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古代希腊罗马
时间:2016.3
一、 全国卷考情分析
考试
大纲
2011年(新课标卷)
2012年(新课标卷)
2013年(新课标Ⅰ、Ⅱ)
2014年(新课标Ⅰ、Ⅱ)
2015年
(新课标Ⅰ、Ⅱ)
(1)雅典民主政治
(课标Ⅰ26)古希腊政治体制的影响;(课标Ⅱ32)雅典的民主原则
(课标Ⅰ32)公民自由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课标Ⅰ27)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
(3)罗马法
(课标Ⅰ34)罗马法律审判的缺陷
(课标Ⅱ32)《十二铜表法》背景
(课标Ⅰ32)罗马法的审案原则
1.就考查内容来说,利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且形式多样化(文、图),问题具有创新性。高频考点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与以前相比,材料依旧浅显,难度不高,试题比较重视考查学生史料信息的阅读、提取和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2.就考查形式来说,文字性材料为主,近五年只有一图“罗马正义女神”。
3.就设问形式来说,全部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公民权利、影响;罗马法的审判原则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4.就考查范围来说,全国卷比较注重古代西方的政治、法律、思想。
命题预测: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利用历史文献记载等考查其概况,联系近现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来考查其对后世的影响。
罗马法:利用历史素材考查罗马法的发展演变,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其特点和原则。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引用文献资料来考查其代表人物及主张,尤其注意非选择题利用史料考查东西方古代思想的异同(这一点在近几年是个空白)。西方人文精神和古代、近代的民主制度息息相关,在命题时会从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内容角度,考查西方人文精神对民主制度的影响。
二、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1.时空坐标系
2.知识框架
3.总体特征:西方文明的源头
政治: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成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渊源;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而缜密法律,不仅维系了统治而且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济:工商业繁荣、手工业、海外贸易发达;商品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
思想文化: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希腊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对外关系:对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达。
三、 主干知识深化理解
(一) 、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经济:有利于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境内 80%是山地,耕地缺乏,土地贫瘠,粮食不能自给。近海地区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只有 占据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为了维持生计,希腊人积极从事手工业和商品贸易,并通过海外贸易和出 口葡萄酒、橄榄油、陶器等换回粮食。从整体上来看,古希腊民族是一个工商航海贸易为主的商业民族。
2.政治:小国寡民易于实行直接民主制。山脉、水域把陆地分割成众多支离破碎的小块区域,陆路交通极 为不便,有助于形成具有独立性的小国寡民状态的城邦(公元前 8 世纪~前 6 世纪,希腊一度出现两百多个城 邦),不易于形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由于是小国寡民,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切国家政务比较简单,易 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发表意见,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附:直接民主指公民直接参与、讨 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间接民主指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一定数量 的代表,由他们代表民众来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
3.价值观:商品经济发达易于形成平等互利观念。商品经济必须以平等交换为原则,要顾及贸易双方的利 益,在此过程中易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商品经济造成的社会后果就是以财 产的多寡而不是以血缘门第的高低来划分社会等级。
4.民族精神:频繁的海上活动使民众具有冒险精神。希腊半岛三面环海,良港众多,温和的地中海式的气 候,便于从事海上活动。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和其他经济文化活动,有助于形成开放的民族性格和富有探索精 神的民族心理。
5.文明交流:独特的地理位置便于各种文明的交流。通过航海,希腊人可以很方便地达到埃及、意大利、 小亚西亚、黑海沿岸等地,可以与多个古代文明发生接触,在交流中形成新的文化。
总之,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频繁的文化交流,造就了希腊人的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希腊 公民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于权威,追求智慧与平等,积极参政,使古希腊成为了民主政治的摇篮。
(二)城邦
1.含义:指古希腊长期存在的一种国家形态,世界各民族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最早建立的国家大多 是城邦类型的小国,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一些村落,称为“城市国家”,简称“城邦”。
2.特点:①基本特征: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②具体特征:政治上彼此分立,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文化 上相互认同,积极追求民主权利,义务官制,有严格的司法系统。
3.城邦的主要类型:民主制(雅典)、贵族制(斯巴达)和君主制(马其顿)等。
4.影响:小国寡民,使公民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特别强烈。
(三)公民
1.概念: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妇女、奴隶、侨民、未成年 人没有公民权。(岳麓:出身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人教:各城邦对成年的年龄要求不同。也有人撰文称,妇女是城邦公民,只不过这种公民身份不能与男性公民等同,他们不能参与国家管理和享有民 政治权利。)
2.权力: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 地位:希腊社会的主体力量,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四)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又称“贝壳放逐法”,是古雅典民众大会中的一种特殊投票法,约创于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当政期间。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期满可回国,或提前召之回国,归还其财产并恢复其公民权。这一做法,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有震慑作用,迫使他们言行谨慎,不敢恣意妄为,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五) 促进雅典民主制度的三次改革
阶段
奠基
确立
顶峰
统治者
梭伦(执政官)
克里斯提尼(执政官)
伯利克里(首席将军)
时间
公元前 594 年
公元前 509 年
公元前 443~前 429 年
背 景
四个部落的贵族专权,贵族与新兴工商业者及贫民矛盾尖锐
梭伦改革的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雇工贫农参加希波战争,政治地位提高,由平民和工商业者组成的民主派十分活跃
改
选
区
以血缘为基础的 4 个部落
以地域为基础的 10 个行政选区
革
内
容
公
民
权
力
①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权利和义务对等,第四等级不能参加“四百人会议”和担任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
②颁布“解负令”,因欠债而卖身为奴的人重获自由
