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与朱元思书
章、节
第四单元
课时
1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教学
目标
1、作者简介;
2、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
3、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重点
难点
1、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调;
2、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把握文意。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导入 :
今天我们学习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二、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痒,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生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后官至奉朝请。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飘荡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嘤嘤 鸢飞 戾天
经纶 窥谷 横柯 在昼犹昏
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学生朗读或范读课文。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
3
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5、按要求写出句子。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五、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小时,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
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与朱元思书》。
3、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写听觉感受的: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