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观察辨认长骨的主要结构;解释骨的结构如何与功能相适应;说明骨的特性与骨成分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交流合作能力;培养识图、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和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关注骨健康,预防骨疾病。
【教学难点】
1. 骨的结构和组成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2.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讨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学习生物上积极性很高,但理解及归纳能力较弱。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实验视频及生活实例吸引学生保持高积极性,在问题设置上多细化,引导、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并给予充分的时间考虑和组织回答语言。学生日常在生活中常见猪骨,但人体骨骼没见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入图片和视频,利于学生理解。由于归纳能力差,所以先用问题形式请学生总结,如果效果不佳就改为教师用归纳性语言引导学生以填空的形式总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1. 在水中、陆地上和空中,动物们分别用什么方式运动?
2. 在水中,鱼、鸭子和虾分别用身体的什么结构来运动?
从以上的回忆我们发现,动物在运动时,都有特有的身体结构来完成运动过程,那么这些结构是如何完成运动过程的呢?今天,我们以人的运动为例,来了解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
新课讲授: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运动系统
(讨论)1.提问:
(1)动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2)人和动物之所以能运动与自身的什么系统密切相关?
(3)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人体在运动时,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通过骨、骨连结与
3
肌肉的相互作用完成运动动作的。因此,人体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板书)
1.骨的分类
人体骨根据形态不同,其名称也不同。(出示不同骨若干,请学生辨其形态)例如人的头部颅骨一般宽而扁,称为扁骨;人体上肢骨和下肢骨多为长形,称为长骨;人的手掌处骨一般短小,称为短骨;人的盆骨处骨型不规则,称不规则骨。
2.长骨的结构
观看实验视频并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图文辨认长骨的结构,说出长骨各部分的功能
(1)你认为骨属于细胞组织还是器官?为什么?
(2)你观察到的长骨是中空的还是实心的?血管和神经位于长骨的什么部位?你认为这些血管和神经有什么作用?
(3)幼年时骨为什么能长长、长粗呢?
(4)骨折后为什么会愈合?
(5)你试说一说长骨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呢?
结构
位置及特点
功能
骨膜
骨表面结缔组织膜,有血管、神经、成骨细胞
与骨营养、感觉、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质
骨密质
位于骨外层和长骨的骨干,致密坚硬。
抗压、承重
骨松质
骨骺和短骨等内部,蜂窝状
骨髓
骨髓腔和骨松质内
红骨髓造血
3.骨的成分
骨为何能承担很大的重量又不会弯曲折断?这与骨的成分有关吗?请同学们观看实验视频,参考课本思考问题。
(1)骨的特性与什么成分有关?含量如何?
(2)不同年龄的骨成分含量有何不同?
骨的成分及变化 水分
无机盐:主要是钙盐(人体最大的钙库)
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
人体骨成分的变化
3
少年儿童
成年人
老年人
无机物
<2/3
2/3
>2/3
有机物
>1/3
1/3
<1/3
特性
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
既有硬度又有弹性
弹性小,易骨折
讨论:⑴ 出示公共汽车上年轻人未给老人让座的图片,请学生对该图片加以评述,并说明其科学道理。
⑵出示学生课堂上标准的坐资图片,质疑:为什么老师上课要求正确的坐姿?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一、骨
㈠骨的形态类型: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㈡长骨的结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