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陋室铭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了解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4、体会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教学流程
导航台
知识链接
自主探究环节
出示探究问题:
1、结合注释翻译文章,画出不懂的词句。
2、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3、《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其不陋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4、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体会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自主学习10分钟,然后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陋室铭》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是被“气”出来的。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
(一)资料补充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这种文体现代还用吗?——座右铭。
(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有《刘梦得文集》
合作交流环节
1、解释重点字词
2、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每层的大意是什么?
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
文言文句子直译六法
⒈扩:单音词扩成现代汉语双音词。
⒉换: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
⒊
3
《陋室铭》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其不陋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环境幽雅(对偶 拟人)交友高雅(衬托)
生活情趣高雅(对比 虚实相生)
4、、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
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
概括各层大意。前六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中间八句,描写陋室的特点。(自然环境优美、来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 最后三句,点明陋室不陋。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回答:(1)从山水写起,目的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的主旨。(2)采用比兴的修辞手法,构思新颖,使文章显得起伏多姿,对陋室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
留:古今通用的专用名词。
⒋删:句首尾的语气词、连词、副词。
⒌调:特殊句式调换顺序。
⒍补:省略内容或关联词补出来。
展示点拨环节
各小组交流展示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
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
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
⑸无案牍之劳形(劳: )
3
巩固达标环节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全文的主旨句是————
3、提挈全文的词语是 —— 。
4、本文实虚相映的句子—— 。
5.突出室主人淡泊名利,不慕高官的志趣的句子是
6.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7、文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否矛盾,为什么?
3、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教学反思:
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知道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