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长春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九年级语文下《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长春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散文,以游踪为线索,以“听泉”为中心,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抓住线索,梳理文脉,从“听”字入手,找出作者四次听泉的句子,并能说出每次听泉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第二课时进行深度阅读,抓住一个“听”字,重点赏析第8段“枕泉而眠”,理解作者是如何由听泉而领悟出人生的哲理。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注重诵读教学,从诵读中得到启发,最终应达到能理解作者在状写的景物中寄寓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3.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 强化诵读,在诵读吟咏中,思考、体会、感悟,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精髓,体会文章要旨,是本文阅读教学的一大重点。‎ 其次本文语言优美隽永,引导学生自主体会赏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悟,是本文阅读的又一重点。  【教学难点】寓理于景,理解作者在景物状写中寄寓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辩论法、诵读法、幻灯片展示法、讲授法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传说黄帝曾在此铸鼎,故名鼎湖山。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七星岩)齐名。该山为岭南的名山,幅员广阔,景胜颇多,以天湖、瀑布、古木、名刹著称。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谢大光(1943一),1962年由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落花》等。谢大光的散文创作,用刻意求工、惨淡经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样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 ‎2.关于鼎湖山 景观 ‎    鼎湖山在七星岩东面,相距约15千米……鼎湖山重山复岭,幽谷纵横,‎ 溪瀑争流,山由砂、页岩构成……‎ ‎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名鼎湖山。风景区范围包括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山峰及天溪、云溪两大溪谷,总面积11.7平方千米,主峰为鸡笼山。‎ ‎   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现分为天溪、云溪、天湖三个景区,其中天溪景区是目前最重要的游览区,位于风景区北部,有飞水潭、浴龙池、双虹飞堑等名胜及岭南名刹庆云寺、茶花阁、观景台等建筑……‎ ‎  游鼎湖山从东麓的“幽胜牌坊”人口,即是天溪景区,沿着溪流一路上山,‎ 群峰夹峙,古树婆婆,满目苍翠,经寒翠桥至半山亭,亭前峭壁上刻有“鼎湖”两字,笔力浑厚,亭上有联:此处才进一步,愿诸君勿废半途。”原来鼎湖胜景还在前面,此联既是鼓励,也道出真意。‎ ‎   过了半山亭,前行几十米至三岔路口,道旁有新建的日僧荣睿碑亭……‎ ‎   ‎ ‎ 从荣睿碑亭三岔路口右拐继续沿溪上山,可经飞水潭、积水潭、响水潭三个瀑布和草塘湖,一路上瀑水飞泻,溪水激流,其景雄丽壮秀,是风景区精华所在。飞瀑潭瀑布从30米高的山崖上飞泻而下,如白练凌空,十分壮观,瀑下潭水清澈,是个好的游泳场所,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曾来此游泳,附近石壁上刻着“孙中山先生游泳处”,系孙夫人宋庆龄所书,崖上建有观瀑亭。积水潭在飞水潭以上不远,又名浴龙池,瀑水下泻,中途被巨石一击,分成数段,如雪如雾高空回旋,故崖上建观雪亭。再往上的响水潭,瀑声轰然,声震山谷,建有听瀑亭。瀑水之上有两桥飞架溪上,如彩虹飞堑。‎ ‎    从三岔路口左拐,经补山亭、倚山亭可至庆云寺,寺初建于明崇恢年间,‎ 清初扩建,规模较大,占地面积约 12 000平方米,殿宇重重,堂室深透,是华南四大古寺之一,寺内保存有“千人锅”、大铜钟及三百多年的白茶花树,被称为“镇山三宝”。建国后,在其附近建有茶花阁、观景台等建筑。‎ 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    鼎湖山地处北纬20o 10’,靠近北回归线。在地球上北回归线附近的地 区,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雨量稀少,沙漠连片,惟独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南亚一些地区,因受到夏季海洋风影响,雨量丰富,植物繁茂。鼎湖山处在东南亚季风区内,离海又近,能接受充沛的水汽,故山地林木葱茏,生长着众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    根据调查统计,鼎湖山面积达17 000亩,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其中原始林有 2 000亩以上,境内有高等植物 2 000种,结构复杂,层次分明,林中还生活着数以百计的飞禽走兽和爬行动物种类,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其中有不少稀有珍贵树种,如、苏铁、格木等,还有鼎湖山特有树种 鼎湖钩樟、鼎湖冬青等。它处于南亚热带,属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特殊森林类型,受到中外科学家的重视。‎ ‎    1956年鼎湖山建立了国家自然保护区,1979年被联合国“人与生物圈”‎ 组织接纳为自然保护网中的一员,在此设立定位研究站,在世界17个热带生态系统研究站中,是处在最北沿的一个,具有很大的科学研究意义。‎ 三、整体感知,理清作者行踪 ‎1、字音字义:‎ ‎1).雀跃(quèyuè)高兴得像雀儿一样地跳跃。‎ ‎2).楹联(yínglián)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3).怅惆(chòngwǒng)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4).肃穆(sùmù)严肃安静。‎ ‎5).迥然(jiǒngrán)形容差别很大。‎ ‎6).礼遇(lǐyù)尊敬有礼的待遇。