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
2.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
3.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不可遗传变异(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
2.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探究的实验”,突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尤为侧重训练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2.让学生产生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
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不可遗传变异(仅由于环境的改变造成)。
分析生物变异的原因。
自学,学生探究,师生讨论,教师讲解。
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学引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投影:某同学一家三口的照片,找出儿子与父母相同与差别之处。
不同花色的玫瑰花
根据投影片的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生物变异的例子。
师生小结: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对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的关注,并对此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5
问题:儿子很像父母但又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为什么?
问题:我们来观察面前的花生,它们看起来大小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变异是偶然形成的还是由于品种不同而形成的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答案呢?
观察、讨论两个品种花生的颜色、形态、大小,感性认识两个品种花生。
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课本提出初步的探究方法
1.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2.参考课本的探究实验,根据自己设计的探究方案实施探究活动。
3.填写探究活动评价表。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问题 1.请你选择适当的工具,来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注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到最小?
2.把你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3.为什么大花生中有的个大有的个小,小花生也一样有长有短,是什么原因?
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问题:除此之外,大家在菜市场还找到哪些变异的实例呢?
正常情况大花生果实的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长度。这种差异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果实将会变小。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地上,果实将会变大。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的性状的表现。
师生小结: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或小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应该可以遗传,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结论:变异是不定向的。绝大多数变异对生物来说是不利的;少数是有利的;还有一些是既无害也无利的。
一个学生上台具体讲述探究过程(实物投影)
两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汇报实验数据(实物投影曲线图或直方图)
学生在汇报的同时,其他小组也要认真聆听,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质疑和评价,这样的处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别人的成果,培养了学生的批判、反思思维。教师最后的点评,补充了学生的评价,使整个汇报活动更加完整,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视频展示了彩椒及太空椒的培育的全过程,让学生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多媒体的运用对突破本课的难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组表演让学生对培育的过程有更直观的了解,并使内化的知识实现外化和应用。
使学习延伸到课外,而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结束。
5
问题
1.大家再来看看小麦的杂交育种是怎么回事?
2.那太空椒又是怎么产生的?
小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完成课后练习。
学生展示他们搜集的变异的实例,包括不同种类(动物、植物、花、种子等等)
师生小结: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方法:
1.人工选择:通过不断选择、繁育出高产量品种。
2.杂交:通过杂交,让各种优良性状的控制基因重新组合,培育优良品种。
3.利用太空射线、化学药剂等。使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培育新品种。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可以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
观看影像资料,明确彩椒及太空椒的培育方法,进一步理解生物变异在培育新品种上的应用。
小组表演高产奶牛的繁育过程。
师生小结:通过杂交,把好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即后代既高产又抗倒伏。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问题: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于品种不同吗?
假设: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平均值)是由品种的特性决定的。
结论:大花生的平均值大,小花生的平均值小,这是由于品种的不同(基因有差异)决定的,但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还受环境的影响。
1.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1)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2)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
2.生物性状与基因和环境间的关系:
表现型(性状)=基因型(基因组成)+环境
5
检测案
1.把同一株高豌豆的种子种到同一块地里,长出的植株都是高的,这种现象叫( A )
A.遗传 B.变异 C.差异性 D.相似性
2.把同一株豌豆的种子种到同一块地里,长出的植株有高有矮,这种现象叫( B )
A.遗传 B.变异 C.差异性 D.相似性
3.下列变异中不能遗传的是( A )
A.水肥充足条件下,小麦的果实粒大饱满
B.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豌豆
C.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出一个单眼皮的孩子
D.一对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色盲的儿子
4.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 A )
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C.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现象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 B )
A.番茄的果皮有红色和黄色
B.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C.家兔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
D.豌豆的茎有高茎和矮茎
6.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是指( C )
A.对人类有利
B.可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C.有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变异
D.可以提高产量,改善质量的变异
7.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小组在取样时,提出了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方法是( D )
A.在大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花生中取30粒较小的
B.在大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
C.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粒
D.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0粒
8.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八号飞船里,在太空飞行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B )
A.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
D.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9.关于对变异的理解,下列哪一种说法最准确( D )
A.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
5
B.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
C.不同生物品种之间的差异
D.以上三种说法都对
10.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 B )
A.不遗传的变异 B.遗传的变异
C.有利变异 D.不利变异
11.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 B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D.适应性
12.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D )
A.两个品种杂交 B.基因变化
C.染色体发生变化 D.环境影响
1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C )
A.都是有利的 B.都是有害的
C.能遗传给后代 D.不能遗传给后代
14.某养鸡场拟培育产蛋量高的母鸡,你认为最佳的育种方法是( B )
A.诱导基因突变 B.人工选择培育
C.杂交 D.诱导染色体变异
15.将同一品种的水稻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里,其中一块田里亩产400公斤,而另一块田里亩产只有250公斤,同一品种的水稻在产量上出现了性状差异,这种差异是( D )
A.遗传 B.变异
C.遗传的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反思与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