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
【教学目标】
1、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一”“焉”“之”“流”“走”等的含义和用法。
2、 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3、 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及与骈体文的区别。
4、 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背诵全文。
【知识链接和巩固】
一、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出身名门, 26 岁中进士,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自号为“樊川居士”杜牧诗歌创作成就突出,其以清丽自然的诗风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称之为“小杜”;他又和李商隐同时代且齐名被人们合称为“小李杜”。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杜牧生于晚唐多事之秋,立志经邦济世,希望恢复昔日唐朝的繁荣昌盛。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藩镇割据外族侵略,认为必须除去祸患,国家才能安定。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 得罪当权, 所以不为重用, 使他有怀才不遇的感觉, 于是浪迹于江湖, 饮酒赋诗以自遣。
二、 诗词积累:杜牧的诗多为讽喻诗,长于七绝,情致豪迈。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约略可以知道: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
三、 写作背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
3
、吐番、南诏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的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一、 关于阿房宫
“阿房宫” 是秦始皇在位时营造的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南的阿房村。 (“阿房” 旧读 “ē p á ng” ,“阿房” 是地名)
二、 关于“赋”
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始于战国赵荀子的《赋篇》,汉代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赋的代表作还有欧阳修的《秋色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自读导学】
一、 读准下列加点字音
兀( ) 缦回( )啄( ) 囷囷焉( ) 不霁何虹( ) 妃嫔媵嫱( )( )( ) 辇来于秦( )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 ) 焚椒兰( )辘辘( ) 杳( ) 极妍( ) 剽掠( )( )
鼎铛( )( ) 逦迤( )( ) 锱铢( )( )架梁之椽( )
在庾之粟粒( )( )参差( )( ) 横槛( ) 呕哑( )( )
二、通读课文第1段,解释划线和加点的实词虚词,翻译文中句子,并总结通假字、古今异
义字(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 一楼,十步 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 水涡,矗不知乎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 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 融融;舞殿冷袖,风雨 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 不齐。
解释:
翻译:
3
【总结】
一、 通假字
二、 古今异义字(词)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