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学设计生物科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2、所属年级:高二
3、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二章 第四节
5、学时数:2学时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的功能,但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免疫学的应用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并且很多学生对于初中学过的关于免疫学的知识都比较模糊了。另外,免疫学知识又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使得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学习免疫知识的渴望。此外,学生也已通过必修3前面部分的学习,已经认识到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因此也应该能比较容易理解免疫调节和前面学习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它们三者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的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更要学会利用教材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文字讲解和示意图,能够自主构建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从而使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些我们身边的疾病,来引导学生区分免疫失调所引起的疾病,让学生深刻理解免疫调节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通过学生分小组搜集艾滋病的流行、传播途径和预防等相关资料,使得学生树立起“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质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其关系;理解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教材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文字讲解和示意图,能够自主构建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得到提高;运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的一些疾病,如过敏反应、器官移植中遇到的问题等,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热点问
题,强调疫苗接种和预防艾滋病问题,提升分析判断、防范疾病的意识;立足生活习惯的实际,自觉提升自觉增强免疫力的意识;学会关爱生命,关爱社会。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1、教法:问题探究法、演示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构建模型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课时
讲述事实:人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未感到不适。提问:人体是如何抵御病原体攻击的?引入新课:第4节 免疫调节。
同时明确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
思考,产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四、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
过渡:免疫调节是通过免疫系统来实现,故先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材35、36页,提出问题1:免疫系统是怎样组成的?
提出问题2:组成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这三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三者的关系。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问题1: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回答问题2:免疫器官生成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
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得对免疫系统组成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过渡:我们现在知道了免疫系统的组成了,那么免疫系统是怎样起作用的呢?下面我们来学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材36、37页。
提出问题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体现为人体的哪三道防线?
提出问题2: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3:多数情况下,人体的前两道防线可以阻挡大多数病原体的侵入,但是仍旧会有少数病原体突破这两道防线,这时机体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
引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提出问题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呢?
讲述:第三道防线分为两种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引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7页,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听讲,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的具体内容及特点。
听讲、思考
听讲,阅读教材,思考,做好课堂笔记。
,同时也培养学生阅读教材、获得信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直观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为接下来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作好铺垫。
体液免疫的过程
活动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7页文字及体液示意图,结合三维设计,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回答两个问题:
(1)在体液免疫中,有哪些免疫细胞参与?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
(2)在体液免疫中,有哪些免疫活性物质参与?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
活动二:如何用文字和箭头将体液免疫的过程表示出来?(请一名学生代表上来讲台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课件演示体液免疫过程。
布置课堂练习:三维设计34页
阅读教材和资料,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体液免疫的过程图。
听讲、做好笔记。
练习巩固
目的是归纳体液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参与,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尝试写出体液免疫的过程,以利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
及时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过渡
第2课时
如果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抗体还能对它们起作用吗?
产生疑问。
引出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的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文字及细胞免疫示意图(教材37页),结合三维设计,让学生归纳总结细胞免疫的过程。
用课件展示介绍细胞免疫的过程。
阅读教材和资料,小组合作归纳总结细胞免疫的过程。
培养学生阅读文字、读图、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团队交流表达能力。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
1、课件展示下列问题,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1)吞噬细胞只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2)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3)在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能彻底清除抗原吗?
(4)浆细胞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
(5)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
2、指导学生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何区别和联系?
总结:
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作出正确的回答。
让学生认识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紧密联系。
让学生意识到生命活动的整体性。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普遍联系,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稳态。
思考、讨论,学习三维设计中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区别和联系的总结。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
课件展示相关疾病及发病机制:
如(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
指导学生分小组搜集并分享艾滋病的流行、传播途径和预防等相关资料。
思考,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听讲、并进行区分。
小组分享其搜集资料的成果。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同时也让学生具有免疫系统失调也会引起相关疾病的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习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阅读教材,思考。
让学生全面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学的应用
指导学生学习教材38、39页,总结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展示相关例子。
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让学生认识到免疫学知识与我们的
课堂练习:教材40页 练习
三维设计35页 3
练习巩固
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板书设计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2、抗原、抗体
3、体液免疫
4、细胞免疫
5、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艾滋病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四、免疫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