①“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从 10 个选区的公民中抽签产生;②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每日轮值主席从“五百人会议”抽签产生,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①“五百人会议”成员都有机会成为轮值主席。②各级官职(“十将军委员会”除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③国家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立
法
增加公民大会权力,削弱贵族长老会的权力
继续增加公民大会权力
“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行
政
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4 个部落各选 100 人组成)负责预审提交公民大会的议案
“五百人会议”(名额按照基
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负责处理城邦政务
“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是最高执行机构;五百人会议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任公民大会轮值主席
司
法
陪审法庭(也译民众法庭,陪审员由所有等级公民抽签选出)
军
事
“十将军委员会”(从十个选区中各选一人,任期一年),统军权从军事执政官手中转到将军手中
“十将军委员会”(必须具有
军事才能),首席将军握有军事和行政实权
监
督
创立陶片放逐法,防止僭主制(直到前 488 年才第一次行使,共使用过十几次)
特 点
①用财产等级制打破旧贵族的世袭特权。②权力大小与财产等级有关。③不迁就贵族、不偏袒平民,很多措施带有折中色彩。④奠定了雅典民主化政治的基础
①以地域为标准打击旧贵族势力(从血缘国家向地缘国家的过渡)。②不再有财产等级限制,所有公民都有参政机会。③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
①为照顾低收入公民参政而发放津贴。②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意义
使贫苦公民摆脱了遭受债务奴役的威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雅典国家最终形成。(克里斯提尼被后世称为民主之父)
贵族的政治权利被大大削弱(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六)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1) 经历了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确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2) 经历了民主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由血缘世袭到以财产、地域为主,由财产等级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广泛参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 民主制度不断创新: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制,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度的尝试。
(4) 少数人的民主:以城邦制为基础,适合小国寡民,只属于雅典少数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则不享有民主权利。
2、评价
(1)进步性
民主的创举。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多数人参政。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雅典人民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从而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
(2) 局限性
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
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七)罗马法的概念及形成的条件
1.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共和国(前 509~前 27 年)、罗马帝国(前 27~395 年)直至东 罗马帝国叶查士丁尼皇帝(526~565 年在位)编纂法典为止的整个历史时期的所有法律和法理的总称。罗马法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通行于罗马统治地区的全部法律制度,狭义的则仅指罗马公民法。
2.罗马法形成的条件 ⑴政治条件:罗马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的确立,罗马对外扩张中强有力推行罗马法。 ⑵社会条件:平民、自由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⑶经济条件: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⑷思想条件:古罗马人崇尚“自然法则”思想。(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⑸文化因素: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等法律成果。 ⑹技术因素:罗马法的立法形式灵活多样,技术发达,重视法学家的作用。
(八)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早期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从形式上看,罗马法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
1.习惯法
⑴概念:来源于古老氏族的习惯和社会通行的各种惯例,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默认的法律方式。 ⑵使用时间:从罗马建城(前 753 年)到共和国建立之初。 ⑶特点: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⑷结果: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成为贫民与贵族矛盾的焦点。
成文法
⑴背景: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护自身权益。(西方法典里体现的公民“权利意识”是同时期中国所没有的。) ⑵概念: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文件。 ⑶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元前 449 年的《十二铜表法》(因镌刻于十二块铜板而得名)。 ①内容:包括民法、刑罚和诉讼程序(岳麓)。《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法、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 内容包括债务、继承、婚姻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②局限: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掺杂着原始、落后、野蛮的古老习俗 (如同态复仇),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③意义: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也比较明晰,审
判、量刑皆有法可依,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和维护了平民的利益(贵 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后世罗马 法的渊源)。
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对外扩张的结果) (从适用范围看,罗马法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
1.公民法
⑴概念: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又称市民法。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 内容,包括部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及随后制定的某些法律。⑵产生时间:从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 3 世纪中叶。 ⑶内容:主要是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规范。 ⑷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保留大量氏族残余。 ⑸意义:提高了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为罗马的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万民法
