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及反思1(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及反思1(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课型:新授课 年级:八年级 ‎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本单元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因此本课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课程标准:‎ 了解“一五计划”,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三.教学目标:‎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的必要性、基本任务。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主要内容和性质。 ‎ 引导学生分析一五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 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难点: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毛泽东词作《水调歌头·游泳》‎ 学生:齐读。‎ 教师:本词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历史不会忘记,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天堑”变通途。你知道吗,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仅武汉就有三座长江大桥。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词,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什么是工业化?‎ 学生:各抒己见。‎ 展示:‎ 6‎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教师:简单说,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国家为什么要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工业化?‎ 第一篇 中外风云,自力更生 展示:‎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出现了与帝国主义阵营相抗衡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另一方面,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浪潮中形成了一大批不容忽视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战争的阴霾并没有散去,冷战格局的形成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统一构成了威胁。“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的惨痛教训。 ‎ ‎——武力 温锐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三 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 年‎3月5日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强国之梦的初起》‎ 教师:阅读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 学生:国际环境的对中国的威胁,为了国家安全,必须发展工业。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教师: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强敌环伺,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设计意图:补充材料,给以震憾,体会到中国当时的落后,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工业化的必要性。)‎ 第二篇 强国之路,一五计划 教师:‎ 6‎ 为了有计划的发展工业,我国政府编制了五年计划,请课文找出一五计划的时间和基本任务。‎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一五计划任务,我们不难看出: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什么?‎ 展示:‎ 材料一 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所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 ‎——武力 温锐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材料三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时,重工业的基础比我们大,但他们仍然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我们更需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因为我们的底子不行。国防工业是要在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的。我们现在还不能制造坦克、飞机、汽车、拖拉机和高级的炮。苏联从一九二八年开始计划建设,当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把机器卖给苏联,国际形势还不像后来那样紧张,希特勒还没有上台,还可以按部就班地做。我们现在的情况与苏联当时的情况不同,更要加速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 ‎——周恩来,1953年9月 教师:从材料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学生:要缩小与大国强国之间的差距。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只有发展重工业,国防才能强大。学习苏联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防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深刻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发展重工业的必然性。)‎ 教师: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展示:‎ 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一桥三公路,四厂四基地。‎ 教师:中国在“一五”期间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展示:‎ ‎1953年到1957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工业生产指数为:美国2.8%,英国4.1%,中国18%;钢为:美国3.9%,英国5.7%,中国31.7%;原煤为:美国0.4%,英国负增长,中国14.4%;发电量为:美国9.1%,英国7.8%,中国21.6%。‎ 教师: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6‎ 展示:‎ 从几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产量的5.8倍。原煤产量达到1.3亿吨,比1952年增长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2.1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 教师:工业建设的强劲发展势头,表明了新中国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富强的历史真正揭开了新的篇章。‎ ‎(设计意图:数字成就和图片成就结合,体会我国工业发展的快速,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以及从图片和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师: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 ‎ 共产党中国的工业成长是迅速的、动人的,而且也是可怕的——比任何一个不发达的亚洲国家都快……它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世界特别是苏联提供给它的一切。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8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 ‎——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 ‎1953年,毛泽东曾亲笔写信祝贺他(李绍奎)创造了快速炼纲新记录。李绍奎和千百万新中国建设者们的热情来自哪里?这位炼钢工人常说的一句话透露了答案:“给自己干活,难道还能偷懒吗?”‎ ‎——《复兴之路》解说词 学生:苏联的帮助支持。劳动人民的热情付出,勤奋付出。‎ 教师:李绍奎说出了这个时代中国人的心里话。有史以来,中国人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把国家看作是自己的国家,把自己看成是国家的主人。这是中国人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次新生,也铸造了一代中国人理想和信念的根基。中国人在西方世界中生存的世纪已经过去了。‎ 第三篇 并驾齐驱,五四宪法 教师:请阅读课文,了解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及主要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一届全人大‎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因此,也称《五四宪法》。你了解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吗?‎ 展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教师:同学们通过看书,知道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吗?‎ 学生: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教师: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你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展示:‎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 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是以宪法为核心的。‎ ‎(设计意图:补充材料,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五四宪法所蕴含的宪法理念和国家基本制度,成为之后历次制宪的蓝本。无论从宪法起草的民主程度,还是从全民参与讨论的广泛范围,五四宪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空前绝后的。‎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教师:1956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五四宪法是新中国诞生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领袖和普通百姓对未来的美好梦想。‎ 六.课堂检测 ‎(一)选择 ‎1、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一五”计划期间 ‎ C. 改革开放前夕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与成就有关的是( )‎ ‎ A.“大跃进” B.863计划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第二个五年计划 ‎3、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④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4、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 ,农林水利占7.6% ,‎ 运输邮电占19.2% ,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 ,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 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 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5、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二)《历史助学》课堂达标 七.板书设计:‎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篇 中外风云,自力更生 第二篇 强国之路,一五计划 第三篇 并驾齐驱,五四宪法 八.教学反思:‎ 这一课开始了我国工业化的历程,中国工业从无到有,并且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上课开始让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词,培养学生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篇,补充材料,给以震憾,体会到中国当时的落后,使学生认识到要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必须发展本国的工业。‎ 第二篇,在教学中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五计划主要发展重工业”学生结合材料,阅读分析归纳,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本课做到了重点突出,重点讲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有效的进行了前后的对比,说明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效的激发了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篇,我认为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驾齐驱,没有采用传统的“保驾护航”。因为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 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