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一剪梅》教学设计》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剪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词风。‎ ‎2、体会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特点。‎ ‎3、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宋词在发展中,出现了无数著名的词人,其中就有这么一位:她曾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曾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曾讲“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她的词给浩渺的宋词中带来了几多水韵,带来了几多温馨。当然她的愁也总是那么值得人去回味,她就是—李清照。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她的《一剪梅》,一起来看一看她的愁到底深几许。‎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父亲李格非为苏轼学生,是当时著名学者,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赵明诚结婚。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有《漱玉词》《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三、课文解析 既识其人,则需品其味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首先请大家齐声朗诵《一剪梅》体会一下其中的意味。‎ 大家读得非常好,现在就请大家试着找出它的诗眼(词眼)‎ 明确:此情无计可消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她究竟愁在哪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 ‎1、红藕香残玉簟秋。‎ 这起始七字极尽含蓄,但却有着深刻的意蕴。‎ 红藕香残——虽然表明荷以残,香以消,给人带来丝丝凉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她从视觉、嗅觉上在客观景物中表现出秋的到来。‎ 玉簟秋——写出了竹席的清凉,一个“秋”字,触发情怀,是缘情生景的根本,也是文章情气的基础。她从触觉出发,在主观感受中表达秋的到来。‎ 总的来说,这七字将主客观,景与情都深深的融在了一起,它为全诗定下了幽美的基调。‎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这一句是作者自己借以排遣寂寞的方法,可是她真的排遣掉了吗?这一句中有两个字非常重要是哪两个呢?‎ 明确:没有。“轻”、“独”。‎ ‎    一个“轻”字,虽言轻,但却极具分量。写作者轻手轻脚。生怕惊扰到别人,小心翼翼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正是因为轻,所以才能“独”上兰舟。因此“独”是对上文的“轻”的回应,词人本想借舟消愁,可结果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就像《琵琶行》中所写的那样“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一样的孤独,一样的落寞。过去作者能和丈夫双双泛舟,而今却独自划桨,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因此寂寞怎么能够排遣的了呢?‎ 那她此时在想什么呢?‎ 明确:云中谁寄锦书来……‎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云中谁寄锦书来中的谁是指何人呢?(赵明诚)‎ 谁会把信带到呢?(鸿雁)‎ 可是大雁归来时,并没有捎来书信,后面一句“月满西楼”又写月光洒满了西楼,足见时间很晚了,可见作者思夫之深,愁之极尽。‎ ‎4、花自飘零水自流。‎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眼前之景,花落水流,极尽表现出伤感,而两个“自”也写尽无奈。作者借景抒情,字字与“相思”紧扣,可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水流无限似侬愁”。‎ ‎5、一种相思,两种闲愁。‎ 同样的相思,却带来了两地的闲愁;而两地的闲愁,又化为一种相思。作者在相思之时、闲愁之中,由自己的感受,推断出这种相思并不是单方面的,她相信在此时自己的丈夫也在思念自己,这体现出作者对自己爱情的自信,足见作者夫妻两人心心相印,感情之深,‎ 那这种愁到底有多深,相思到底重几分呢?文中的最后一句为我们道明了答案。‎ ‎6、此情无计可消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愁——这种相思,这种离愁,没有办法可消除。‎ 怎么没有办法消除呢?‎ 明确:因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一个“才”,一个“却”形成了连接关系,表现出“愁”之速;又构成起伏,使之连绵不绝。致使相思之情、离别之愁无法排遣,这和李煜《乌夜啼》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体上说,这首词是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由此可见,她的词的 四、板书设计 情景:   ①玉簟秋寒  ②独上兰舟 ③月满西楼  ④ 庭院清影 情感:   思念  惆怅  担心  孤独  怨恨  关切 语言特色:清丽典雅。 ‎ 艺术风格:深婉细腻。‎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