弃武力统一原则
【解析】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与“两岸均坚持”不符,故A项错误;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与材料中“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相符,故B项正确;两岸双方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当时不可能就统一的具体方式有共识,故C项错误;两岸双方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当时不可能就统一的具体方式有共识,况且“武力统一”主要针对“台独”等分裂势力,故D项错误。
【答案】 B
近年新课标全国卷命题考查情况分析
考纲
近年全国卷已考试题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新课标全国卷一直未命题
主题一 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
[主题立意]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三大制度是在长期的斗争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做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是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保障。
[知识交汇]
1.《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有哪些不同?
【提示】
比较项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背景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之前
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制定
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
内容
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
性质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历史
作用
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相互关系如何?
【提示】 (1)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历程?
【提示】 (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基本形成(1954—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成,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成为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3)严重破坏(1957—1976年):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发展完善(1978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跟踪训练]
1.(2016·梅州质检)1953年某地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传单主要是为了( )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解析】 材料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但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故A项错误;1953年是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是为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作准备,
17
不是为了践行新民主主义,故B项错误,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已经获得解放,材料的宣传主要目的是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做准备。故D项错误。
【答案】 C
2.1954年9月,主持法律制定工作的彭真指出: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中还有这么一种思想,他们以为法律是只管老百姓或者只管“小人物”的,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重要的……在此,他强调( )
A.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
B.国家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C.法律的推行遭遇了巨大阻力
D.当时国人法律意识很淡薄
【解析】 依据材料“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重要的”可知,少数国家工作人员出现了不尊重法律的现象,而题意表明领导干部应自觉遵守法律,故A项正确。
【答案】 A
主题二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
[主题立意]
“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我国的国情。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即明确了港、澳、台地区在统一国家中的地位及其制度的特殊性,又顾及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知识交汇]
1.如何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基本内涵?
【提示】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照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2.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17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3.特别行政区有哪些“特别”之处?
【提示】 (1)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即享有高度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等。中央人民政府依法管理特别行政区的外交和国防事务,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
(2)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3)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
[跟踪训练]
3.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祖国大陆此观点( )
A.表明了盼望两岸实行“一国两制”政策
B.发布后两岸即实现了通航和通商
C.为和平收复香港和澳门提供了方法
D.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解析】 “一国两制”政策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两岸实现了通航和通商是在1980年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为和平收复香港和澳门提供了方法的是“一国两制”政策,故C项错误;祖国大陆的观点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原则基础上双方可以谈判、合作,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 D
4.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 )
A.使“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宪法保证
B.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自行决定实行何种制度
C.特别行政区不必遵循国家宪法,可以单独制定法律
D.特别行政区能够行使独立主权
【解析】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1982年新宪法中对“一国两制”的明确规定,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各地方可以随意实行任何制度,B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在不违背国家宪法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法规,C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对外坚持“一个中国”,不能独立行使外交权,D项错误。
17
【答案】 A
[展答题模板]
以“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解答非选择题,应对网上阅卷
高考阅卷实行网上阅卷,从评卷的操作角度来讲,有两个方面考生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字迹一定要清楚,答案要规范,书写要工整。如果模糊不清,扫描之后很难保证阅卷人能够从中找到得分点。第二,一定要注意答题区域。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1)“一个前提”: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到要点。
(2)“两个原则”:①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业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②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顺序分别写出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按照以上要求来操作,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示经典例题]
【例】 (2015·四川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
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
序号
批准时间
条文节录
4
1791年
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
10
1791年
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
15
1870年
第一款 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前此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
22
1951年
第一款 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
26
1971年
第一款 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
——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朱曾汶译)
1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予以说明。
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
①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
②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④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参照①②,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③④的整理和陈述。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
【点拨】 依据“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解答本题应注意:(1)“有的放矢”抓住设问的关键词:明确探究的问题是什么。(2)提炼材料:带着问题快速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并初步提炼,与答案快速建立联系。(3)联系所学知识:一部分设问是直接根据所给材料回答;另一部分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从材料出发联系所学知识。(4)组织答案:要将问题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联系,以避免偏离答题范围。围绕论题或论点组织,避免口语化,使用历史学科术语。围绕所论述的观点展开,并利用辩证和发散思维,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第(1)
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第二小问根据历次宪法修正案的条文节录内容进行梳理概括说明,可以看出宪法修正案主要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权力制度的完善两方面。第(2)问首先弄清楚材料二中①②均是以某次重要会议为主线,围绕其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等进行整理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整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背景、内容及意义即可。第(3)问“共同经验”即超越地域、对人类政治文明具有普遍价值的理念和做法,注意观点要正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 (1)因素:美国宪法第5条提供法律依据;美国宪法内容的缺陷;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任答两点)。说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如第4条规定保障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完善国家权力制度,如第10条强调各州保留相应权力。
(2)1949年9月,解放战争胜利在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建国使命,
17
开启了历史新纪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政协章程,政协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要求:观点正确,史实任举一例,史论相符。
从发展过程看,政治文明建设都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是一步到位的,说明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美国从邦联到联邦、中国从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到新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说明民主政治建设要结合本国的国情。
[练分省考题——借鉴]
1.(2015·安徽高考)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解析】 由“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可判断“它”是指《共同纲领》,C项符合题意。《双十协定》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重庆举行谈判时签署的;《论联合政府》是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做的政治报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都不符合“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的信息,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2.(2015·北京高考)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解析】 据“跃进”可以判断①发生在“大跃进”时期(1958年开始);②中“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时间是1966—1976年;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为③①②④。
17
【答案】 C
3.(2015·浙江高考)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
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废除领事裁判权”,途径是“先编订完全之法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出自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的附件;第三小问“影响”,因为领事裁判权属于司法方面,所以首先是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中国失去司法独立,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表现之一。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会议”判定时间,“背景”就是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结果”一方面要从材料二中的“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入手分析,一方面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出华盛顿会议上的另一变化: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
条款;《九国公约》的实质根据材料“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第(
17
3)问的第一小问注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解决香港问题两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也要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对中国外交和国家利益的维护,二是把握港澳问题的解决和“一国两制”的国际意义。第(4)问分析三则材料,归纳概括三者蕴含的共同内容:国权的争取和国家利益的维护。
【答案】 (1)核心观点: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方针和主张:“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一国两制”。影响: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4)外争国权,是中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历史叙事的重要主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