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杂文特点 2 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几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 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过程与方法:体会鲁迅杂文幽默犀利的语言特色以及讽刺、反语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明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领会“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
2、领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
3、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基础巩固
给加点字注音
自诩( xǔ ) 磕头(kē ) 吝啬( lìn sè ) 脑髓( suǐ ) 徘徊( pái huái ) 蹩进( bié ) 玄虚( xuán ) 国粹(cuì )譬如( pì ) 糟粕(zāo pò ) 残羹( gēng )冷炙( zhì ) 犀利(xī ) 孱头(càn ) 冠( guān )冕
字形填空
自(诩 ) 国( 萃 ) 残羹冷(炙 ) ( 磕 )头贺喜 冠( 冕 )堂皇
2、了解背景,熟悉文体
相关背景:
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实行屈膝投降的卖国政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文化界反动文人的复古主义逆流,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的“全盘西化”思维甚嚣尘上,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许多人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错误认识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错误认识,鲁迅先生写了《拿来主义》这篇著名的杂文。
了解杂文文体: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3、初晓内容,明确主旨
1.齐读文章,用一个词说出你对文章的印象。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观点。
明确: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或:批判地继承中外文化遗产。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一)梳理文章10段内容,简要概括大意
1.揭批“送去”的行径。 2.提出“拿来”。 3.剖析“送去”的危害。
4.引出“送来”。 5.提出“拿来主义”。 6.分析“送来”的实质。
7.提出“拿来”的原则,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8.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9.阐明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
10.总结文章,阐述实行“拿来主义”的品质要求和重大意义。
(二)仔细辨析这篇杂文的结构思路。(这样一种杂文的结构思路跟一般的说理文有什么不同?)
明确: 正反流水穿插结构。(破中有立、立中有破)前半部分重在“破”,着重揭露“送去主义”的种种丑恶行径,同时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后半部分重在“立”,着重指出“拿来主义”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同时也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杂文特点一:尺水兴波,摇曳生姿
三、深入研读,领悟内容。
1.“拿来主义”的要旨是什么?
明确要点: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对待文化遗产三种错误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要点:害怕,不敢继承,“是孱头”;全部毁坏,“是昏蛋”;全部继承,“是废物”。
3.文化遗产有哪几种类型?“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
明确要点:以下三种。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对有益无害的(鱼翅),拿来使用;对既有害处又有益处的(鸦片),清除有害的方面,使用有益的地方;对于人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烟枪、烟灯及姨太太),原则上“毁掉”(只给博物馆留少许)。
4.对文化遗产实行拿来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要点:批判地继承,是为了推陈出新,创造新文艺。
明确鲁迅杂文的特点:
(1)鲜明的针对性 【简介写作背景】
(2)选材的隐喻性
杂文特点二:大题小做,针对性强
四、品味:语言幽默,形象生动
郁达夫这样评价:“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比喻之巧妙,文笔之简洁,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
1.讨论:你觉得文章哪些语句很生动很幽默?
2.作者是用哪些手法来达到讽刺效果的呢?
杂文特点三:泼辣犀利,写意传神
学习小结
课堂练习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玉树藏族自治州 , , , , , ,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 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毗邻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
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想通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答案:D