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庄水韵》
一、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二)理清顺序,明确思路。
(三)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相关文字材料:
周庄介绍
周庄位于江苏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西南33公里,属昆山市管辖,在上海大观园旁的淀山湖畔。周庄始建于北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旧名贞丰里,原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落。宋代迪功郎周君在此设庄,舍宅为寺,百姓感其恩德,故称此庄为“周庄”。由于它“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故历代免遭战乱,900多年仍保留独特的古朴的江南水乡风貌。镇内河汊纵横。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四条水道将古镇分割为“井”字形,形成八道长街。镇上建筑,古色古香,粉墙花窗,傍水而筑。全镇近千座民居中明清及民国初年建筑占一半以上。“三分水,二分桥,一半是旧城”。拱桥、水巷、石板街、古屋,构成了周庄水乡特有的风貌。小小周庄,就有14座石桥,分别建于元、明、清三代。其中有国内仅存的桥楼(富安桥)及双桥,形成独特的风景。周庄人文荟萃,至今仍有许多文人雅士的旧居保存完好。双桥。位于镇东北。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银子浜与南北市河在此交汇。双桥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两桥相依,浑然一体。桥身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故又称“钥匙桥”。双桥是周庄的标志性景观。出生于上海、现旅居美国的画家陈逸飞曾创作一幅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画中的景物便是周庄的双桥,在美国画廊展出,引起轰动,后为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收藏。1984年11月阿曼德·哈默来华访问,将这幅画作为礼品,赠给了邓小平。从此周庄更名扬海内外。沈厅。位于富安桥南侧南市街上,是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民居。沈厅是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后裔沈本仁于1742年建成的。七进五楼门,房屋100多间。整个建筑由水墙门、河埠、墙门楼、正厅、大小堂楼、厅屋几部分组成,是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张厅。为明代建筑,清初为张姓所购,故称“张厅”。张厅后院可见到一条小河,叫“箸泾”,与南湖相通,船只可由此经过,故有“船自家中过”的奇观。迷楼。半个世纪前,“南社”成员诗人柳亚子、叶楚伦等,经常登临贞丰桥边的一幢小楼,吟诗聚会,后编为《迷楼集》。从此小楼便以“迷楼”名扬天下。全福寺。此处为周庄著名景点之一。“千层翠盖万妆红”,充满画意,素有“水中佛阁”之称。1995年重建,气势恢弘,古风犹存。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赞叹:“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名副其实。
4
2.展示周庄水乡的相关照片或图片,请学生根据画面描绘其中的情景。
3.导入语设计:其实周庄并不仅仅凝固在上面的文字上,也不仅仅停留在某一幅照片或图画里。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走进周庄,也就有了各自眼里和心里的不同的周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赵丽宏的《周庄水韵》,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周庄,以及周庄给予他心灵的感悟。
(二)自读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文下注释。
(三)正音
斑斓(lán) 眩(xuàn)目 晶莹(yíng) 参差(cēncī)
谛(dì)听 娴(xián)熟 瞬(shùn)息 璀璨(cuǐ càn)
(四)研读
1.学生朗读全文。(注意情感的把握)
2.梳理作者行文的思路,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述说周庄水乡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第4—6段)抒写三次游览周庄的情景及感受。
3.讨论第一部分内容。
(1)齐读第1—3段的文字。
(2)找出文中作者表述对周庄水乡整体印象的句子。
明确:“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3)找出作者对这样的印象评价的句子。
明确:“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4)说说作者将周庄与威尼斯比较的用意。
明确:突出周庄所具有的特别的“水”的特点。
(5)概括这部分内容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周庄所具备的这些特点。
明确:水中倒影 斑斓迷离
水上石桥 各呈风采
水傍古镇 浑然一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理清了全文的思路,同时也分析了文章的第一部分内容,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文章第二部分的内容。(可在讲述新课前,让学生回顾第一堂课所讲的内容)
(二)研读
赏析文章第4—6段内容。
4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4—6段。
2.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明确:叙写三次去周庄的印象。
3.三次游历周庄的时令不同,感悟不一,作者所抓住的景象特点也迥异。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
示例(1):第一次,作者描写了春雨迷蒙中的周庄,周庄的一切笼罩在飘忽的雨雾中,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讨论水墨画特有的韵味。
明确:一切的景观全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迷离朦胧的美感。
示例(2):第二次,作者描写了冬天雪后的周庄,周庄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幅版画。
①讨论版画不同于水墨画的韵味。
明确:黑白分明,线条流畅,带有一种典雅、古朴的神韵。
②比较而言,作者在叙写第二次到周庄时,较之于第一次的描述,用墨重了一些。想想作者除了从色彩的角度描述周庄所特有的神韵外,还写了什么?
明确: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③这种声响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融万般柔情的神秘幽远,它纯粹是天籁之音,是任何人为的乐音都无法比拟的。
④那么,从全文的角度而言,作者描述前两次到周庄所见所感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一方面,展示不同时令周庄的不同风采;另一方面引出后文描写第三次到周庄的非同一般的景象和感悟。
⑤品味这部分内容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示例:“斑斑”、“袅袅”、“重重叠叠”等叠词的运用,产生音韵的和谐美;“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长短句的交叉运用,形成节奏的参差美。
(学生只要说的是有关语言方面的特点,比如,修辞方面的特点,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示例(3):第三次,作者描写了春夜里节日的周庄。
①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作者是抓住“雨水”和“雪水”描写周庄的景观的话,那么这部分的文字,作者又是借助什么来描写周庄的?明确:借助于河水。
②我们从绘画的角度了解了作者第一、二两次到周庄的主观印象分别是水墨画和版画,那么作者第三次到周庄,该是一种怎样的主观印象?明确:流光溢彩的周庄更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③想想作者又是从哪两个视角描写春日里节日的周庄的?明确:一是仰看天上的情形,一是俯视河中的倒影。
4
④找出这段文字中你以为最富韵味的句子(也可以是你以为用得好的一个词),并简洁地说明理由。
提示:扣住热烈、奔放,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就应该充分地肯定。)
⑤由此可见作者三次到周庄,他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这样的感受呈现在读者的心里也是不一的。如果说第一、二两次的游历,作者更多的是试图展示周庄古朴的美的话,那么第三次的游历则是要表现出周庄所具有的另一种美,那就是极具现代意识的美。这样的两种美糅合在一起,在周庄可谓一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