‎ ‎7)万籁俱寂(wàn làn jù jì)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8)新陈代谢(xīn chén dài xiè)向原指生物体经常不断用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现在也泛指一切事物经过内部的新旧斗争,必然导致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9)遐想(xiá xiǒng )悠远的思索或想像。 ‎ ‎2、全文结构:本文是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的:岸边一寒翠桥~山中一补山亭一庆云寺(半山)。这样移步换景,逐渐地把山泉的形态和精神描摹出来了。为了整合材料和体现出观赏景物的背景,还约略地交代了时间的变化:黄昏一晚饭后一夜间。我们不妨把游踪(空间变化)看做纬线,把时间推移看做经线,这两者交织在一起,成为纵横交叉式结构。 ‎ 第一部分(第1段),雨意尚未全消时登岸,初闻泉声如见泉影。‎ 第二部分(第2——3段),进山以后,见泉引发联想,爱上山泉。为后面的听泉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部分(第4——7段),从补山亭仰望,在庆云寺庭园漫步——回旋或宕开。‎ 第四部分(第8——10段),借宿僧寺,如枕泉而眠,从多层次的泉声中得到人生感悟。‎ 四、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讨论  1.组织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提示:课文重点是在写泉,课文中多次写到山泉,请同学们找出写山泉的句子。  2.给予鼓励: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说明大家学习都很认真。那么,你们能不能说说这些句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呢?请大家仔细思考,想好了就大胆发言。‎ ‎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并归纳: (1)初闻泉声,如见泉姿;循声而去,渐人山中(2)再睹泉踪,正面写泉,以爱女作喻,表现出泉水的活泼(3)钟泉之声相应,显现亲情(4)浑然一片——分清层次,从泉声中悟出人生哲理,认识鼎湖山之魂。  4:提问:从对泉水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组织材料的特点。同学们能归纳一下吗? 5.给予鼓励: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课文的重点部分——第四部分是怎样写泉的。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部分。  6.讲解: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写作者寄宿僧寺,如枕泉而眠,从多层次的。泉声中得到人生的感悟。请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泉水的多种层次,进而得到人生感悟的?  7.讲解:课文的第8段中,作者用乐声来比拟泉声,选择了几种乐器来作比喻。请问作者为何要选择这几种乐器来比喻,为什么先举乐声后再举本体?  五、总结全文 1.小结: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写景,而是从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2.延伸:从学习这篇散文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写景散文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课后也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简单的游记。 六、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在对景物的描写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会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优美的自然景物中得到精神的愉悦。  七、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课文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学习本文,关键是抓住一个“听”字。理解课文以此来组织材料,又是如何由听而生悟,体会到人生的哲理。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诵读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从诵读中得到启发,并有所感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品味文中优美语句。 2、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听,传来淙淙流淌的泉声,(点击封页),摇铃击磬似的、清音圆润。依稀仿佛我们又来到了鼎湖山,让我们跟上作者的脚步去看一看那清亮的泉水,听一听那美妙的泉声。 (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引读:(看到的)过了寒翠桥,进山一看……,草丰林茂,有时几股泉水……,愈往上走……,湿漉漉的绿叶……。直至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 2、听(点击播放“清纯悦耳、安祥厚重、欢快活泼”) 引说: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出三个词语);对、好、听得很仔细。 过渡:想不想亲自去看一看? 3、(点击出现画面,看一看)你想说什么?(学生说后,让学生带感情说);真令人陶醉!太美了!真是生机勃勃! (尝)我想,那味道一定很不错。(带回来)有机会亲自去看,好吗?(希到处都是)大家都努力,你的愿意会实现的。(带摄拍)拍好后,与大伙一块欣赏,好吗? 4、过渡:这浓浓的绿意,这淙淙的泉声,使我们留连忘返。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像她那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三)我们循着钟声,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引读)……借宿。 (点击出现庆云寺图片)瞧,这就是千年古刹庆云寺。寺内:(齐读:繁花似锦、古树参天)今夜,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入宿,是什么留住我们的脚步?(学生自由说)‎ ‎ (1)是呀,这声音太独特了! (2)嗯,余兴犹存,想欣赏个够。 (3)千年古刹,难得一见吗! (四)过渡:在古老安谧的寺院内听泉更真切了。让我们细细聆听。(边看课文边听) 1、(点击第四个按钮)配音范读 你聆听到怎样的泉声?(找出一组词: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板书) 过渡:这忽高忽低、忽急急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的泉声不禁使我们想起漫步山间的所见所闻。