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案
安阳县一中 孟慧英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写作特色。
3、学习本文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古至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家园。它有时反映文人的志向,有时寄托文人的情怀。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归有光的项脊轩,倾听关于他的光阴的故事。
(板书课题;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二、 品读全文
归有光是明代伟大的散文家,被时人称为“今之欧阳修”。其文被称作“明文第一”。 《项脊轩志》又是归有光的代表作,受到明清时期一些大家的赞赏。 下面我们品读课文,感受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
问:散文要读什么?怎么读?
明确:结构、语言、抒情技巧
小组各选一项分析。
1、 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2、 学生齐读读思考。
3、 小组交流。
4、 小组汇报。
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补充。
明确:
1)结构:结构严谨,形散神聚。
2)语言:清新、淡雅、朴素、含蓄、不事雕琢而蕴满深情。
①品味朴素、不事雕琢而蕴满深情的语言特色。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②品味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3)抒情技巧:记琐事,描细节,抒深情。
①体会“记琐事,描细节,抒深情”的传情技巧。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②品味结尾“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
例: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
(“物是人非,盛衰无常”之感尽在其中。)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纷纷飘落的枫叶寄托了知音难觅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三、课堂小练。
清•黄宗羲评价: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作者用“记琐事,描细节,抒亲情“的方法真实感人。这种方法在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使用,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几十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
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如:《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歌的歌词。
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
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
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
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兜
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
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
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
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妈妈眼里流
妈妈眼里流
小试牛刀:
选取生活中的琐事,通过典型细节,抒写至真亲情。
例:
高一刚住校,我很想家,放学后就打电话回家,“嘟……嘟……”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轩,吃饭了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