⑴背景: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版图不断扩大,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原有的公民法不能适应新 的形势。为了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其他民族的利益,需要给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法律保护。⑵概念: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 族人民。万民法是罗马司法体系中比较成熟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⑶产生时间:产生于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过程中(公元前 3 世纪中叶以后)。 ⑷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 ⑸特点:在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万民法借鉴吸收了外邦人的法规,变得简便灵活而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案例”为主。 ⑹意义:在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提高了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 政行为。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调节了人际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
市民法和万民法的关系: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后来帝国内部的非罗马公民开始 享有公民权,自由民之间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区别消失,216 年万民法与市民法合二为一。
完成阶段:从零散的法律到系统的法典
⑴背景: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使用起来不方便。罗马帝国的几任皇帝都曾进行过法典的整理工作,至 6 世纪中叶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时期,最终形成完备的法律汇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⑵内容: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成文法律和法学著作,是历代罗马法律 的汇编。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编》、《法学总论》和《新律》四部分。
⑶特点:把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
⑷意义: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和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⑸局限:第一次提出君权神授,渗透着严重的君主专制思想。
《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比较
项目
《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时间
颁布于共和国时期
颁布于东罗马帝国时期
背景
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产物
查士丁尼为巩固帝国统治而编纂
宗旨
主要维护贵族利益
协调帝国内各种关系
内容
对传统习惯法的记录和整理
大量法律文献的汇编
地位
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开端
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对近现代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
联系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九)罗马法的历史特征及影响
1.罗马法的历史特征 :
(1) 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 从形式上来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
从内容上看: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领域。
(3) 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5)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2.全面认全面认识罗马法的影响
(1) 对罗马的影响:它维护奴隶制度,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2) 对后世的影响:
①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它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
②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某些诉讼原则,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都源于罗马法。
③近代初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自然法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美国的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民法典》等,并且从中发展性地提出了“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
(3) 对亚洲的影响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②我国现代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4) 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四、
五、 主题知识综合探究
(一) 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影响
1.雅典民主政治对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渊源
雅典民主政治
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抽签选举
是近代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是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的任期
是近代代议制下任期制的渊源
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是比例代表制的开始
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
是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
2.罗马法对现代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影响
罗马法
对今天西方国家的影响
陪审制度
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保护人制度
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法
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是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渊源
法源于自然
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渊源
(一)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1. 就文明拓展的方式而言: ⑴希腊:通过殖民扩张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⑵罗马:通过战争扩张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就国家内部存在方式而言: ⑴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⑵罗马:统一的集权制。
3.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 ⑴希腊:从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公民集体统治,在古代首次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⑵罗马:从君主制到贵族共和制,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就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 ⑴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⑵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
(三)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所处时代相似:都处在东西方奴隶社会时期。②都关注人,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③都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 ④都是思想家、教育家,影响后世。
(2)不同点: ①孔子注重礼,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苏格拉底希望挽救雅典城邦民主制度。②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注重人的社会性,主张
“爱人”和“克己复礼”,用礼仪规范人的行为,压制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崇尚人性自由,强调人,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作用,有利于个性发展。③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四)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相同:
①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