(语调低) 2、(点击PPT看一看) 3、随着山势,山泉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泉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你们能不能通过四人小组选取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可以是齐读、轮读、分角色读等等,边朗读边品味,从而变成一首首“泉之曲”。 4、可以开始了吗? 5、哪一组先来?读得怎么样?(你们一组示范一下,范读,指原先组读)(好的不评)其他组呢?还有吗? 边小结边板书:真了不起!你们为大家奏响了一支支美妙的泉之曲,那变化莫测的泉声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令我们回味无穷。(简笔画) 6、让我们结伴同行,一起去聆听、辨识、品味……(点击听一听):齐读第四自然段。 7、让我们闭上双眼,(点击听一听):再次去聆听、辨识、品味,你仿佛还听到哪些美妙的泉声? 8、你还听到哪些美妙的泉声? (自由说,评价。注意:点出泉声是怎么想象出来的。) (能运用学过的句子,真不错!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的想象力简直可以和作者相媲美了!真形象!很生动!真令人陶醉!美极了!是呀,没有作者那传神的描写,我们怎么会有如临其境之感呢!这么美妙的泉声,我们不禁都想一睹为快。) (五)(点击最后一个按钮) 1、浓密的树林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涓涓细流静静流淌,终年不息。 是清泉滋润着 是清泉蕴育出 2、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3、总结:短短四十分钟的鼎湖山之旅即将结束,你想说什么?(指说)不仅是这涌流的清泉,变幻的泉声,同学们那丰富的想象力、惊人的感悟力以及那美好纯洁的心灵,同样也在老师心田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次旅行真令人难忘……(停留)‎ 第三课时 一、激情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在雨后游览了鼎湖山,鼎湖山到处涌流着的清亮的泉水,发出美妙的泉声,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鼎湖山去聆听、辨识、品味那儿的泉声吧。 课文第二、第四小节写了作者二次听泉,分别是在哪里听泉呢?(板书:路上、枕边)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问题:;走在上山的路上,作者听到了怎样的泉声? 2、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划句子、圈词语。把找出来的句子自由轻声读,细细体会。 3、作者听到了怎样的泉声,并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学生回答、交流。 4、小结这一节:      ‎ 我们走在上山的路上,看到草丛石缝到处涌流着清亮的泉水,听到清纯悦耳的泉声和安详厚重的钟声,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5、指导朗读:多美的景色、多美的泉声啊,让我们来赞美这一切。齐读第二小节,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我想你们会读得更好。 三、学习第四小节 1、引读:作者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住宿,这时时间已是入夜,白天喧闹的山中,这时是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白天,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作者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2、作者聆听、辨识、品味到了怎样的泉声呢? 课件演示:边看录象、边听泉,我们也来试着聆听、辨识、品味。 3、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泉声的,默读第四节,找出句子,请一个同学读。 4、在这些泉声中你喜欢怎样的泉声,同桌互相读一读。 5、谁愿意把你喜欢的泉声来读给大家听听?(请同学来读) 6、再次听泉、看画面: 让我们大家一起再次聆听、辨识、品味这泉声,也可以跟着读。 7、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这种泉声的,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读。 想象:还可能是什么声音? 对比读,指导背:你们想把这四种不同的声音记下来吗?先自己轻声读读、背背。 8、作者仅仅听到这些泉声吗?文中还写了哪些泉声,找出来、读一读。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是这些泉声好吗?(看录象,听泉声) 师:这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因为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过花间。 9、让我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用心再来听一遍这样的泉声,捕捉最让你心动的声音,学着作者前面的描写,你也来想象一下,这些泉声可能是怎样的声音。 10、把你想象的与前后四个同学交流交流。 11、学生交流: 请你学着作者前面的描写,把你想象的,给大家描绘一下。 12、指导朗读: 作者了了几笔,把这些泉声描绘得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这几句再来读一遍。 13、朗诵:让我们齐读枕边听泉这一段,把泉声的美妙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 四、学习一、三小节。课文第二、四小节写了鼎湖山的泉声。 1、课文的第一、第三节讲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2、读第一节:这一节交代了什么?下了几天小雨与听泉有什么关系呢? 3、读第三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这里的景物与泉水有关吗? 五、学习最后一节,总结全文     鼎湖山的泉水不仅泉声美妙动听,还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使人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泉水,所以作者感到这泉水仿佛汩汩地流进了作者的心田,也流进了我们的心田。 六、布置作业 1、继续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四小节。 2、阅读自读课本上第九课《黄果树瀑布》,通过朗读,你也来体会黄果树瀑布的美。‎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