②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
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④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⑤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⑥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同:
① 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 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五)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局限
哲学思想
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柏拉图属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接近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政治思想
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
法治优于人治,由安分守己又听从理性的“中产阶级”执政最适合。
认为奴隶主统治奴隶是合乎自然、合法的。
(六)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西方雅典民主政治异同
项目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西方雅典民主政治
不同
成因
平原、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大河文明
发达的工商业基础上的海洋文明
特点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和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的集体民主政治
实质
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
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
思想
专制、自足、保守
竞争、开放、积极
作用相同
进入文明时代,中国、希腊和罗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制度密切相关
利弊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文明的延续;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明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2) 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有积极的作用;但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分散,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五、学术动态前沿知识
1.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特点与实质
在古代希腊的许多城邦国家中,奴隶主民主政治广泛存在。在这种制度下,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他们享受国家的津贴,有权选举和被选举国家管理人员直至最高长官,可以广泛地参与国家大事,同时,他们也有义务为国家走上战场。但是,享有公民权的只有占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外来移民或奴隶以及妇女是没有公民权的,他们不能享受公民的种种权利。当然,在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下,真正掌权的仍然是那些上层分子。
2.奴隶制共和国
共和国指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奴隶制共和国指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3.古雅典的监督机制
每个雅典人都享有特殊的监督权,这种权利以一种特殊形式来行使,即可以“对违法法案起诉”(所谓违法法案起诉条例)。对于公民大会所收到的任何提议或者已经通过的决议和法律,每个公民都可以提出控诉。控诉经陪审法庭审理,如果认为理由正当,就将被控诉的决议或法律废除,而实施这种决议或法律的责任者,就要受到法律处分。在另一方面,如果法庭认为对违法法案的控诉理由不足,要科控诉者以巨额罚金。
4.自然法的核心观念
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单独或集体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它是自然和社会的理性和正义的秩序,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物界同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5.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一种观点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有着不同于东方文明国家的工商业发达的特殊生产方式。廖学盛指出,雅典民主与工商业有一定的关系,但工商业的发展状况不是决定雅典民主政治兴衰的主要因素。廖学盛还分析了阶级斗争与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与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既受到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的影响,又受到国内阶级斗争的影响,雅典国家机器就是在这两种阶级斗争的推动下逐渐完善的。郭小凌并不把古希腊民主制的形成归结于某个单个的事件,而把它视为一系列渐变与突变的产物,其总体趋势与古代东方国家或希腊的马其顿完全相反,社会治理权不是逐渐落入君主个人手中,而是趋向公民的集体治权。作者还深入到思想层面,全面考察古希腊思想家对古代民主政体的价值评估,发现既有充分肯定的,也有基本否定的,还有态度折中的。作者对古希腊民主的性质、特征、不同类型和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出古希腊民主政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6.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的时代。奴隶主民主制虽然有很多局限,但它和僭主政治与贵族奴隶主专制比较,毕竟要优越一些,它吸引了更多的公民(奴隶主)参加到政治生活中来。在奴隶主民主制下,例如在雅典,当时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是每月举行两至四次的公民大会,凡享有公民权的人都应参加大会,大会负责决定国家一切重大事情,选举或罢免政府官吏。除此以外,雅典还有由六千人组成的“陪审法庭”,处理公民的诉讼案件。在公民会议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并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辩证法一词是就它的古代意义说的,是从对立意见中发现真理的方法)。
智者们是古希腊最早的一批职业教育家和哲学家,他们周游希腊各城邦,招收学生传播知识,同时接受他们的报酬。他们不像伊奥尼亚哲学家和德谟克里特那样重视自然界,重视万物从何开始的问题,他们的哲学研究的中心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问题。他们之所以注意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问题,是和他们本身出现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严格地说,智者派并不是一个以一定的学说为基础的统一的哲学学派,他们只不过是应同样的社会要求产生出来做着类似活动的一批人而已。因为他们自命为能够使人智慧的智慧教师,因此获得了“智者”的名称。但是到了后期,由于某些智者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于是,“智者”这个词又获得了一种贬义,即“诡辩者”的意思,所以,也有人把智者派称为诡辩派。
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高吉亚和安提丰等。
7.“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1) 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主内部的民主,是对奴隶的一种专政形式。
(2) 即使在雅典自由民内部,这种民主也局限于一个极为狭小的范围之内。妇女皆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这就使自由民人口总数一半以上与它无缘。民主政治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只是这些上层分子不再属反对平民的贵族而是支持平民利用民主的工商业奴隶主。在体制上,雅典民主政治也留有一个“漏洞”以便于这些上层分子掌握实权,那就是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俸,这就决定了贫穷公民很难当选将军。而将军是掌握兵权的实力人物,伯利克里就是从公元前443年起到前429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而控制了雅典政局,成为事实上的终身政府首脑。
(3)在民主与平等的口号之下,实际上掩盖着不平等和不民主,主要表现在普通平民与富有的中上层奴隶主之间政治经济上不平等;雅典人与同盟城邦、外邦人之间的不平等;对于奴隶,则更没有平等可言。雅典人所获得的任何民主权力,都是建立在对同盟城邦、外邦人、奴隶不平等之上的。其次,这个民主政治的范围即使在自由民中也是很有限的。所有这些局限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